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2014-01-28 07:26鸿
短篇小说 2014年2期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包法利爱玛

彭 鸿

论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彭 鸿

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是对小说这类艺术形式作出的重要尝试,也为同时代小说的改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这部小说在世界各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被翻译为不同的文字形式,成为不同国家读者喜爱的长篇小说,也是很多爱好者与专家进行评论和研究的重要作品,这也说明了该部小说的经典之处,是值得评论与研究的一部好作品。《包法利夫人》一文中使用了两个不同的称谓来描述主人公的命运,作者也正是通过这个形式来解读当时社会形式下女子内心世界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大的社会背景下来展现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并由于内心的渴望而产生最终的悲惨命运,面对这样一个生命的悲惨结束,我们也看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大社会背景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原著产生的时代背景

《包法利夫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在七月王朝时期,这一阶段是法国历史转折时期,随着新制度的变革,法国的生产力快速发展,农业进步使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生产关系逐渐消亡。《农业展览会》在小说中就很细腻地体现了这一社会背景,同时价值规律越来越成为社会的新法则,竞争也就处在了社会的各层。这样就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动,一切封建思想和封建观念逐步被取代,而且革命中的英雄、理想等也渐渐失去价值,在价值规律的推动下,积极地去创造财富,形成很强的物质利益观念,在思想上更注重金钱的多少,追求物质的满足,因此,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发生很大变化。

二、包法利夫人的成长教育与生活环境

福楼拜笔下的 “爱玛”后来成为 “包法利夫人”,她在社会当中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成长教育与生活环境下呢?

爱玛——她的教育是从贵族修道院开始的,这也对爱玛一生的生活奠定了基础。1830年,法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处在宗教、浪漫并存的时期,一些贵族就会让女儿在修道院里接受教育,为走入上流社会做好思想基础。好多人也希望进入这类环境接受教育。卢欧老爹同样也把自己的女儿送入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希望女儿通过教育获得高贵的身价。但是并不是其父想象的那样,修道院真正的教育是具有宗教性质的,这样的教育环境并不能给人们带来读书的喜悦,而是一种精神的折磨与心灵的伤害,禁欲环境对人产生的虚幻欲望和教学作品给人传递的浪漫情怀无不刺激着爱玛这颗幼小的心灵。同时,爱玛的家庭并不是很富裕,作为佃农家庭,由于农业收成不好,家庭的经济收入没有增加,生活水平比较低,这与她接受的教育理论有很大的反差。这也为爱玛成为包法利夫人后不满足家庭生活现状奠定了基础。

包法利夫人仍然没有摆脱这样的贫困,在与乡村医生结婚后,她对浪漫与贵族生活的向往一直存在,而且越发渴望,如在参加侯爵邀请的舞会中,她接触到了只有在修道院听到的贵族生活,这是一次真正的贵族生活的体会,在与子爵跳过一次舞之后,她以后的几个星期都生活在回忆的快乐中,她认为自己参加的这次舞会是如此的真实,而且自己的资质不比那些肥胖、丑陋的女人差,自己也应该有机会过上贵族人的生活,她再度陷入了充满幻想的幸福中。但现实与渴望的差距无法弥补她内心的空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与情人开始了奢靡的浪漫生活,但在这短暂的欢愉之后,所要面对的是大笔的欠债。她对贵族浪漫式爱情与生活的渴望并不是短时间内的心血来潮,而是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不断形成的,虽然她与情人罗多尔夫着不愉快的结局,她仍旧没有悔过与反思,相反体会到了爱情的狂热与刺激,很快她又与莱昂相遇,投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使我们更深刻地看到包法利夫人对爱情与贵族生活的追求与渴望,但这样的渴望与现实生活中的贫穷存在着极大的矛盾,而她追求的两个情人也不过是上流社会中这样堕落生活的代表,在知道自己情人欠下了较大一笔债务时就露出了真正面目。包法利夫人是带着爱玛对灵魂的幻想与渴望,不接受真正的现实生活,而一步步走向了无法回头的深渊,最终服毒自杀。

三、包法利夫人悲剧命运形成的根源

(一)包法利夫人出生在父权制时代,注定不能得到想要的幸福

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在19世纪的法国,妇女没有如今的社会地位,从一出生,她们就被教导认为自己必须处在一个次要的位置,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作为一个妇女,首要的角色是一名妻子和母亲,没有获得经济独立的职业,妇女在总体上是男权时代的附属品,没有真正的选择权利和地位,爱玛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出生的。

包法利夫人是一个一直抱有浪漫主义并充满幻想的女人,她期望自己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过一种奢靡、浪漫的生活,也通过不断的幻想与回忆来逃避现实生活,从爱玛到包法利夫人,她并没有特别的坏脾气,只是在这样的父权制社会中,上学时代形成的浪漫主义与渴望高贵生活的虚荣心不能得到满足。现实生活的贫穷与不浪漫使她不顾一切地逃避现实,并随着片刻的欢愉而不断走向不归路,她没有看到自己的失败,也不愿意去承认自己过分沉迷于爱情的浪漫之中,而且她的丈夫也没能帮助她卸掉心灵上的枷锁,爱玛在结婚后仍然不顾道德伦理的底线,追求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爱情生活。包法利夫人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本身没有错,但她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金钱与阴险的社会,不可能让她实现自己想要的幸福,她认为情人能够给她所渴望得到的一切,但最终的结果是情人都抛弃了她,并且她还欠了一大笔债务。由于不满足家庭的贫穷与丈夫的无能,她想通过内心的幻想来追求想要的生活,但最终却被这样的父权制社会抛弃,其悲剧命运也是包法利夫人的幻想与浪漫的泡沫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

(二)包法利夫人为自己幻想的浪漫付出了代价

《包法利夫人》这部优秀的小说描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是对现实的浪漫不满足。这部小说最早的版本中描述了一个舞会场景,爱玛隔着玻璃窗户来欣赏风景,这一幕的场景描写完全符合爱玛虚幻现实的内心世界,正如李健吾所说的,爱玛像是虚伪的诗与虚伪的情感。在小说中,爱玛梦想的东西往往和得到的不一致,整个精神都是以希望开始,以失望结束。无论是通奸,还是婚姻,都曾是爱玛的企盼,她的破灭好像是注定的,描绘她的浪漫风情和现实经历的浪漫很不相同,甚至描述的环境都有很大差别,例如,永镇、鲁昂不能和巴黎相比。爱玛情调中的男人也显得粗俗、平庸、厌恶,例如,她的丈夫查理、情人罗多尔夫,也包括完美的艺术家莱昂。从这样的描写可以看出爱玛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自己的浪漫,她认为在婚姻状态下的通奸也显得很无趣,失去了浪漫的情调。

小说中描写的爱玛是一个想实现浪漫主义理想,但最终的结局却是一次次的失望。一些专家认为爱玛对浪漫情怀的期待正是导致她在极大程度上对这个社会的依赖与理解,一些评论者认为爱玛的心理幻想来自修道院的教育形式,修道院的教学形式对爱玛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虚幻的影响,也为爱玛以后的人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使得她误以为自己接触到了富贵人家的孩子的行为举止,自己也能够学到这些,并为以后进入这样的上层阶级而努力。在学习过程中,她接触到了很多消极的浪漫情怀思想,受到这些文学思想的影响,使得她把浪漫主义根深蒂固地保存于自己的脑海中,爱玛在这样的文学环境中度过了自己大半懵懂的青春时光,直到母亲去世,父亲将她接回家中。爱玛带着这样的浪漫情怀嫁给了查理,成为包法利夫人,但她受到修道院思想与文学情怀的影响,并没有接受现实中的差距,而是不断地对自己的丈夫表示失望,并寻求新的浪漫刺激,在贵族舞会之后更加容易幻想,与两个情人发生关系,并最终导致巨额欠债,情人并没有在她困难时帮助她,丈夫也无法挽回局面,致使她一步步走向了深渊,不得不服毒自杀,这是她为自己的浪漫情怀与幻想付出的代价。

(三)包法利夫人也是当时大资产阶级背景下的牺牲品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爱玛是一个喜欢物质、有强大虚荣心的女人,但当时的社会是一个阶级很明显的社会,有严格的高贵、低贱之分,爱玛的父亲只是一个农民,不可能享受到更高资产阶级贵族的生活,通过对一些人物的描述,如勒乐和郝麦,就可以明显地看到资产阶级下的人们对金钱和权力的趋向,在不断寻求更多利润的资产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都是以金钱来衡量,如在查理选第一位妻子时,她的母亲就特别考虑是否有钱,最后选择了一位有钱的寡妇,而爱玛的父亲也正是考虑到查理应该不会对女儿的嫁妆太介意,才同意婚嫁。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竞争的结果就是一部分人得到了想要的,成为赢家,相反很大一部分人则成为名副其实的输家,小说中有贝希那样的输家,也有药剂师那样的赢家,以爱玛为中心的高利贷发行者勒乐最终发了财,查理却成了输家。有专家认为,包法利夫人注定的悲惨命运并不是她自己的错,而是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必然结果。福楼拜在小说中深刻地揭露出,爱玛自杀与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致使爱玛成为这个阶级时代的牺牲品。

四、结 语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作者精湛的文学功底和艺术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包法利夫人来讲,她的悲惨命运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是该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必然结果,在当时的资产阶级形成时期,教育制度的扭曲和不合理的爱情观致使社会中很多人都存在不真实的幻想,包法利夫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是对那个时代进行分析与思考的极好例子。

[1][法]福楼拜.包法利夫人[M].朱华平,译.广州:广州出版社,2007.

[2]蒋林.一个浪漫女人的悲剧——《包法利夫人》评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2).

[3]汪火焰,田传茂.镜子与影子——略论福楼拜和他的《包法利夫人》[J].外国文学研究,2001(01).

彭鸿(1960— ),女,吉林延吉人,本科,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部副教授,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及研究。

猜你喜欢
包法利夫人包法利爱玛
爱玛20周年:是跨越,更是起点
理解一个窝囊废
——谈《包法利夫人》的包法利
保险起见
再读经典《包法利夫人》
文化隔阂的尴尬:“潘金莲”翻译成英文该咋说
《包法利夫人》与拉波那德的插图
电影《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塑造解读
包法利夫人的浪漫之殇
自我反省与救赎成长
《包法利夫人》中的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