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伟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在光明工程中的疗效分析
段 伟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在光明工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321例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结果1321例手术患者术后视力提高1153例,占87.3%。结论白内障手术是光明工程最适合的手术方法,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具有对设备要求不高,治疗费用低,技术易掌握,损伤小,术后效果好等特点,是目前光明工程治疗白内障最主要的手术方法,在基层医院开展广泛,受到普遍欢迎。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手术;疗效
1.1 一般资料:2012年~2014年我院共行白内障手术1321例,其中男性683例,女性638例,年龄50~93岁,左眼618例,右眼703,术前视力光感~0.3。晶体核分极:Ⅰ~Ⅲ级629例,Ⅳ级463例,Ⅴ级229例,人工晶体度数+3.0 D~+26 D,高度近视眼11例,青光眼术后12例,陈旧虹膜睫状体炎形成虹膜后粘连8例,糖尿病患者267例,高血压患者283例。人工晶体均为美国产硬性晶体。术前常规行眼部红绿色觉、裂隙灯、眼底、眼压、视力、A超、彩超,人工晶体度数测定及全身血压、血糖、心电图、胸片、肾功、血型、梅毒检测、艾滋病抗体及凝血检查。
1.2 手术步骤:①术前30 min,复方托吡卡胺眼水点眼3次,充分散瞳。苯巴比妥注射液0.1,酚磺乙胺注射液0.5术前肌内注射。②患者平卧,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麻点眼1次,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加罗哌卡因4 mL球后及球周麻醉,稍加指压软化眼球,开睑器开睑,于10~11点位制以上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电凝止血,沿角膜缘后约3 mm处用巩膜隧道刀制作1/2层巩膜厚反弧线形隧道切口,切口长约6 mm,切口前端达到透明角膜约0.8~1.0 mm,隧道式分离,于角膜一侧用穿刺刀做辅助切口,前房注入粘弹剂充填,穿透巩膜切口,用撕囊镊(或一次性针头)连续环形撕囊(或截囊),囊袋口直径控制在6 mm;用林格氏液注入囊袋内进行水分离,待晶体核呈薄片状上浮于虹膜面后,注入黏弹剂,娩出晶体核,灌注冲洗皮质,再次向囊袋注入粘弹剂,植入后房型硬性人工晶体一枚,调整晶体位置,前房注入卡米可林注射液缩瞳,再次冲洗前房,抽吸缩瞳剂和粘弹剂,用林格氏液形成前房,术眼眼罩包扎,术毕。③术后处理:术后常规换药1次,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和激素眼药水,术后第2天出院,继续每日点眼治疗,术后1周复查,激素眼药水逐渐减量至停药[1]。
1321例患者人工晶体植入率100%,植入囊袋内1122例,植入睫状沟内159例,缝线固定人工晶体40例[2]。
2.1 术后视力:术后第1天视力检查,<0.1的10例,0.1~0.3的158例,0.3~0.5的506例,>0.5的647例。
2.2 分析:1321例白内障患者术后第1天行常规换药,视力、裂隙灯检查,并对视力不良者原因进行分析:①角膜水肿:患者年龄偏高,晶体核硬度大,术中不易娩出,反复刺激前房,引起角膜水肿。②一过性高眼压:手术过程中,注入的粘弹剂未完全冲洗干净,阻塞房角,引起暂时性眼压升高[3]。③眼底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影响视力的疾病:患者术前晶体混浊明显,眼底窥不清,患者都为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术前虽然行色觉及光定位检查,初步考虑伴有眼底疾病,术后视力不佳的可能。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行白内障手术也是为眼底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条件,所以患者及家属仍要求手术,以便下一步进行眼底荧光造影及激光的治疗。④黄斑病变:患者伴有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水肿,黄斑裂孔等疾病。⑤视神经萎缩:患者既往有青光眼或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病史。⑥视网膜色素变性。⑦玻璃体混浊:患者既往有高度近视病史,或手术过程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术中切除部分玻璃体,引起玻璃体混浊。⑧色素膜反应:手术过程中器械反复进出前房,刺激虹膜,部分患者本身虹膜不健康,引起大量色素脱失和渗出。⑨屈光不正:患者为老年人,为让患者手术后视远视近都舒适,我们以安人工晶体后留有-1.0 DS度数设计,手术切口虽然小,但术后散光避免不了[4]。
角膜水肿患者予复方新霉素眼药水或高渗糖点眼治疗,角膜均逐渐恢复正常;一过性高眼压患者经过20%甘露醇静点、卡替洛尔滴眼液点眼等治疗,眼压均下降,控制至正常范围;玻璃体混浊患者予卵磷脂络合碘口服或碘剂局部导入治疗,效果尚可;色素膜反应较重,前房形成渗出的患者,局部滴普拉洛芬眼药水和复方新霉素眼药水,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3 mg,术眼均恢复正常;屈光不正患者,建议术后3个月验光,必要时佩戴适当度数的眼镜,以提高视力。
白内障为眼科常见病,也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随着社会向老年化发展,白内障患者呈上升趋势。目前早期白内障可局部药水点眼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患者视力的降低,白内障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要想根治白内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必须行手术治疗。虽然超声乳化手术具有先进性,但由于其设备昂贵,且对术者技术要求高并受晶体核硬度限制,再者农村就诊患者多为成熟期或过成熟期白内障,也不太适合超声乳化手术。我院所辖农村覆盖面广,复明手术开展以来,以往受经济条件限制而影响手术的患者,也可以无需任何费用而行复明手术。小切口非超乳手术在老年性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安全,费用经济,效果显著,尤其适应高龄、全身伴有多种疾病患者等特点。而应用广泛,尤其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1] 张效房,吕勇,马静,等.介绍一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J].眼外伤职业病杂志,2000,22(5):501-502.
[2] 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64-1465.
[3] 蓝庆豪,黄冲.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破裂的分析及处理[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36(1):48-50.
[4] 袁佳琴.人工晶体植入术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9.
R776.1
B
1671-8194(2014)28-0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