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雯 焦玲玲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在遥远的山村,憨厚的小伙子约瑟夫爱恋着美丽的奴里,一天他穿着新衣去奴里家求婚,但见到他的父亲古拉姆时却羞涩溜走,最后父亲从女儿口中得知小伙子的来意,高兴地同意了婚事。但奴里的美貌吸引起了伐木场场主巴希尔主的垂涎,设计砸死了奴里的父亲古拉姆,并故意叫约瑟夫去外地收账,自己趁机强奸了奴里,奴里在无线哀怨中纵身跳入奔腾的河水中,以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约瑟夫收账回来后见奴里已死,伤心欲绝,决心去查明奴里自杀的真相,在奴里家衷心的小狗的帮助下,他对巴希尔反常的举动产生了怀疑,恍然领悟到奴里的死因。他与巴希尔展开了一场生死对决,最后他负伤挣扎着倒在奴里的尸体旁边,与心上人同眠。而巴希尔在小狗的步步紧逼下裸睡身亡。
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模式,电影音乐也是组成电影丰富多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九世纪末期一批以神话故事为主要故事题材的印度默片电影被搬上银幕,在当时的印度电影中,手鼓,小提琴、风琴等音乐器材经常会在幕后起着伴奏的作用。三十年代有声电影的出现,使得印度电影中出现了最早的歌舞元素,电影和音乐的联系是无法被割断的。当然提到印度电影,大家就会联想到印度电影中的独树一帜的音乐艺术,可以说音乐艺术是印度电影个性鲜明的标志,印度传统音乐在与其他国家做比较的时候,不难发现印度音乐的鲜明特色,及其悠久的历史气息和丰富的传统因素。在印度音乐的陪伴下,印度的传统舞蹈的发展更是被世界所认可。在印度的古籍之中,印度的音乐和舞蹈都是由印度人所崇拜的神创造的,以往的音乐和舞蹈多数是在祭祀的时候表演的。印度音乐不仅自身可以在世界上被世界人民认可,即使是西方的音乐传入印度,多数也会被印度音乐同化,乐器也是如此,在印度,小风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印度人会把印度特有的音阶赋予其中使他们具有印度的灵魂,展现出了印度文化传统的深厚。
电影音乐在社会进步的催化下,成为了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音画同步功能能使电影中的多镜头产生塑造画面和熏染气氛的效果。在深化、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更是突出。电影音乐艺术是电影艺术中一种辅助的塑形手段,人物形象的加深体现可以用相应特性的配乐来塑造。人物的外部特征比如外貌特征、服装款式等特点可以在影片中很具体描绘出来。而内在性格的表现需要通过人物外在形象的衬托和不同旋律、音调、配器的电影音乐的共同配合,因此电影音乐作为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项元素,通过带领观众脱离画面之外了解人物的形象,告诉人们电影音乐不仅不是纯粹的辅助品、不只是一个主题的装饰品而且是电影的另一条生命线。我们可能不知道电影里面的演员是谁,但是当听到熟悉的旋律和乐音时马上就能展开我们丰富的想象,从我们脑海中勾勒出一个环境或一个人物形象。电影中的音乐既是生活中的音乐,又是独立的为电影服务的音乐,它需要与画面绝对统一,还要符合特定的环境、不同的民族风情,还要掌握时代性的特征、人物心理特征等,电影音乐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让人触景生情,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有机统一是电影发展的要求,也是观众的审美要求,只有音乐与画面统一,视觉与听觉相统一,才能打动观众,产生艺术的共鸣,在当下,先进科技的手段加入了电影,能够成为电影的元素也越来越多,电影音乐的元素也是越来越多,但是能够让电影事业走得更远,只有不断的努力,寻找更加完美的音乐元素和画面效果,能触及心灵的不仅是语言和动作,还有音乐,音乐起到了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达到的影片效果,合适的音乐元素可以烘托出整部影片的主题和要旨。总之,我们只有把音乐更好融入电影画面之中,在合适的时间,恰当进行音乐配置,合理进行乐器搭配,为观众送上的不仅仅是视觉盛宴,更是一道绝品视听盛宴,而这才是电影艺术的最高境界。
在这部电影中,引人入胜的剧情,迷醉人心的歌舞以及那只“表演出色”的狗,都让人印象深刻。其中两个男主人公善与恶的较量,唯美质朴的爱情,以及嫉恶如仇忠心耿耿的狗成为最吸引我的地方。
让我与之联想到印度电影与印度音乐之间的微妙关系。可以说,没有印度电影就没有印度音乐的蓬勃与发展,电影与音乐似乎已经融为一体,基本上每一部印度电影都会穿插着大量的歌舞片段,这点与其他国家的电影有很大区别。
歌舞时印度电影的灵魂。它不仅为电影添加了亮丽的风景,而且对影片塑造人物形象,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烘托气氛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让观众在关注剧情的同时享受到视听的盛宴。
如果说东方主义曾经只是影响着西方世界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必须对东方主义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东方”自身这一事实敲一敲警钟了,东方主义对于东方人的表述如今已变成东方人对自己的认识。简而言之,现代东方,参与了其自身的东方化。
影片中的歌舞音乐,充满了印度风味,歌词采用当地的印地语,旋律极富特点,加上印度特色伴奏乐器和鼓的音色,配上穿着印度传统民族服饰和演员唯美的舞蹈动作,这些都被赋予了古老的印度文明最为斑斓的色彩,尔人生的每一分悲欢离合,也在印度舞蹈中尽数呈现。
虽然在世界电影的舞台上,印度歌舞片或许算不上最主流的电影类型,虽然有人嘲笑这种载歌载舞的电影传统轻浮老套,但几十亿印度观众早已经被他们的男女间纯真质朴的爱情所倾倒,而印度歌舞片所开创的艺术风格也不断地影响着国际电影的发展趋势。没有谁能代替这份真挚的情感,没有谁敢于藐视这种人民的选择。于是印度电影仍将在广袤的电影大地上歌声婉转,舞蹈翩翩,追寻着一种心灵的幸福。
本部电影美丽的女主角与其未婚夫代表着善的化身,而场主巴希尔则成为了恶的代表。与其相同在电影《天空的颜色》中也充斥着善与恶的斗争画面。“这部电影与一般印度电影不同,没有特别的设定,青年抢匪与老人之间在小岛发生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世界任何地方,片中的主人公甚至没有名字,所以它是一部非常特殊的印度电影。”
《天空的颜色》主要讲述一个青年欲抢劫一位开船来城镇买艺术品的老人,结果反被老人设计带到了居住的小岛。青年不会开船也不会游泳,无可奈何地住了下来。在岛上,他遇到了一些特别的人,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也让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影片讲述的不仅是天空,大海或者风的颜色,也是自然的颜色,生命的颜色。
角色一开始声音比较响,后面要弱化声音变得安静,以此来展现故事中善与恶的冲突,表现青年抢匪内心的恶被岛上的善所冲淡。这就与《奴里》中场主巴希尔的极恶产生了极大的对比。善于恶之间的斗争是印度电影中一典型看点,《奴里》将着一看点体现的极为明显,也成功的引起了观众对次深深的思考与反思。
一种音乐一种渲染,每一种音乐都代表着不同的境遇,同样是歌舞却有着不同的情感,代表着不同的人物内心。
参考文献:
[1]陈萌.试论印度电影中的舞蹈[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6)
[2]孙小絮.探析印度歌舞电影的独特魅力[J].南京艺术学院.2012(4)
[3]孙琬.简谈印度电影[J].电影艺术.1984(3)
[4]赖春.印度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启示[J].大众文艺。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