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济报道的数字“活”起来

2014-01-28 06:28□孟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数字经济

□孟 霞

(伊犁日报社,新疆 伊宁 835000)

经济报道一般离不开数字,但要用好数字,却并非一件易事。如何在经济报道中用“好”、用“活”数字,让数字获得“生命”,更好地发挥数字的作用,这是经济报道中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什么一些经济报道的数字读起来枯燥乏味,没有说服力呢?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就是记者缺乏驾驭数字的能力,或者滥用数字,主次不分;或者信手拈来,不辨真伪;或者思想方法上存在片面性。

在经济新闻中,数字是否得当牵涉新闻的准确性,甚至关系到新闻的价值和生命。如果数字用得好,用得巧,则可以突出新闻价值,增强可读性,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新闻必须要准确真实,数字作为构成新闻的要素,准确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往往在采访写作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出差错。比如,在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小数点漏掉、点错位置,结果一篇稿件酿成了大错。再比如,一组有关博览会的新闻报道中,投资合同金额出现了前后矛盾的两个数字。在开幕第一天新闻报道是《博览会首日签29宗投资合同近两百亿元》,可是到了闭幕那天,新闻报道又变成《6天签约110亿,今年博览会赚的钵满坛平》。这组新闻报道刊发后引起读者疑虑,从新闻内容上看,博览会首日已有合同金额184.2亿元,而闭幕时的数字却是111.61亿元,前后的差距竟如此之大!数字给人以信赖感,准确的数字是严谨性的标识。如果一篇报道的数字和实际,让读者感到有出入,甚至是在新闻本身中自相矛盾,那么新闻的真实性自然要大打折扣。

要做到数字准确,首要选择其来源应是出自权威部门。在采访中常常出现这样的例子,很多记者将采访对象提供的非正式数据进行运算,并写进新闻。这种情况在记者队伍中很常见,但如果这是一个重要而敏感的数据,而权威部门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那么作为新闻单位就缺乏有力的论据,甚至惹官司上身。在采访经济数据中,同一数据不同部门口径不一致,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这时要本着使用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为主,如果几个部门都是比较权威的,则一定要注明出处。

引用数字要少而精

数字往往是新闻本质事实的佐证,也是传播者观察和报道新闻的一个视点。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数字却成了令编辑、记者头疼,又离不开,可出现得太多,又画蛇添足,败坏了文章的“兴”,削弱了文章的论证能力。例如,有篇有关夏粮获得全面丰收的消息稿,一共不到200字的消息里,数字竟然出现了14次,基本上是夏粮今年收获多少,比去年增加了多少,增长了多少百分比。几乎是把单品和总数罗列了一遍。如果说作为一份统计资料还算合格,可作为一篇经济新闻却很失败。这些枯燥烦闷的数字拥挤在消息中,让读者味同嚼蜡。在写新闻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少用数字,多用一些形象而又不失真实的表达方法,选择最重要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其余的必须忍痛割爱。

大家知道一种经济状态,可以用很多数字从多侧面去反映,而一条新闻报道却不可能平均使用篇幅去描述它的“棱面”。比如,同样是写工业经济增长的报道,如果侧重写总量的,那么运用数字时,就不一定把同比增长的数字放进去;如果侧重写增长速度的,那么其中用来说明增长的一些分指标的量就不一定用。而且在选择分指标时,也可把最重要的几个指标拿来,其余一概不要。这样一来,报道既精练,可读性又强。

引用数字要有可读性

一串闪光的数字反映出改革开放的非凡成就;几个暗淡的数字诉说着备受关注的问题。但是如何才能让枯燥的数字形象化,让它以一种可感的形式出现,赋予数字生命,让它们“活”起来、“动”起来呢?

一般来说,孤立的数字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在经济报道中,对那些重要而又与一般读者缺少直接联系的数字,常常需要记者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解说,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不熟悉的数字。比如,一棵很粗的古树,在写了它的周长有多少米之后,还可以说它需要用几个成年人手牵手才能围过来。这样,读者一想,就可以想象出它大概有多粗了。再如细度,当向读者介绍某种细线有几微米或几丝,也不易使人理解。假如在用准确的数字表述之后,再解释说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几分之几,就好理解多了。这一类的形象化表述,在经济新闻中常常可以用到。

另外,还可以对数字的内在含义进行解剖。比如,我国最大的化纤公司一年生产53万吨化纤产品,如果对这个数字不作剖析,一般读者很难理解它有多大价值。如果说这些化纤产品相当于70万公顷高产棉田一年的产量,用它织布,可以为全国11亿人每人做两套衣服。那么,这些化纤产品的价值就非常大了。读者不愿看经济报道中的数字,是因为这些数字是游离于他们的生活之外。比如,统计局提供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往年相比增长很快,这是一个可写的经济新闻,如果从官方的统计分析去写,肯定又会掉到数字陷阱里去,但通过计算,把“总量”这一数字变成“人均”,然后结合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居民储蓄,再对一些商场的购物者进行随机采访,从消费者的角度,去看消费数字的变化,这样就可把数字写“活”。

通常新闻数字不是太大就是太小,都会落入直觉的“盲区”,如果这时通过夸张的手法适当的放大或者缩小,使它正好落入直觉的“主轴线”上,就会产生意外效应。比如,有篇报道说我国年生产自行车3229万辆,比上年增长9%,这些数字不易为读者理解记忆。记者对标题这样处理:《全国自行车一秒产一辆》,导语里写到:“平均每滴答不到一秒钟,就有一辆自行车出厂。”像这样的巨大数字虽然缩小了,但依然是一个很大数字,读者形象感知国家自行车生产的速度之快,一“大”一“小”形成强烈反差、错位,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强刺激、大震撼。

新闻事实发生后,数字作为客观事实的一部分而存在,有其独特的作用。记者不应该、也不可能对其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科学的态度是正确认识它,然后反映它,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使数字为新闻所用,真实而形象的再现现实的世界。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数字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