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 平
近日,南方地区多次出现强降水过程。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针对当前防汛抗洪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国家防总及时会商,科学研判,对防汛抗洪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一年一度的汛期是一场考验政府和民众智慧的战场。面对每年严峻的防汛形势,要夺取防汛抗洪和防灾减灾的胜利,需要我们不断增强防灾意识,切实提高应对能力。
作为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不懈斗争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良好的传统。但也必须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防汛抗旱形势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面对一年一度防汛抗旱的“大考”,既往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增强防灾意识,把工作着力点前移,提早准备,防患于未然,方能大大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实现防洪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灾害的发生时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主汛期,北方地区也将陆续进入汛期。确保安全度汛是水利防汛部门的职责,也需要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不仅需要水利人不断提升防灾能力和水平,还要把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作为加强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内容,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汛抗洪减灾经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但不可忽视的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心理预期在不断提升,只有将防灾意识外化形成社会公众的自觉行为,主动防灾避险,才能更好地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仅要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还要举办各种专题知识讲座,开展各种形式的水旱灾害防御演练。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推动水旱灾害防治知识和政策法规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家庭,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避险、应急自救、抗灾减损的能力。
防汛抗旱关乎民生社稷,水利防灾减灾工作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增强防灾意识,提高应对能力,就一定能够夺取今年防汛抗洪减灾工作的全面胜利,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