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远
1
初到深圳的人,或许会惊诧于深圳竟有这么多的“关”:梅林关、布吉关、南头关……非但如此,“关内”“关外”也是深圳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听多了,就让人觉得“关”的内外,仿佛真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两个世界。
一个“关”字,也容易让懂点历史或读过武侠小说的人神游九州,想到函谷关、玉门关、山海关等天下名关。这些名关蕴含着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烈风黄沙、恩怨情仇,是金戈铁马、家国山河……也因了这众多名关,“关”字便满浸着历史的尘埃、岁月的风霜、时世的沧桑!只是,这一切,会和年轻的深圳相关吗?
向早些年来深圳的人打听,他们多会很有经历似的告诉你:现在来深圳,很自由,以前可不是这样,那时来深圳需要办边防证,入关需要接受检查的。经历过入关苦痛的人,可能还会抱怨这些关卡的可恶。他们的痛苦经历,甚至是同已渐被人们淡忘的“收容”“遣返”等制度联系在一起。
深圳这些“关”的所以然,也没几个人能完全解释清楚。不过打听下来,你还是会恍然大悟:原来深圳的“关”与历史、武侠并不搭边;原来大名鼎鼎的深圳经济特区的范围和深圳完全画等号,只是近两年的事。这些关卡先前隔开的,正是特区内外。
即便现在深圳经济特区的范围已扩大到了“关外”,“关”内外的差异仍相当明显。直入“关内”的人,初见深圳特区的高楼林立、车流人流,肯定会止不住感叹:特区就是特区啊!可某日经梅林或布吉出了“关”去,则会产生大大的失落:“关外”的城市面貌,竟和普通内陆城市差不多。
隔开特区内外的这些“关”,深圳人习惯统称它们为“二线关”。如果你执着地发问下去,那也该有“一线关”啊,在哪里?估计更没几个人能说清楚。
在网上查找,你就可能明白深圳“一线关”的所指——粤港边境管理线!只不过,“一线关”上没有叫“关”的,都叫“口岸”,像皇岗口岸、罗湖口岸。别说,“口岸”听起来比“关”是要洋气点。那些出入境口岸,都通向与深圳毗邻的香港,口岸的数量,好像也是全国城市中最多的。
如今在深圳,“一线关”少有人提及,却仍在那里坚实地扎着。“二线关”深圳人还不停地说,可已形同虚设。过“二线关”,真的不需要履行检查手续了。一些设在交通干道上的关卡,因为阻碍交通,还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2
经常有朋友问我,深圳人讲话,能否听得懂。我的答复总是:哦,深圳这边的人基本都讲普通话。
其实我这样回答时,心里颇有点小惭愧。我带着浓浓家乡味的腔调,肯定就不算普通话。真要往普通话上靠,套用洛阳挖苦人的说法,只能算“半自动普通话”。没办法,小时候在农村上学,很多字的音调没读准,长大了,就再纠正不过来了。
幸运的是,我如果不讲偏僻的方言俚语,说话大家都还能听懂。这也是沾了洛阳地处中原,曾经长时间做“首都”的便宜。不像南方有些地方话,差不多相当于一门“外语”,外地人休想听懂。
深圳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方言自然五花八门,说是个小“联合国”也不为过。来自同一地方的人聚到一起,就会叽里呱啦、旁若无人地用家乡话聊天,外人对此也不会有意见。谁让人家是老乡呢!老乡见老乡,说两句家乡话,再正常不过。
原以为,粤语应该是在深圳最常听到的地方话,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周围就很少有人讲粤语。几个广东籍同事,他们似乎从未用粤语交流过。后来,我才知道这几位广东籍同事都是客家人,“客家话”才是他们的地方话。
这下我来了劲。客家人是古时候从中原南迁而来的,偃师前两年还建了一座“客家人南迁纪念碑”;客家话和洛阳话之间有很多的渊源……这些情况我是知道的。于是,我开始和这些客家同事“套近乎”,向他们瞎诌些“五胡乱华,汉人南迁”的事,以说明客家人“根在河洛”,小小地满足一下我的地域自豪感。
有次,我在网上看到个帖子,用洛阳方言表达一些语义,诸如“有一种同行叫厮跟着”“有一种孤单叫独孤眼儿”。看后我觉得很精彩,立马粘贴给客家同事们看,以为这些纯正的洛阳方言,应该和客家话有诸多相似。没想到他们看后,说只有“有一种吵闹叫叽喳”的说法与他们相同,颇让我大失所望——这个算相同吗,“叽喳”的说法普通话里也有用啊!
我还开玩笑让他们用客家话背古诗,不过仍很遗憾,他们的客家话,我真听不出和洛阳话有多少相似。客家人来到南方,历史已经太久,语言自然不断变化。不同地区的客家话之间,差异就很大,客家话与数千里外的洛阳话大相径庭,也很正常。
扯得有点远了。拿有历史渊源的客家话和洛阳话说事,只想表明这么个意思:“十里不同音。”不同的地方有各自的地方话,太正常自然不过。
所以,最牛还是深圳。深圳没有地方话,如果非要找一种,那普通话就是“深圳话”。普通话讲不好,也没关系,只要讲话能让人听懂,就成。深圳,就是这么宽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