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4-01-27 07:13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慢性肾炎蛋白尿缬沙坦

景 蕊

第四军医大学 西京医院肾脏内科,陕西西安 710032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的简称,有不同的病理类型,往往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缩小、肾功能减退等表现,在终末期肾衰病人中,约60%是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近年来,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有关慢性肾炎治疗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中医药疗法领域,针对西医临床常规用药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选取60例慢性肾炎患者,对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0年6月- 2012年12月诊断收治的60例慢性肾炎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均符合慢性肾炎诊断标准,尿蛋白为1.0 ~ 3.5 g/24 h,有轻、中度肾功能损害,伴有水肿、高血压、高血脂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基础治疗采用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控制感染、利尿、活性维生素D等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160 mg/d(清晨空腹口服),疗程均为20周。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水肿、尿量、食欲、精神状态、血压、肝功能等一般情况变化,对治疗第20周时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进行观察。

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结 果

1 两组疗效和CRP浓度变化比较 经过20周的治疗,两组24 h尿蛋白量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RP浓度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不良反应 观察组仅1例出现肝转氨酶轻度增高,经保肝治疗,随访肝功能恢复正常。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讨 论

在世界范围内,CGN受到广泛关注,是临床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一组原发于肾小球的免疫性疾病。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病期CGN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呈多样化表现[1]。而血液代谢组学研究显示,不同病理类型的CGN具有相同的生物标记物以及各自特征性的标记物,在CGN患者的代谢途径中,脂质代谢的障碍最为严重,其次为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和嘌呤代谢等[2]。IgA肾病(IgAN)是引发CGN最常见的原因,可在高达30%的CGN病例中发现增殖的新月形免疫球蛋白,它与蛋白尿的出现、高血压加速上升、快速进入肾病终末期等症状有关[3]。研究显示,基础蛋白尿每升高1 g/d,功能进展的相对危险性增加39%,随访中蛋白尿每升高1 g/d,相对危险性增加35%,故控制蛋白尿就显得尤为重要[4]。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将与临床生物学和组织学相关的免疫组化研究数据作为评价肾小球疾病的重要资料[5]。

近年来,针对CGN的临床治疗问题,中医和西医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药主要是根据患者长期使用激素和蛋白、红细胞的长期流失造成肾阴亏虚的观点,从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入手,延缓其发展进程[6]。在治疗上主张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治疗方法有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针灸治疗、中成药治疗、单方加减治疗等,在护理上主张从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7-8]。他汀类药物是西医治疗CGN的常用药物。该药在循环系统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疾病等;在神经系统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脑卒中等;在呼吸系统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还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疾病、骨质疏松症、恶性肿瘤等。大量循证资料有力地证实了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多效性[9]。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不依赖于降脂作用的肾保护作用,不仅具有调脂作用,还可减少蛋白尿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合成和分泌[10]。缬沙坦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断剂,主要通过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抑制炎症、阻止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挥其肾保护作用[11]。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主要活性肽,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I型受体有高度亲和性,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活性,继而醛固酮分泌显著减少,钠水潴留减轻,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通过改善肾小球的高滤过、高灌注和高跨膜状态,来减少蛋白尿的排泄以及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从而发挥肾保护作用。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缬沙坦,可有效调节CGN患者的尿蛋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保护患者肾功能[1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和CRP浓度变化比较Tab. 1 Curative effect and serum CRP level in two groups

近期有研究显示,慢性肾炎患者血清IL-2、IL-6、TNF-α等免疫因子水平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分型有关联性[13]。CRP是人体产生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由炎性因子介导合成的,在正常人血清中的含量极微,是各种炎症和生物化学标记物中最具临床价值的指标之一[14]。研究者发现,CRP也与人体组织器官、血管内皮的损伤具有密切的关系[15-16]。CRP的半衰期仅为4 ~ 6 h,人体发生感染6 ~ 8 h后即可显著上升,当病情好转后又会显著下降,因而可敏感地反映机体组织的炎症损伤程度[17]。除细菌感染外,病毒感染、急性排异反应、心血管系统疾病、手术等情况也造成血清CRP水平的升高[18]。本文结果显示,经过20周的治疗,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病患者的尿蛋白、血压及CRP浓度的改善有积极作用,而对于血肌酐和尿素氮的改善作用不显著,两组患者的血压都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降压效果较好,说明阿托伐他汀可对患者血压产生积极影响,而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的应用增加了观察组的降压效果。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病,对患者尿蛋白、血压及CRP浓度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1 左琪.中医药对慢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3):120-123.

2 苏哲苓,杨莉,王怡.慢性肾炎不同病理类型的血液代谢组学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7):601-603.

3 Kawasaki Y. Mechanism of onset and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and its treatment[J]. Pediatr Int, 2011, 53(6):795-806.

4 陈楠,陈佳韵. ACEI和ARB的肾脏保护机制、临床研究及其应用[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5, 20(5): 14.

5 Bob FR, Gluhovschi G, Herman D, et al. Histological,immunohist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ata in assessing interstitial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J]. Acta Histochem, 2008, 110(3): 196-203.

6 吴金玉,张伟,雷强.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J].河南中医,2012,32(2):182-183.

7 朱鹏州, 刘新桥.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近况[J]. 河南中医, 2013, 33(6): 994-996.

8 张毅华,霍春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辨证施护[J].吉林医学,2013,34(13):2588-2589.

9 杨冬梅,袁白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多效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3,24(4):378-382.

10 Ozsoy RC, Koopman MG, Kastelein JJ, et al. The acut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proteinur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J]. Clin Nephrol, 2005, 63(4): 245-249.

11 刘必成, 李敏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的肾保护作用[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7, 23(2): 129-133.

12 刘彩娥.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6):485-486.

13 蔡旭, 邱艳娥. 慢性肾炎患者血清IL-2、IL-6、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6): 8-9.

14 Ridker PM, Rifai N, Rose L, et al. Comparis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in the prediction of first cardiovascular events[J]. N Engl J Med, 2002, 347(20): 1557-1565.

15 Patti G, Nusca A, Chello M, et al. Usefulness of statin pretreatment to prevent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and to improve long-term outcom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Am J Cardiol, 2008, 101(3): 279-285.

16 Park DW, Yun SC, Lee JY,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nd the risk of stent thrombosi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fter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J]. Circulation, 2009, 120(20): 1987-1995.

17 Sierra R, Rello J, Bailén MA,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used as an early indicator of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J]. Intensive Care Med, 2004, 30(11):2038-2045.

18 Gendrel D, Bohuon C. Procalcitonin as a marker of bacterial infection[J].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0, 19(8):679-687.

猜你喜欢
慢性肾炎蛋白尿缬沙坦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尿TGF-β1检测在诊断慢性肾炎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