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涛 韦希勤 陈火春 左松源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豫北太行山区生态林业建设状况调查研究
——以鹤壁市淇滨区为例
孙永涛 韦希勤 陈火春 左松源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简要介绍了豫北太行山区森林资源概况与生态环境特点;总结了淇滨区生态林业建设主要做法与成绩,主要体现在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落实任务、创新机制、抢抓造林时机、超额完成造林任务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财政补贴标准显低、农地造林地块林木稳定性不高、林牧矛盾比较突出、基层林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包括提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农地造林地块林木稳定性、禁止上山放牧缓解林牧矛盾、充实基层林业技术力量。
太行山;生态林业;造林;适时适地适树;林苗两用林
太行山地处我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是京津地区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屏障[1]。太行山区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华北平原和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2013年度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选取地处豫北太行山区的鹤壁市淇滨区,对生态林业建设状况进行了系统调研。通过收集资料、现地调查营造林小班(地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淇滨区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豫北太行山区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1.1 研究区范围
豫北太行山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属太行山的东南麓,包括安阳市的林州市、安阳县、汤阴县、龙安区,鹤壁市的淇县、浚县、鹤山区、山城区、淇滨区,新乡市的辉县市、卫辉市、凤泉区,济源市,焦作市的沁阳市、博爱县、修武县、孟州市、中站区、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等,共涉及5市21县(市、区),土地总面积136.04万公顷。淇滨区位于鹤壁市东部,属于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处北纬34°43′—35°55′,东经114°00′—114°24′之间,土地总面积34358公顷。
1.2 森林资源概况
据《河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豫北太行山区2009年林地面积、无立木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面积分别为河南省总量的9.68%、42.11%、30.03%、12.20%,后三者所占比重较大;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分别为河南省总量的5.93%、5.26%;森林覆盖率14.94%,低于河南省森林覆盖率(20.53%)5.59个百分点。森林质量较低,森林资源本底基础比较薄弱。在上述宜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中,大多是多年植树造林剩下的条件最差、“最难啃的硬骨头”地区[2]。淇滨区2009年林地面积9991公顷,其中宜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总面积占全区林地面积的74.10%,森林覆盖率4.40%,森林资源基础相当薄弱。
1.3 生态环境特点
豫北太行山区多数区域岩石祼露,植被覆盖率低,立地条件差,生境破碎化严重;降雨量小,蒸发量大,林木生长缓慢,植被恢复困难;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本高,是河南省生态治理难度最大和治理任务最艰巨的地区[3]。平原地区防护林网标准不高,综合防护能力较差。总体上,豫北太行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生态承载力较低,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危害较大。
2.1 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多年来,淇滨区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荒山绿化工作,牢固树立了“改善生态环境、绿山富民”的观念,率领全区人民发扬“愚公移山”和“红旗渠”精神,做到“领导换,事不变,一任接着一任干,届届同念绿化经,年年都有新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誓叫黄龙变绿山”。淇滨区还成立了荒山绿化指挥部,为荒山绿化工作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2 深入宣传,广泛发动
近年来,淇滨区在进行大范围的造林整地之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例如召开专题动员会、新闻发布会、利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举办荒山造林绿化专题节目、利用宣传车进行巡回宣传、标语宣传等,做到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2.3 明确责任,严格奖惩
淇滨区科学编制荒山造林总体规划与造林作业设计,及时制定年度造林任务和造林实施方案,将年度造林地块合理地逐一落实到乡镇、村、山头(地块)。区、乡镇、行政村层层签定造林绿化目标管理责任书,还实行了区“四大领导班子”包乡镇、区和乡镇党委及政府主要领导承办造林绿化点、区直机关包山头、区和乡镇机关干部包小班(地块)的造林绿化责任制,严格考核,做到奖惩分明。
2.4 改革造林机制,实行专业队造林
淇滨区大胆改革造林机制,不断加大荒山承包、拍卖、租赁力度,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承包荒山造林的积极性。积极推行造林专业队承包造林绿化工程制度,制订了《淇滨区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造林专业队准入门槛,涵盖了整地、造林、后期管护和抚育等造林绿化全过程,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专业队造林已成为豫北太行山区造林绿化的主力军。
2.5 抢抓造林有利时机,做到“适时适地适树”
为加快太行山造林绿化步伐,提高造林绿化成效,淇滨区根据气候条件特别在降水季节,抢抓造林有利时机,做到 “适时适地适树”,一年四季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所谓“适时适地适树”,就是根据造林地的气温、降水、土壤等生境条件,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在适宜某些树种成活的时间进行栽植,达到该生境条件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成活水平。淇滨区实行春季和夏季以造林为主,秋季和冬季以补植为主,摸索出了一条豫北太行山造林绿化的新路子。具体来说,在春季,坚持抗旱造林,采用三级提灌浇水栽树;在夏季,雨量充沛,抢墒栽植,尽量做到降一次雨栽一次苗;在秋季,利用连绵阴雨天气,进行补植补造;在冬季,利用降雪天气,科学选用抗冻树种,开展补植补造。由于太行山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树种选择方面,经过多年的摸索和试验,春季和秋季栽植刺槐、五角枫、火炬树、连翘等耐干旱、根系适宜生根气温为25℃左右的树种成活率较高;夏季栽植侧柏、紫穗槐、榆树等不易遇水烂根的树种成活率较高;冬季栽植五角枫、侧柏、黄连木等抗冻、低温易生根的树种成活率较高。
2.6 大力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工程,超额完成造林任务
2008年以来,淇滨区以退耕还林工程、太行山绿化三期工程、淇河生态区绿化工程、淇河森林公园绿化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林业建设。2008-2012年度全区上报完成造林(更新)面积15036公顷,超额完成河南省林业生态省建设下达给淇滨区的造林(更新)任务(12565公顷)[3];2011年度和2012年度全区上报完成造林(更新)面积6008公顷,两年超前完成《河南省造林绿化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十二五”时期造林绿化总任务(4513公顷),并超前完成“十三五”时期造林绿化总任务(3335公顷)的四成以上。
3.1 造林成本不断攀升,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财政补贴标准显低
近年来,造林苗木、人工、机械等成本不断上升,再加上淇滨区林业生态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造林任务重。新造林区域的立地条件差,山高、路远、坡陡、石多、水少,造林难度越来越大,造林成本越来越高,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财政补贴标准过低的问题日益突出,不能满足林业生态建设的基本需求。造林资金难以足额保证,致使后期的抚育和管护经费不足,成为影响造林成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3.2 农地造林地块林木稳定性不高,造林成效不理想
由于豫北地区较好的土肥条件,农地上造林具有成活率高、林木生长快、显效快的优势。但在现阶段,豫北地区农民在农地上发展林业(据调查了解以用材林为主)的经济收益远不如种植农作物大,且收益较慢,林、农矛盾比较突出。即便是政府有所加大财政投入,实行租用农地造林,受地方财政和农民积极性的双重限制,林木的稳定性不高,造林成效不理想。
3.3 林牧矛盾比较突出,管护压力大
豫北太行山区大多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群众生活来源仍以传统的农牧业生产为主,林牧矛盾比较突出,林木管护压力大,管护效果不理想。虽然淇滨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木管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实行牛羊圈养、禁止损坏林业设施保护造林成果的通告》等文件,但由于这些文件没有法律效力、监管执行力不强、山区群众迫于生计等原因,群众上山放牧现象屡禁不止,时常损毁林木,管护压力大,影响造林成效。
3.4 基层林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影响生态林业建设健康发展
在当前国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生态林业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而基层林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存在技术人员偏少、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为林农、林业企业等林业经营主体服务的质量不高、层次不够,在一定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
4.1 提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财政补贴标准,确保造林成效
建议提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财政补贴标准,增加生态林业建设中央财政预算,适当加大投资力度,实行中央财政对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与GDP同步增长;对以生态效益为主的林业重点工程,实行政府财政全额预算,全部由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全额投入,增强生态林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在财政压力过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适当调减造林规模,以保证单位面积造林投资,确保造林后的林木抚育和管护经费,提高造林成效,提升造林工程的投资效益。
4.2 提高农地造林地块林木稳定性,确保林木保存效果
建议通过政策扶持、提高经济效益、多元筹措等多种途径,提高农地造林地块稳定性,加大巩固成效的工作力度: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推行“土地流转,大户承包,规模造林”,提高营造林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地方政府应强化“政府要生态,林农要收益”的原则,加快制定相关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做强做大林业产业,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农地造林特别是租用农地造林的补助标准,使补助标准不低于农户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四是针对豫北太行山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骨干廊道两侧造林绿化占用农地的情况,建议国家和河南省出台相关政策,由地方政府、高速公路、铁路、水利等相关部门共同出资建设廊道沿线防护林带,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五是对于廊道沿线造林绿化,大力推行“林苗两用林1林苗两用林:又称“林苗一体化”,指在人工造林中以超常规密度栽植绿化苗木,需要时在保证树种的最低初植密度或达到成林标准的前提下,移走部分苗木进行销售的一种造林和森林经营模式。”营造林模式,既使投资经营主体有经济收益,又满足了政府的生态防护、景观美化效益需求。
4.3 通过多种途径禁止上山放牧,缓解林牧矛盾
一是建议加大对豫北太行山区群众保护生态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生态保护意识;二是建议国家对或涉太行山区相关省(市)制定相关林业产业扶持政策,科学编制规划,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从根本上解决上山放牧损毁林木问题;三是建议国家或涉太行山区相关省(市)联合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上山放牧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4.4 充实基层林业技术力量,为林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一是建议河南省政府制定指导性林业人才政策,加强基层林业队伍建设,充实县、乡两级林业技术力量;二是建议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统一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致谢:感谢河南省林业厅、淇滨区林业局在调研过程中给予的大力帮助!
[1]吕绍古.持续发展的太行山绿化工程[J].国土绿化,1996,(4):19-20.
[2]人民网.四大林业工程三期将投2100多亿,造林“钱荒”获缓解[EB/OL].http://politics. people.com.cn/n/2013/0711/c1001-22155233. html,2013-7-11/2013-11-11.
[3]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EB/OL]. http://www.henan.gov. cn/zwgk/system/2007/12/19/010051609.shtml, 2007-12-19/2013-11-11.
[4]鹤壁市统计局.2008年鹤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鹤壁市统计局.2009年鹤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6]鹤壁市统计局.2010年鹤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7]鹤壁市统计局.2011年鹤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8]鹤壁市统计局.2012年鹤壁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F326.20
B
1004-7743(2014)01-0019-04
2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