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

2014-01-26 04:26:16郁命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期
关键词:坏疽胆囊炎胆管

郁命河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固镇卫生院,安徽 六安 237147)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

郁命河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固镇卫生院,安徽 六安 237147)

目的 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进展。方法 选取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对30例患者进行为期20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1例患者术后出现迷走胆管漏,4例合并胰腺炎,给予对症治疗均治愈,其他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临床恢复效果良好。结论 及早诊断、明确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并给予患者恰当的临床治疗,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危险因素;治疗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属于急性胆囊炎的一种,其临床多合并结石等。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临床若不给予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引发严重的临床后果。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了3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深入研究了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危险因素,并给予了积极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43.5岁;发病时间1~8 d,平均发病时间3.5 d。胆囊穿孔3例,弥漫性腹膜炎7例,穿出炎性渗液10例,急性胆囊炎伴有结石嵌顿5例,黄疸3例,胆汁样脓性液2例。3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发热、急性痛苦面容,CT或B超提示胆囊肿大、壁增厚、张力高、结石嵌顿,且可见渗出液。

1.2 治疗方法

30例患者中,11例患者胆囊肿大,6例胆囊全部坏疽,底部坏疽5例,多处坏疽4例,脓性胆囊4例。其中,10例患者在主治医师指导下行胆囊切除术,5例患者术中急会诊,15例患者行胆囊造瘘术。于胆囊穿孔、体部或者底部切开胆囊,吸胆汁,取结石,直视下逆行胆囊、胆囊颈管切除,结扎,缝扎,闭合胆囊床。使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肝门和术野附近,清除生理盐水后使用250~500 mL 0.2 %的甲硝唑灌洗腹腔,浸泡10 min后,在膈下小网膜孔处放置一根硅胶管引流管,由切口引出,关闭腹腔,使用碘伏处理皮下及肌层,后缝合皮肤[1]。

2 结 果

3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0~95 min,平均手术时间45 min。患者术后第2天可下床活动,第3天即可进流食。30例患者住院5~9 d,平均住院时间4.5 d。术后给予患者为期20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1例患者术后出现迷走胆管漏,4例患者术后合并胰腺炎,其他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临床恢复效果良好,给予迷走胆管漏患者对症处理,痊愈出院,4例合并胰腺炎患者转上级医院给予对症治疗,痊愈出院。

3 讨 论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多是因为结石堵塞胆囊管,胆囊张力升高、压力升高,血管受到压迫产生血供障碍,最终引起的胆囊缺血坏死[2]。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较为严重的急性胆囊炎,临床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结局严重等特点,临床数据表明,约12 %的胆囊炎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且老年患者占据50 %左右,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多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合并症多会引起患者供血不足,增加胆囊血运障碍,当胆囊炎并发炎症出现梗阻的时候,很容易形成胆囊坏疽。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若不给以及时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临床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和胆囊癌[3]相区别,胆囊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因为结石引起的胆囊炎症和胆囊癌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临床极易出现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误诊。临床CT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多表现为:①结节型:由胆囊壁向腔内突出菜花状或乳头状肿块,多发或单发,胆囊底部壁厚浸润;②肿块型:胆囊腔消失或完全消失,由实性软组织肿胀代替,由于其相似与肝实质密度,因此二者不易分清;③壁肥厚型: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不规则增厚。

目前,临床采取何种手术方式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尚未有明确的定论。多数学者认为,临床胆囊三角区解剖模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易损坏肝外胆道,而且临床手术时间较长,多数中转,未体现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势,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医师不建议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经验表明,胆囊部分切除弥补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弊端,其不但可安全、快速的完成手术,同时,胆囊部分切除术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胆囊部分切除术具有以下优点:①一次性解除病变,杜绝了二次手术的可能性,胆囊部分切除术避免因分离困难改行胆囊造瘘3个月再行手术的可能性;②胆囊部分切除术避开了胆囊三角操作,降低了损伤肝外胆道的可能性,极大地降低了临床并发症及手术危险的因素;③安全、快速地完成手术,体现了该手术方式的优势,同时,又降低了手术切口裂开和感染的并发症[4,5];④与其他手术方式相比,该术式可能会遗留小胆囊,而其他术式可能因手术野不清、大出血等造成患者更大的创伤。

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了3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行胆囊切除术和胆囊造瘘术,术后1例患者术后出现迷走胆管漏,给予对症处理,4例患者术后合并胰腺炎,转上级医院治疗,痊愈。本组30例患者治疗过程总结出以下体会:①患者入院时要询问患者病史,并给予心电图、生化、B超及CT等常规检查,对于病情严重、并发症较多、压痛明显,且B超提示胆囊肿大、结石嵌顿的患者要考虑患有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可能,并给出明确的诊断结果;②对于确诊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患者,一方面,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要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方式、手术风险等知识,并做好异常情况的应对措施;③对于危及患者要防止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胆管严重水肿或胆管严重损伤的患者则要留置引流管,防止出现胆瘘等[6]。

综上所述,明确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病原因及临床存在的风险因素,给予对症的处理和治疗,对于防止误诊、漏诊,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成功率有极大的帮助。

[1] 葛贻健,李明生,朱冠庆.急性坏疽性胆囊炎32例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2(12):20.

[2] 于泉波,李明,吴爱宁,等.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27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总结[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6):301-302.

[3] 包翔宁,王莉萍,张永吉,等.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6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63-164.

[4] 熊春来,岳叶洼团.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影像学特殊表现及临床价值1例[J].医药前沿,2011,1(20):105.

[5] Mehrdad N,Vachara N,Arun S,et al.Outcomes of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of gangrenous and non-gangrenous acute cholecystitis[J].HPB,2011,13(8):551-558.

[6] 刘志贤,翟洪涛,高强.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2-4.

R575.6

:B

:1671-8194(2014)02-0152-02

猜你喜欢
坏疽胆囊炎胆管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2例
胆管支气管瘘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