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促保 以保助防取得畜牧业保险和动物防疫双丰收

2014-01-26 08:12:46河南省济源市畜牧局
中国畜牧业 2014年20期
关键词:畜牧局济源市无害化

文│河南省济源市畜牧局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高度重视畜牧工作,实现了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几年来,济源市畜牧局和中华保险济源支公司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围绕抓保险、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理念,实施“以防促保,以保助防”,探索建立了畜牧保险联动机制,破解了畜牧业保险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许多难题,不仅将保险这一项党的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更有效规范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保障了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发展。

一、主要做法

1.强化三个保障,为做好畜牧业保险工作奠定基础。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济源市把畜牧业保险工作作为一项强农富民保安工程来抓,将畜牧业保险工作纳入到目标考核范围,列入主管市长工作台账,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台账式管理,随时跟踪问效,为做好畜牧业保险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市政府每年将畜牧业保险补贴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落实到位,为做好畜牧业保险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是强化人力保障。畜牧业保险是一种小规模、大群体的保险业务,济源市涉及养殖户近2万户,目前济源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人力、装备、服务网点都难以适应其业务需求。济源市畜牧局和中华保险公司合作,组织遍布全市的200多名防疫员、检疫员参与到畜牧业保险工作中,经过培训后承担政策宣传、清查登记、保费收缴、死因鉴定、无害化处理等各环节工作,实施以防促保,为做好畜牧业保险工作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

2.狠抓四个关键,促进畜牧业保险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狠抓宣传到位。为让广大养殖户真正了解保险、正确认识保险、积极参与保险,济源市畜牧局和中华保险济源支公司组织技术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政策问答,由防检人员进村入户向养殖户讲解宣传,此外还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畜牧业保险的好处、做法,为做好畜牧业保险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是狠抓行为规范。从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再到育肥猪保险,每项新业务开始,畜牧局和承保公司都要组织开展双向培训活动,针对性地对保险业务人员培训动物疫病诊断、防疫基础技术、《动物防疫法》等知识和技能,对畜牧技术人员培训保险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制定《济源市协保员管理办法》《济源市参保畜禽死亡鉴定员管理办法》《济源市养殖业保险服务准则》等,并与查勘员、防疫员签订责任书,实行绩效工资,切实规范保险服务人员的工作行为,保证了畜牧业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狠抓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了“清查登记三签字、投保处理两集中、死亡查勘两到场、保险理赔一卡通、防保督查两到位”的工作机制,规范了畜牧业保险工作程序。

清查登记三签字。入保时防检人员必须到场到户对能繁母猪、奶牛按“见人、见畜、见档、见标”要求进行清查、核查,育肥猪按能繁母猪的17倍或圈存生猪的2倍进行倍数预保、耳标管控、检疫把关、年终决算,防疫员为清查责任人,镇办畜牧专干为核查责任人,与养殖户三方共同签字确认承保数量。对未按规定实施的养殖场户,督促整改后再进行保险,切实规范基层防疫行为。入保登记结束后及时将信息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数字真实,做到应保尽保。

投保处理两集中。全市设立统一的入保日,以镇办为单位集中与保险公司签订保单,有效解决了保险公司网点少、人员少、单多易乱等问题;病死动物统一运到无害化处理厂集中处理,切实解决了病死动物规范处理难的焦点问题。

死亡查勘两到场。投保动物死亡后,养殖户立即拨打保险公司服务热线,保险公司接到报案,通知辖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共同到现场对死亡动物进行身份确认、死因鉴定、保险定损,监督养殖户将病死动物装入专用运输车,运往处理厂集中处理,确保了死因鉴定更准确、保险定损更公正、无害化处理更规范,畜产品质量更安全。

保险理赔一卡通。符合赔付条件的死亡动物,保险公司在10个工作日内赔款,对于损失较大,急需用钱恢复生产的,及时启动大灾理赔应急预案,保证当日理赔资金到位,迅速恢复生产。

防保督查两到位。该市畜牧局和保险公司抽调业务骨干组成督导组,定期对防疫和保险工作进行督查,同时实行“一天一短信、一周一现场、一月一例会”的工作制度,即:承保公司每天将报案情况发一个短信通知畜牧局;畜牧局牵头领导每周查勘一个现场,及时了解分析动物死亡原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集中解决普遍性和苗头性的问题。

四是狠抓优质服务。设立服务站点,在畜牧业集中的乡镇依靠基层兽医站建立保险服务站点,便于养殖户入保咨询,实现网点到镇,服务到村,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制作档案宣传袋,将畜牧业保险政策和动物防疫知识分别印在正反两面,既便于养殖户保存相关资料,又促使养殖户掌握保险政策,提高防疫技术。开通视频查勘系统,研究开发了手机视频查勘系统,对边远山区,挑选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防疫员负责现场查勘工作,利用手机视频查勘系统进行现场查勘工作,现场工作人员随时将查勘现场视频情况上传入网,监管人员可随时打开视频,监督、指导现场人员规范查勘程序。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解决了偏远山区现场查勘到位难的问题。实行限时服务,即养殖户报案10分钟内,工作人员电话告知现场查勘需准备的资料、注意事项以及到达现场的大约时间;符合赔付条件的死亡动物,保险公司在10个工作日内赔款。集中规范处理,建设完善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将保险现场查勘车换成病死动物运输专用车,现场查勘结束后,直接将病死动物装车运往无害化处理厂集中处理,并将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和获得无害化处理补助的必要条件,真正实现了保险联动,有效杜绝了病死动物乱扔乱弃现象发生。

二、取得成效

畜牧业保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农民参与、保险运作、部门协作、政府支持,四者缺一不可。济源市通过开展畜牧业保险工作,不仅破解了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并且取得了畜牧业保险和动物防疫工作双丰收,实现了“四好”、“三赢”,做到了群众满意、社会认可、企业盈利,政府放心,夯实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1.实现“四好”,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一好是降低养殖风险,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开展畜牧业保险工作,不仅可争取到上级配套资金,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而且在养殖户遇到灾害时能及时得到赔款,迅速恢复生产,促进了畜牧业发展。据统计,济源能繁母猪存栏量由2007年能繁母猪保险开办之初的6万头增加到2013年入保时的9万多头,增长了50%;生猪出栏数量也由2007年的60万头增加到2013年的110万头,增长了80%。

二好是促进养殖户防疫行为规范,提高了防疫质量。开展畜牧业保险,将防疫和无害化处理规范作为承保理赔条件,承保登记实行“四见三签”,死亡查勘实行“两到场”,是对防疫质量的检查,使养殖户变“要我防”为“我要防”,由“模糊防疫”向“规范防疫”转变,防疫质量和养殖效益显著提高,实现了以保助防。

三好是促进无害化处理到位,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有“三难”,即“主动报案难、组织运输难、规范处理难”。通过畜牧业保险,养殖户猪死亡后从保险公司得到的保险赔偿远大于其他方式所得,大大提高了养殖户主动报案的积极性,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由畜牧部门全面排查监督变为养殖户主动报案接受监督,提高了监管效率,解决了无害化处理报案难;实行保险联动,将现场勘查车换成封闭运尸车,有效解决了病死动物组织运输难;投资建设无害化处理厂,促进了无害化处理规范到位,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四好是促进基层防疫队伍稳定。动物防疫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济源市实行“一岗双责”,基层防疫人员兼任协保员,参与畜牧业保险,协助保险公司开展政策宣传、清查、登记、保费收缴、死亡鉴定等工作,保险公司按规定支付工作经费,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基层防疫人员的收入,稳定了基层防疫队伍,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2.取得“三赢”,夯实畜牧业保险持续经营基础。一是农民赢得增收。由于各级政府的补贴,农民乐于投保,以较低的投入获得一定风险保障,消除了养殖场户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养殖场户的生产热情。截至目前,养殖户已获得赔款2700余万元,是养殖户缴纳保费的3倍多,保险公司的简单赔付率达60%,农民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是保险公司赢得业务壮大。承保公司通过开展畜牧业保险,顺利获得大量客户,省去了大量组织成本,同时开拓了农村市场,中华保险济源支公司提出“农险搭台,商险唱戏”,扩大了业务范围,公司实力得以壮大,更增强了持续做好畜牧业保险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政府赢得赞誉。对政府而言,在开展政策性保险,惠及广大农民的同时,稳定了防疫队伍,规范了防疫行为,保障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猜你喜欢
畜牧局济源市无害化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湖南饲料(2021年3期)2021-07-28 07:06:00
济源市
南岭村“畜牧局”的变局
农家之友(2018年1期)2018-01-26 01:24:23
济源市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探索与建议
济源市
济源市科技人才引进和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32
铬渣及铬污染物无害化处置实践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7期)2014-02-27 14:11:10
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
泰国清迈府讪甘蓬县60多头牲畜感染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