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梅
(云南省大理州妇幼保健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合理使用
李素梅
(云南省大理州妇幼保健院,云南 大理 671000)
目的 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出台,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迈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为逐步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方法 认真学习总结有关抗菌药物管理使用有关法规。结果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使用,控制细菌耐药。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提升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是更有效治疗疾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也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的重要内容。
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引起各国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国务院领导多次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做出专门批示。卫生部领导高度重视并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力度,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2012年8月1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84号)正式施行。其发布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迈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现将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合理使用进行简单介绍,综述如下。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共6章59条,包括总则、组织机构和职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重点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以安全性、有效性、细菌耐药情况和价格因素等4个方面作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管理。规定医师、药师要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管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相应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剂资格。二是明确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遴选、采购、临床使用监测和预警、干预与退出全流程工作机制。规定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动态监测、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三是加大对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干预力度,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及时掌握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四是明确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明确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是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监督检查的主体。要求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排名、公布和诫勉谈话制度,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疗机构考核指标体系。依法依规对医疗机构、医师和药师出现违反本办法的相应情形给予相应处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分级管理目录》是按照安全性、有效性、细菌耐药情况和价格因素等分级管理原则,将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相应分级后形成的目录。该目录不同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等药品目录的性质,仅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级别进行划分的目录,是指导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的重要依据。医疗机构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只能选用基本药物中的抗菌药物品种。
3.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卫生部备案。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及特殊使用三级管理。卫生部规定三级综合医院使用抗生素品种数量不得超过50种,二级综合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量不得超过35种。抗菌药物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按照适应证科学选择抗菌药物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前提。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干扰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从而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在应用时如果只考虑它的治疗作用而忽视了产生的副作用,会对用药个体及社会群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用抗菌药物时,医务人员应掌握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与注意事项,细菌耐药性及控制方法,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者应当首选非限制性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须由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意思开具处方,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3.2 合理联合用药。抗菌治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较多,为了提高疗效,必须强调合理联合用药(一般限于两种),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提高疗效,减少毒性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下列情况可以考虑联合用药:①致病菌未明而又有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②应用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③细菌对单种抗生素中度敏感者,考虑联合用药。④单独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自从1940年青霉素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发现和发明的抗生素达几千种,其中应用于临床的也近百种。应用抗生素治愈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特别是临床上用于控制细菌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规范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也是国家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解决患者适宜药品可获得性基础,是控制不合理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大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力度,建立了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控制细菌耐药,提升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是更有效治疗疾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维护全人类自身健康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的重要内容。
Antimicrobial Management and Rational Use of Drugs
LI Su-mei
(Dali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er Hospital, Dali 671000, China)
Objective Antibacterial drug management policies, marking China's management of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into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track. For the gradual establishment of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administration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long-term mechanism. Methods seriously study concluding the management and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regulations. Results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and use of antibiotics to control bacterial resistance. Conclusion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s more effective in treating the disease and protect the health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but also deepen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to implement an important task.
Antimicrobial; Management; Rational use
R969.3;R978.1
:A
:1671-8194(2014)02-02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