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
他是江苏兴化人,早在1994年,他写的电影剧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就被大导演张艺谋搬上了银幕,并先后获得了第49届戛纳电影节及美国金球奖最佳摄影奖、1995年全美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等,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凭借张艺谋三个字,他就能赚足眼球,可他却选择了沉默。著名主持人杨澜曾问他道:“借这个事推一下自己,有什么不好呢?张爱玲不是也说出名要趁早吗?”
他回答:“不知道,那时我还没读到过这句话。”
杨澜大为惊讶,说:“你那时候还不知道张爱玲说的这句话吗?这么有名。”
他说:“不知道,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杨澜说:“你是觉得如果要是借助了这些大导演的名头,是对自己的一种辱没吗?”
他说:“是的,极不得体。对我来讲,我不想借助于任何人,我得靠我自己的作品,一个一个把自己写出来。”
这样的想法,放在如此浮躁的社会里,的确让人难以理解。他却觉得理所应当,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拒绝任何采访,也一直很少谈及他编剧的这部影片。他甚至逃离了人们的视野,跑到浙江斗门镇扎根农村。
这里是一个暮气沉沉的村子,除了老人和孩子,没有一个青壮年。在一个宽敞的院子门口,他看到一个很老很老的老太太,一个人坐在门槛上。他试图用普通话跟她聊天,她听不懂,就使劲盯着他看,脸上特别自豪,然后用手指了指家里面的一个空屋子,跟他讲她有五个儿子,他也听不懂。大概重复了十几遍之后,他才从她伸出的五个手指头意会了老太太的意思,这是他听懂的第一句绍兴话—五个儿子,她就是想告诉他,她有五个儿子,她其实不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她很幸福。可是在刹那之间,他的心酸了,同时也激起了他创作的欲望,他要写出空村的疼痛。
两年后,《哺乳期的女人》问世了,并很快被《作家》杂志发表,这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也更加坚定了他内心的信念。那个时候,与他年龄相仿的余华、格非、苏童等作家早已成名,而他对自己的告诫就是要有耐心。看着有人接二连三地出书,他无动于衷;也有出版社向他约稿,写一部郑和下西洋的书,开的价格也很高,他想都不想就回绝了,因为这不是他热爱的东西。他最热衷的是疼痛的社会现实,是现代人的情感焦虑、生存疼痛。
他的文学创作没有丝毫的功利心,为了避开浮躁的社会环境,他停掉了手机,虽然几十个好朋友送的手机在家闲置,但他就是不想用,他觉得用手机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只是一种时间上的额外开销,用手机时,接到的大多数电话都是找他吃饭和玩乐的,跟他的写作没有任何关系。他不喜欢应酬,也不大参加饭局,只是愿意享受写作这样一种永远安定的生活。
他痴迷各种文字,有时可以宅在书房里好几天,也会为了一个题材,转悠半个城市,跑遍一些特定人群所在的角落。他一旦进入写作状态,便寝食俱废,状态非人。写作一部长篇小说期间适逢春节长假,父母来南京与他团聚,结果全家过了一个小心翼翼、蹑手蹑脚的春节—连他当时只有四岁的儿子都知道不可以碰书房的门。事后作为情感补偿,他专门请假陪同父母妻儿去浙江旅游了一趟。
他的生活很有规律,也很简单,除了运动、听京剧、品咖啡就是写作。闭关十几年,其中有苦也有乐,过得踏实也过得紧张,有一些他人所不知道的精彩,也有他人所不知道的困难和沮丧。但不管怎样,他必须这样走过,因为写作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一个日子,跨不出去,也离不开,而这样的生活回馈给他的是一部又一部的作品。
凭借着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他把国内的文学大奖几乎都拿了个遍,鲁迅文学奖获得了两次,2010年凭借《玉米》获英仕曼亚洲文学奖,他的小说也被翻译成多国文字。2011年,他的长篇小说《推拿》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3年被改编成电视剧和话剧。
他就是毕飞宇,一个帅帅的作家,一条牛仔裤,一件条纹衫,标志性的寸头。他说:“我觉得写作就像是植物上长叶子,而得奖则是植物上开花时飘出的芬芳,首先是要长好,飘出芬芳可以不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