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味珍
摘 要:促进学生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目标,体验越深,越能够激发学生对自我生命历程的回忆,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关注教学设计、学生个体、交流互动是促进学生形成深度体验的有效诱因。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深度体验
一、融入“创意”,开拓学生生活体验的广度
利用学校的校本资源或传统项目来设计主题活动是常用的教学手法,而加入“创意”元素的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其效果往往令人惊喜。
例.同样是庆祝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有这样两种简案:
在众多的六一庆祝活动中,方案二的实施更受学生的青睐。方案二创造性地将“券”代替“人民币”,并设置了众多的岗位角色。学生不仅用“券”消费,还了解了兑换知识;还学会讨价还价、货比三家,知道盈利、亏损,更有许多社会角色的体验,校园内营造了一个吸引全校师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的微型社会,使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加浓厚、体验更加宽广。
二、关注“个体”,捕获学生技能体验的高度
小组合作学习为我们关注学生个体带来便利。一个项目完成的时间至少要两周以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很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个别指导的机会,零距离地摸清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灵活调整指导方法和步骤,面授机宜,捕获学生能力的增长点。
例.“学会沏茶”汇报展示指导片段
教师:你们这组学得怎样了?
学生:那天,我妈妈带着我们组到茶楼里,请教了茶楼里的姐姐,我们都已经学会了。
教师:哦,这么能干,知道向专业人员请教,那你们组准备怎样展示学习成果呢?
学生:我们组准备向大家展示一下茶道。
教师:先展示给老师看一下,好吗?
学生展示:准备好茶具—在茶壶中放入茶叶—倒入开水过滤后倒出—再在茶壶倒开水—将茶壶中的水倒入小—品茶。
教师:哦,不错,学得像模像样的。不过,就这样展示的话,如果懂得茶道的人看的话那是看明白了,但是假如是不懂茶道的人看,我估计就不怎么看得懂了,比如,这个叫什么,为什么第一次开水倒入要倒掉呢?怎么让更多的人看明白呢?
学生讨论1:那我们就边说边做,怎么样?
学生讨论2:还可以配音哦,你看电视上表演茶道好像都有音乐的。
学生讨论3:对的,是古筝呢。
教师:这些方法都很好,谁来边说边做呢?让老师看看怎么样?
学生:我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做具体的指导。(略)
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围绕“怎么展示更能出效果”的问题,进行了恰当的启发、引导,强化了学生的表现意识和茶道技术,学生体验有了层次上的变化。
三、引领“互动”,主导学生思维体验的深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较多关注小组内的互学互助,而忽视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究其原因,在于各小组学习内容不尽相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互动难以进行。但实际上,如果教师把握住了恰当的互动点,就能充分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深度思维。
例.《人与月河》片段实录:
教师:我们开展了六个主题的研究活动,通过前期的实践,不知大家开展得如何。一组学生汇报。
学生:我们组研究的是百年老字号,这是我们搜集到的资料(边展示边解说)。
教师:针对这个组的研究情况,你们有什么想问的,或者想
说的?
学生1:我听了你的汇报,我馋得直流口水。(全班笑)
学生2:你们研究了百年老字号的历史了吗?
学生:这个我们暂时还没有,不过我们已经有了打算,准备请专家来向我们介绍介绍。
学生3:你们打算到哪里找专家?
学生:这个吗(思考了一下,似乎是灵机一动),我请我们组的×××来回答。因为她的家长是电视台的,认识的专家多。(听课教师全笑)
学生×××接过话筒:我会回去问问我的妈妈有没有这样的专家,如果有,把专家的电话号码要过来,然后和他联系。
教师:嗯,利用家长的资源,真是不错的办法。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不是有个专家顾问组嘛,其实也可以请教请教他们。不过老师还有个建议,既然是百年老字号,那肯定是得到广大百姓认可的,那么我们还可以采访谁?(停顿)可以采访爷爷奶奶等一些老年人,他们或许会更清楚。
另一组学生汇报“小宁波”研究成果,采用了人物特写照片和实地采访视频两种方式介绍。
教师:其他组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我们组也安排了采访,可是被拒绝了,你们的采访是怎么做到的?
学生:刚开始,他也不理我们,不接受采访,他开了一个店,我们就天天放学到他店里去,和他商量,还帮助他打扫店里的卫生,和他说好话,最后他才答应了。
教师:是呀,用真诚的心总能打动别人。
以上片段中,尽管各小组学习内容不一样,但是,遇到类似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却可以借鉴。或“软磨硬泡”,或“寻找身边的专业人士”,我们看到了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发挥出的聪明才智,其成功的经验辐射到了其他的学习小组中,课堂中精彩不断。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真正地以生为本,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找契机,强指导,走与学生共设计、同研究、齐实践之路。
参考文献:
冯伟祥.浅谈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读写算,2010(8).
(作者单位 浙江衢州大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