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经验 试试看
《对蜜蜂寿命的几点认识》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文章,有理有据,希望更多蜂友能与自己的生产实践相结合,重视蛋白质饲料的饲喂,使蜜蜂更壮寿命更长。
文章“五、蛋白质的饲喂时机”中说:“那么,如何来确定蜂群的蛋白质内存开始降低了呢?目前我国大多数蜂场不具备进行定量检测的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为此笔者提出三个定性标志:一是春秋两季的外界粉源的多少;二是雄蜂活跃季节视强群哺育雄蜂蛹的多少;三是出现连续阴雨天的天数。如果春秋两季外界缺乏粉源,或阴雨天气3天以上,或雄蜂活跃季节强群少育甚至不育雄蜂,就应该为蜂群饲喂蛋白质词料了”。这三个定性标志因各人理解、认识不同,对要不要喂粉的看法差异很大,一线蜂友难于作出准确判断。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出用花粉脾数量来判断的实用方法。1999年我应邀参加山东济宁“数控养蜂法”交流学习班,与不少蜂友交流如何长年保持强群时,大家都说不容易,很多山东蜂友要我介绍高产经验,我说很简单,“蜜(包括粉)足蜂壮”。当我说生产群巢内所有贮粉加起来不足1/2脾时就可开喂花粉,不足1/4脾时已到非喂不可了;浆条台口颜色加深,就应增加饲喂量,让台口发白。这时大家都保持沉默,经验告诉我,大家很难接受我的观点,15年过去了,我深信很多人已接受了我的观点。
这里要强调一下,喂的蛋白质最好是花粉,因它含蜜蜂必需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酶等。
浙江嵊州市东南路889号,312400沈育初
在处女王交尾期间,养蜂者为了充分利用交尾群内蜜蜂哺育幼虫的潜在能力而向交尾蜂群内调进幼虫、子脾或卵脾,这种作法利弊参半。虽然能利用交尾群内无事可做的工蜂多培育一些幼蜂,但是常会造成交尾群处女王交尾损失,从而打乱育王繁殖计划。
处女王交尾期调入幼虫、子脾或卵脾易造成蜂群失王。其原因是交尾群工蜂在断子多日后突然发现蜂卵成片出现,易产生错觉,误认为群内有产卵蜂王,从而阻止,或拒绝处女王返回蜂巢。
对蜜蜂长期饲喂的结果,最终使一部分蜂种由野生变成了家养。由此,蜂种良中选优,促进了蜜蜂种群的不断进化。一些养蜂新手,蜂群越养越少,是不得要领。下面介绍本人在中蜂饲喂时用糖的一些要点。
就糖的饲喂来看,主要有补充饲喂和奖励饲喂。补充饲喂主要是解决巢中蜂粮不足、蜂群饥饿的问题。用贮存的封盖蜜或未封盖蜜为最好,不耗蜂,不起盜。如果用糖浆则浓度65~70%为好,采用连续饲喂,直到喂足为止。何为足?以见脾中有1~3寸宽封盖蜜为度。奖励饲喂以调动蜂群积极性为主,糖水浓度15~25%之间为好,每日1次或隔日1次,以不压子圈为度。
中蜂过度饲喂会引起应缴反应,使蜂群兴奋过度,过热,情绪亢奋,哺育冒进,出现飞逃。中蜂不耐高浓度、大份量糖水饲喂,容易“生湿”。中蜂每日用糖水饲喂浓度要与气温相结合,高温要稀,低温要稠。一般在15~20%之间调整。以1小时内较快吃完为好。慢吃或停吃则少喂或不喂。不能喂过度,否则,造成伤害。原则是:宜少不宜多,宜淡不宜浓,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好,宁少勿多。
在使用副盖时如果把安装纱网的那一面向上,上梁上的空间高度9毫米加上副盖的层高15毫米,那就是24毫米。意标箱设计时上蜂路是9毫米,超过10毫米就会造赘脾,上梁就不干净,提脾不方便,工蜂蜇人等。解决方法:只要把装纱网的一面朝下,把上蜂路压在5毫米至9毫米之间,覆布也不要直接盖在上梁上就行了。纱网要绷紧,不紧盖上去造成上蜂路少于5毫米就会选赘脾。上蜂路控制在5~9毫米之间为佳。
江西饶市信州区教育局,334099蔡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