章 颖
(湖北省汉川市中医医院内二科,湖北 汉川 431600)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章 颖
(湖北省汉川市中医医院内二科,湖北 汉川 431600)
目的探究分析当前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对当前关于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其发展过程。结果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以及发展,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是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或者全面性液体复苏依然存在争议,但当前临床已经开始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尽心治理,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对于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使用依然存在局限性,想要规模更大需要医学界同仁不断努力。
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血压维持水平
在对严重多发伤的救治过程中,休克现象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相关研究报道,发现严重多发伤患者出现休克的概率为84.9%。其中失血性休克最需要有所重视,特别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下,患者的组织器官没有得到充足的灌注,这时候需要通过液体复苏的方式对其进行急救[1]。当前医学界已经对液体复苏的策略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其中液体复苏的最佳时机、剂量以及血压维持水平等,是研究的重点,也因此出现了大量不同的理论。本文主要就复苏血压维持水平出现的争议进行综述。
一直以来均认为对失血性休克管理最标准的做法就是进行大量的液体复苏,以快速还有足量作为原则,短时间之内注入大量的平衡液,一般来说是件为15~30 min,而剂量则为1000~2000 mL。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为患者争取手术的时机并对患者受伤状况有所改善,对于濒临死亡的患者有着极大的救助效果。但是这样的方法对于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患者,却不能受到理想的救治效果。主要是因为此类患者在注入了大量的冰冷液体之后会出现稀释性凝血紊乱还有低温型凝血紊乱的状况,导致最终出血速度加剧。另一方面血流增多也会使得灌注压力变得更大,血液黏稠度也因此下降,这些会使得原来存在的血块受到破坏,出现继发性出血的概率大幅度提升[2]。当前关于这个方面的试验越来越多,其中的出来的数据也对传统液体复苏方法合理性造成严重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这种方法是否真的合理有效提出了质疑。也有的试验已经证明了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其出血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前,通过让人体重要器官得到最小的灌注压,能够使得血液丢失的程度得到有效抑制,使得患者的存活率大幅度增加。在早期已经有动物实验结果证明了,没有液体复苏相对于使用液体复苏的动物,在接近平均动脉压方面有着更显著的优势,同时存活率也能得到明显改善。后来对严重创伤动物进行相关实验,结果显示了限制性的液体复苏在平均动脉压保持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度提升动物的存货概率,一般动脉压在50 mm Hg左右效果最佳。
一般来说动脉压平均维持在60 mm Hg相对于40 mm Hg还有80 mm Hg有着更加突出的作用。除此还有学者进行动物试验研究发现液体复苏使得动脉平均压在80 mm Hg左右,在组织缺血方面比维持在40 mm Hg更加严重。对其进行分析认为原因可能如下:①在止血没有彻底完成之前进行大量补液会使得患者的血压有所升高,同时也刺激出血加重;②在输入大量液体之后导致血液稀释程度严重,机体想要自行形成新的凝血块有很大的困难,而已经形成的凝血块也会因此脱落,导致再次出血的概率更高;③大量输液之后,机体出现肺水肿的概率提高,氧气的弥散存在障碍[3]。
上述的动物实验,结果均显示限制性液体复苏的应用有着突出的治疗效果。但是也有学者认为限制性液体复苏要应用在人类失血性休克并不实际。有研究结果显示人体在出现活动性出血的时候,液体复苏维持患者的正常收缩压以及较低收缩压二者在病死率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这样的研究结果也表示了患者出现活动性出血的时候,应该使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还是充分液体复苏,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但就目前来说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临床上面开始得到应用,特别是创伤患者实施逐渐广泛,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当中发挥的作用已经被医学界所承认。国外学者在进行动物实验过程中,将收缩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50~70 mm Hg,结果显示这样有更好的效果,而对人体临床实践而言,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则将收缩压控制在80 mm Hg,能够取得突出救治效果。
临床救治方面,对于人体重要器官的临界灌注压需要有严格的控制,各个系统的器官临床灌注压力都有各自的特异性,且患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想要将血压数值只固定在一个理论数值,这在临床上面并不合理,这需要临床医师能够发现导致终末器官缺血的限制性液体复苏以及有一定可能会导致出现再出血的充分液体复苏之间得到一个平衡点,对患者进行治疗。一般情况将MAP控制在50~60 mm Hg之间最为普遍。
虽然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动物模型中已表现出优势,而且已经开始应用于人类,但目前临床上复苏失血性休克患者仍以充分液体复苏为主,故仍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为科学的液体复苏提供理论依据。
[1] 黄显凯,蒋耀光,周健,等.严重多发伤损伤特点及其救治[J].创伤外科杂志,2002,4(6):346-349.
[2] Johansen K,Kohler TR,Nicholl SC,et al.Ruptur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he Harborview experience[J].J Vasc Surg,1991,13(2): 240-245.
[3] Roberts I,Evans P,Bunn F,et al.Is the normalisation of blood pressure inbleeding trauma patients harmful?[J].Lancet,2001,357(9272): 385-387.
R459.7
A
1671-8194(2014)09-0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