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姣婧[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齐天大圣的黄金泪
⊙张姣婧[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杰作,可谓家喻户晓,深得广大读者的喜欢,特别是书中塑造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更是一位顶天立地、本领超群的英雄。而就是这样一位战无不胜的人物,在书中却有十八次的落泪之处。本文通过对孙悟空的落泪原因、方式进行分析,展现出作者是如何将十八次落泪与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结构的构建、情感的表达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其背后蕴藏的深意。
《西游记》齐天大圣黄金泪
作为取经团队中的核心战斗力,曾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在唐僧的频繁啼哭,八戒、沙僧因对妖魔无计可施而流泪时,总是用“莫哭莫哭”“哭就挫了锐气”这样简短却有力的话语,稳定人心,甚至以笑对哭。要让如此英雄式的人物流泪并非易事,可仅在第三十二至三十五回中孙悟空竟三度落泪,虽各有原因,但将啼哭的形象从唐僧身上转移到孙悟空那里着实令人吃惊,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据笔者统计,在《西游记》全书中,齐天大圣共落泪十八次,每次落泪的原因、方式均存在细微的差异,其背后蕴藏的深意更耐人寻味,现以齐天大圣落泪原因为标准,大体划分为四类加以分析。
在全书中,齐天大圣因自己的原因落泪仅有三次,不足全部落泪清节的五分之一,还有一次是在为成为齐天大圣之前,比例虽小,但作用不可小视,因三次落泪的具体缘由较为独立,故区别分析。
齐天大圣第一次落泪即是为了自己,出现在开篇第一回中: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坠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这是一次极为关键的流泪,是美猴王自发的烦恼、堕泪,是他生命意识激发的表现,当美猴王意识到平凡生命的短暂时,也就意味着,相比群猴他具备居安思危的远见性,而忧虑过后寻求长生的方法则注定了他不凡的生命历程,这眼泪既塑造了他具备长远眼光、心怀远大理想的形象,又为他此后色彩斑斓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大圣第二次为自己落泪出现于第三十二回,孙悟空想让猪八戒开路寻妖之时:
好大圣,你看他弄个虚头,把眼揉了一揉,揉出些泪来,迎着师父,往前径走。……八戒道:“你儿子便胡说!你不看见孙行者那里哭将来了?他是个钻天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如今戴了个愁帽,泪汪汪的哭来,必是那山险峻,妖怪凶狠。似我们这样软弱的人儿,怎么去得?”
这次落泪仅仅是捉弄猪八戒的一个手段,眼泪不是堕的、流的,而是揉出来的,捉弄八戒其实是孙悟空孩童心的体现,眼泪在这里或许更可以被看成游戏的道具。而为何非要用道具,却不直接让八戒开路?因为悟空“只恐八戒躲懒便不肯出头,师父又有些护短”,可见他具有极为敏锐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已超越了以往对外部形势的观察,而深入到人的内心,可以说揉出的黄金泪恰是孙悟空的聪明智慧。如此一个滴泪的情节不仅不会破坏悟空的形象,反而使其增辉,同时这也是一味绝妙的阅读调料,打破了总是孙悟空单打独斗带给读者的审美疲劳,既凸显了八戒的形象,又能博得读者的开怀一笑。
大圣最后一次为自己落泪出现在第三十四回,他为救唐僧不得不屈尊拜妖怪时:
大圣见了,不敢进去,只在二门外仵着脸,脱脱的哭起来。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放眼便哭……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六叶连肝肺,用尽三毛七孔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
这番眼泪只为“受辱于人”而“脱脱”下落,男儿膝下有黄金,可大圣却要拜妖怪,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故流下了油锅中都不曾流的眼泪,这一哭很巧妙地表现出了大圣争强好胜、视尊严为生命的性格特点,然而,这黄金泪虽因自己而落,但念及唐僧的不易,大圣却从“脱脱的哭”转为“泪出痛肠,放眼便哭”,简单的哭的方式却凸显出他对唐僧的情谊和他懂得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美好品性。整段文字让人先为其哭而惊,后因其自尊而捧腹,再为其重情而感叹,实乃生花妙笔,既丰盈了人物,又带给了读者极大的阅读享受。
齐天大圣三次为自己落泪,一次纯粹为我,两次关乎他人;一次充满喜感,一次极具悲情,一次悲喜交织,同是落泪,却变化无穷,而每一次的泪又落得恰到好处,不同的落泪方式又能极为精准地表现出大圣的心境,并为塑造其形象添砖加瓦。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次被师傅放逐,因此落泪。
第一次是因在人前卖弄变化之功而被须菩提祖师赶回花果山:
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第二回)
第二次是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驱逐:
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
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第二十七回)
第三次则是因打死强盗而被唐僧二度驱逐,并到观音菩萨处诉苦:
正讲处,只见白鹦哥飞来飞去,知是菩萨呼唤,木叉与善财遂向前引导,至宝莲台下。行者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只指望归真正果,洗业除邪,怎知那长老背义忘恩,直迷了一片善缘,更不察皂白之苦!”(第五十七回)
同是被师父赶走,悟空的三次落泪皆饱含了对师父的无限感恩之情,如他自己所言,“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一个有情有义、心怀感恩之情的好猴王形象跃然纸上。除此之外,纵览悟空的三次落泪,其情感的强烈程度层层递进,而面对自己、师父和观音菩萨其表现又有所不同,差异虽很细微,但却耐人寻味。
当得知须菩提祖师要赶自己走时,悟空只是“满眼堕泪”哀求师父,祖师一番解释后仅表达了感激之心,便十分爽快地离去,未再度伤心,而当他被唐僧驱逐后确是“噙泪叩头”“忍气”,收住泪后仍“凄凄惨惨”,看到大海的浪潮就能想起唐僧,而“又止不住腮边泪坠”,这次,他不仅在唐僧面前落泪,就连面对自我时也仍伤心欲绝,可见他对唐僧感情至深,而在被冤枉后内心无比委屈的状态下仍能忍着气,念念不忘唐僧的恩情,嘱咐师弟照顾他,凸显了他内心的宽容、善良和对感情的珍视。而当他第二次被唐僧赶走后,同样的场景下,作者没有让我们看到与上一次相同的哭泣方式,而是将对师父、对自己哭专向对菩萨哭,这是极为巧妙的变化,这一次他“泪如泉涌,放声大哭”,没有之前的“忍气”,而是把所有的感情宣泄得酣畅淋漓,在观世音菩萨面前发泄了全部的怨愤与委屈,这并不能说明齐天大圣失去了骨气,而要看到他是在菩萨面前才有这样的举动,他虽也对菩萨有“该他一世无夫”这样的调侃,在从心里讲,救他于五行山下的菩萨算的上是他在花果山外为数不多的亲人了,他的肆无忌惮恰似孩子在母亲面前本真的状态,而菩萨安慰后他便乖乖地只是“垂泪”,更凸显了他的孩童本性,而这一次情绪的猛烈爆发除因面对菩萨外,更是表现了他对唐僧的失望与伤心,使师徒之间的矛盾再度升级,也为后文历经的磨难埋下了伏笔。
大圣三次因被逐落泪,重复性的原因和动作却被落泪的程度、方式、对象等的变化而塑造的各具特色,又能构成前后的关联,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和文本内涵,又在结构上有所呼应,足见作者高妙的文学技艺。
大圣因无法及时救出唐僧而落泪八次,占据了所有落泪情节的二分之一,除表现其对唐僧深厚的感情、强烈的责任心外,对其落泪的文字描述似乎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可概括为一定的模式,且看其落泪的八处:
1.那大圣被魔使法压住在山根之下……厉声叫道:“师父啊!想当时你到两界山,揭了压帖,老孙脱了大难,……乍想到了此处,遭逢魔障,又被他遣山压了。……叹罢,那泪珠如雨。(第三十三回)
模式:败阵+叫喊式独白:念唐僧恩情,叹取经艰辛+泪珠如雨
2.话说齐天大圣,空着手败了阵,来坐于金(山兜)山后,扑梭梭两眼滴泪,叫道:师父啊!指望和你——佛恩有德有和融,同幼同生意莫穷。同住同修同解脱,同慈同念显灵功。同缘同相心真契,同见同知道转通。岂料如今无主杖,空拳赤脚怎兴隆!(第五十一回)
模式:败阵+扑梭梭两眼滴泪+叫喊式独白:望和唐僧同甘共苦
3.却说行者跳在九霄,全了性命,见妖兵回转,不张旗号,已知众等遭擒。他却按下祥光,落在那东山顶上,咬牙恨怪物,滴泪想唐僧,仰面朝天望,悲嗟忽失声,叫道:“师父啊!你是那世里造下这难,今生里步步遇妖精,似这般苦楚难逃,怎生是好!”独自一个,嗟叹多时……“我记得有个北方真武,号曰荡魔天尊,他如今现在南赡部洲武当山上,等我去请他来搭救师父一难。”(第六十五回)
模式:败阵+滴泪、仰面、悲嗟失声+叫喊式独白:念唐僧不易+嗟叹多时+思索解救方式
4.功曹道:“你师父师弟都吊在宝殿廊下,星辰等众都收在地窖之间受罪。这两日不闻大圣消息,却才见妖精又拿了神龙、龟、蛇……”行者闻言及此,不觉对功曹滴泪道:“我如今愧上天宫,羞临海藏!怕问菩萨之原由,愁见如来之玉象!才拿去者,乃真武师相之龟、蛇、五龙圣众。教我再无方求救,奈何?”(第六十六回)
模式:败阵+闻他人言+滴泪+诉苦
5.原来那金光只罩得十余里。出来现了本相,力软筋麻,浑身疼痛,止不住眼中流泪,忽失声叫道:“师父啊!当年秉教出山中,共往西来苦用工。大海洪波无恐惧,阳沟之内却遭风!”(第七十三回)
模式:败阵、疼痛+止不住眼中流泪+叫喊式独白:叹取经艰辛
6.说不了,孤拐上有些疼痛,急伸手摸摸,却被火烧软了,自己心焦道:“怎么好?孤拐烧软了!弄做个残疾之人了!”忍不住吊下泪来……道:“师父啊!当年皈正,蒙观音菩萨劝善,脱离天灾,我与你苦历诸山……故有今朝之难!”正此凄怆,忽想起菩萨当年在蛇盘山曾赐我三根救命毫毛,不知有无,且等我寻一寻看。(第七十五回)
模式:败阵、疼痛+忍不住吊下泪+独白:叹取经艰辛,表达对唐僧的愧意
7.三人急回来,果然没了师父,连行李白马一并无踪。慌得个八戒两头乱跑,沙僧前后跟寻,孙大圣亦心焦性燥。正寻觅处,只见那路旁边斜躺着半截儿缰绳。他一把拿起,止不住眼中流泪,放声叫道:“师父啊!我去时辞别人和马,回来只见这些绳!”……八戒又笑道:“哥啊,不是这话,师父一定又被妖精摄进洞去了。常言道,事无三不成,你进洞两遭了,再进去一遭,管情救出师父来也。”行者揩了眼泪道:“也罢,到此地位,势不容己,我还进去。你两个没了行李马匹耽心,却好生把守洞口。”(第八十三回)
模式:师傅不见+止不住眼中流泪+叫喊式独白:师父你怎么不见了+八戒劝解+擦干眼泪
8.行者问道:“沙僧,师父那里去了?”……行者气得暴跳道:“中他计了,中他计了!”沙僧道:“中他什么计?”行者道:“这是分瓣梅花计,把我弟兄们调开,他劈心里捞了师父去了。天,天,天!却怎么好!”止不住腮边泪滴。八戒道:“不要哭,一哭就脓包了!横竖不远,只在这座山上,我们寻去来。”(第八十六回)
模式:师傅不见+叫喊+止不住腮边泪滴+八戒劝解
综合上述模式可以发现,齐天大圣因救师父不得而落泪的核心模式只有两种(在八次中使用五次),即:败阵+叫喊式独白+落泪;败阵+落泪+叫喊式独白,而另三次则可概括为:败阵+闻功曹言+落泪+诉苦和师傅不见+落泪、叫喊(独白/对话)+八戒劝解两类。这些模式在不变中的变化体现在:落泪方式不同(泪珠如雨、流泪、失声、滴泪、掉泪)、独白侧重不同(但都不超过念唐僧恩情,叹取经艰辛,表达对唐僧的愧意之类)以及哭后应对措施不同(他助、自助)几方面,这些细微的变化虽免去了语言的重复,但总体看来却还是有所僵化。在哭泣时,齐天大圣大多面对的是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他的自尊心,叫喊式的独白也有利于性情直爽的他直抒胸臆,符合人物的身份,而面对功曹和八戒的落泪也是之前历经折磨,实在难以控制情绪所致,好在全书仅有三次,否则将损毁人物的形象。
齐天大圣因战败而落泪看似是战斗力削弱的表现,实际却塑造了更丰满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促进了小说节奏的变化,避免了读者总是看到刚硬的孙悟空的审美疲劳,在为小说增加感动因子的同时亦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狮驼岭一难,大圣因以为彻底失去唐僧而悲痛欲绝:
八戒道:“师父没了,昨夜被妖精夹生儿吃了。”行者闻言,忽失声泪似泉涌。八戒道:“哥哥莫哭,我也是听得小妖乱讲,未曾眼见。你休误了,再去寻问寻问。”这行者却才收泪……大圣听得两个言语相同,心如刀搅,泪似水流,急纵身望空跳起,且不救八戒沙僧,回至城东山上,按落云头,放声大哭,叫道:“师父啊——
恨我欺天困网罗,师来救我脱沉疴。潜心笃志同参佛,努力修身共炼魔。
岂料今朝遭蜇害,不能保你上婆娑。西方胜境无缘到,气散魂消怎奈何。
行者凄凄惨惨的,自思自忖……罢,罢,罢!老孙且驾个筋斗云,去见如来,备言前事。……众阿罗引至宝莲台下,见如来倒身下拜,两泪悲啼。如来道:“悟空,有何事这等悲啼?”行者道:“弟子屡蒙教训之恩,托庇在佛爷爷之门下,自归正果,保护唐僧……说未了,泪如泉涌,悲声不绝。”(第七十七回)
几行一次的痛哭,足见其内心的悲痛,八戒说师父被吃后他“忽失声泪似泉涌”,在沙僧处明确是事实后更是“心如刀搅,泪似水流”,哭罢他不救危难中人,反而先到空中独自“放声大哭”,这种层层加深的哭泣描写简短但却有力,其用词程度也远超过上一类别,这是悟空最浓烈情感的表达,而在佛祖面前从“两泪悲啼”到话没说完就已经泣不成声,“泪如泉涌,悲声不绝”更说明了他对唐僧的深情和为取经团队即将前功尽弃而感到痛苦万分,唐僧一直是悟空全心全意保护的对象,这里的失去,不仅是唐僧这个人,更是他的心血,故悟空悲上加悲,作者用高频率、高强度的哭泣词语将这一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既凸显了孙悟空的形象,又烘托出这一难具有极高的等级。
而以为唐僧已死的第二次,大圣的哭却令人惊讶的简单:
众妖即至亭内拣了个新鲜的头,教啃净头皮,滑塔塔的,还使盘儿拿出,叫:“大圣爷爷,先前委是个假头。这个真正是唐老爷的头,我大王留了镇宅子的,今特献出来也。”扑通的把个人头又从门窟里抛出,血滴滴的乱滚。孙行者认得是个真人头,没奈何就哭。八戒、沙僧也一齐放声大哭。(第八十六回)
一个简单的“没奈何”,不是说他不重感情,而是在此时他已经被愤怒控制了全部感情,迫在眉睫的任务是替师傅报仇而非尽情宣泄悲痛,故小说接下来侧重于他与妖魔的较量,若此处仍继承第七十七回的模式,则显得有些重复,频繁的悲痛欲绝亦不利于对大圣英雄形象的塑造,因而这里的简单处理实际很是巧妙。
两次因失去唐僧落泪,一繁一简皆具极高的合理性,符合人物心理的变化规律,令人赞叹。
综合对齐天大圣落下黄金泪的分析,可知每一滴泪都是作者匠心的凸显,而能把哭这一简单的动作写十八次而不仅不繁琐,反而一次有一次的灵动与深刻,同时还能将落泪与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结构的构建、情感的表达等融为一体,足见作者极为深厚的文学功力。
作者:张姣婧,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级在读本科生。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