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学
题记:黄洞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东北部,辖5个自然村,占地面积10.8平方公里,是东莞市重要的客家人聚居地和华侨之乡。2011年,黄洞村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1.从小由祖父母抚养,阿康对长者充满了敬爱。
黄洞村在改革开放前经济生活十分贫困,许多人都食不果腹,每天有吃的也仅仅是二餐。阿康父母由于家庭出身成分不好,加上祖父母在香港,政治上备受歧视,生活常常陷入困顿,就把阿康寄养在祖父母身边。用阿康的话说,他生命的一半是祖父母给的。在祖父母身边,阿康感受到老人的慈祥仁爱、忍辱负重和无微不至,所以从小他就对祖父母感恩戴德。祖父仙逝后,他常常思念起祖父点点滴滴的关爱,每每泪湿沾衣。他就像成语“爱屋及乌”说的那样,常常念到孟夫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心理产生了“长者情结”,一直对长者心存感恩。2007年底他被组织上派到黄洞村担任支部书记,当时他就下决心要把本村的老人、长者照顾好,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2.百善孝为先。他说推广了孝道就等于抓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
阿康从祖父母那里获得了无以言表的大爱,使他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推广普及孝道的难能可贵。他一直都有读书习惯,特别爱读史。一次他问记者是不是记得汉朝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孝”字。记者赶紧翻了翻书,发现汉朝除了开国皇帝刘邦和王莽新朝外,从汉惠帝刘盈到最后一个皇帝刘协,所有21个皇帝的谥号真的都有“孝”字。“这说明抓好了孝道,就可以做到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他常常拿历史故事对村委会干部和村民这样说,也几次对记者这样说。
黄洞村共有60岁以上长者老人552位,少数家庭条件由于历史原因不太好,个别老人还在孤独生活。阿康走马上任不久,就一家家一户户逐个上门走访,将人口、亲戚、收入、身体、资产等等一一记在自己的笔记本里,一有空就拿出来想一想写一写。在村委会干部会议上,阿康语重心长地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客家人也常常说百行万善孝为先,当知孝字是根源。古诗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为老人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报答他们的恩情,也形成良好的尊老爱幼社会风气。”于是,在他建议下,黄洞村从2007年开始举办“长者节”,为此积极联系原籍黄洞村的港澳同胞、上山下乡知青和本村村民,组织了全村60岁以上长者与之齐聚一堂,在村委会前面的大操场围开40桌,一边观看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一边吃客家人特有的大盘菜,组织少年后生给老人献花、祝酒、慰问。为了进一步表达对长者的感恩和祝福,村委会还专门拿出费用给每一位老人送上一条金项链!老人们个个眉开眼笑,奔走相告。尊老爱老的风气和氛围很快有了辐射效应。
3.有好的思想文化创意,还要找到一种稳定的文化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建立“长者节”。阿康告诉记者,一个好的文化创意或者说思想,如果没有一种具体的形态,一个好的模式、形式,来促进它长期稳定化,那么这种文化或者创意坚持不了多久,容易流于空泛,出现“人在政存,人亡政息”现象。所以,必须设计出一套行为规范,通过一定的仪式进行半强制化的传扬。他接着谈到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比如出于亲情伦理的孝文化,从年幼起就让他们学会每天向父母请安。这种请安就是半强制化的行为模式,也是孝文化得以延续的缆索。所以,在举办“长者节”取得良好效果基础上,阿康和村委会又乘热打铁,决定将黄洞村每年12月30日设为一年一度的“长者节”(又称“老人节”)。从2007年开始的“长者节”,每一次阿康都要走上会台,面对村民慷慨激昂地发表20分钟的演说,深入浅出地教化大家明白尊老爱幼的意义、价值、目的。
而每一年的“长者节”都会设立一个节日主题。比如2007年的“长者节”主题是“尊老爱幼,和谐家庭”;2008年主题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2009年主题是“情系夕阳红”;2010年主题是“百善孝为先’。每一次确定主题,阿康都要与村委会走访老人,了解其想法、愿望,反复调研,并联系本村实际酝酿再三。主题确定好了,他就跑到镇里、市里请一些文化单位来村里献演。一些文化单位听他说是专为老人服务,是为了弘扬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区,就马上答应,并且一分钱不要。2013年的12月30日是第八个“长者节”。阿康听说东莞市中老年艺术团舞蹈队节目《玉兰花》连续获得广东省、东莞市和广州市舞蹈大赛金奖,就跑到市里专门登门邀请她们前去黄洞村献演,他就是想让村里的老人们也能够看一看优秀节目。东莞市中老年艺术团领导听说了就一口答应他的要求。节日那天,十几个舞蹈队员专门驱车40多公里赶去演出,为黄洞村的老人们献上了精彩节目,受到老人们和村民的热烈欢迎。舞蹈队队员说,参加那么多演出,心灵受到最大震撼的是给这些老人们的演出。
4.阿康说,物质条件是基础,一定要做好“所依”、“所养”。
阿康常常说:“ 孝道是一种无声的感恩。而感恩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他治下的村组集体经济,经过三四年有了长足发展。为了实现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愿望,阿康和村委会就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提高老人健康福利的事情了。2010年7月起,黄洞村全村实行给予8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生活补贴200元的政策;2012年元月起,给予全村年满70至79岁老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50元。这两项政策的实行,使全村109名老人受惠。同时,仅在2012年,黄洞村就为60岁以上老人共385人,加上原籍本村的港澳同胞167位老人,一一发放了米油钱等节日礼物。同时,村委会还拿出专款建造了一座高五层、建筑面积500来平方米的文化娱乐楼,其中专门设置了供老人专用的影视室、图书室、健身室、棋类室,每间都配有洁净的茶水和基本医疗药品。阿康并不是建好了服务站,安置了活动室,其他就不管了。他思索问题很细心,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老人们由于年龄大了,普遍都有浓厚的怀旧心理,因此安排影视室经常放《英雄儿女》、《上甘岭》、《南征北战》、《林海雪原》等等革命化的老故事片,此举深受老人们的欢迎与喜爱。每天都有许多老人前来聚会,饮茶、聊天、下棋、健身,开开心心,欢乐无比。阿康看到老人们整天笑呵呵的,心里面就像吃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他有点欣慰地问记者,知不知道习主席常常说的话叫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到记者点点头,他又望着村委会前面的那座他称为“黄洞村绿色经济走廊”的南面山,若有所思地说:“我也有一个中国梦,那就是在生我养我的黄洞村,切实做到像孔老夫子言志时说的那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他拿出刚刚在村委会上的讲话稿,指着一段话给记者念道:“我们坚持年年举办长者节主题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来教化村民,弘扬传统美德,传播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培育好风尚,在村民身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村民道德素质,努力打造美丽黄洞、幸福黄洞。”
主人公小记:郑俊康,中共党员,刚到不惑之年,现任东莞市凤岗镇黄洞村党支部书记、经联合社理事长。1996年参加公安工作,担任过派出所指导员,多次荣获“先进个人”称号和年度嘉奖;2006年至2009年连续四年被中共凤岗镇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中共东莞市委确定为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在他治下的黄洞村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精神文化名村”、“东莞市体育先进村”、“东莞市平安村”、“凤岗镇三个文明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