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为媒
——明清徽州民居花卉陈设对“礼”文化的表达

2014-01-25 09:58:12■汪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4年12期
关键词:陈设徽州民居

■汪 溟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花为媒
——明清徽州民居花卉陈设对“礼”文化的表达

■汪 溟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1 “礼”的传统文化观念

《礼记☒曲礼》中对于“礼”的解释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的命运》一书开篇即指出:“中国文化是构建在伦理框架之上的文化。”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强调社会伦理道德,所以以“礼”为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的文化,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绝对权威的正统文化。从根本上说,“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则,也是规范生活行为方式、思想情操、伦理道德的法规。它带有强制化、规范化、普遍化、世俗化的特点[1]。儒家认为“礼”的精神就是秩序与和谐,其内核是宗法和等级制度[2]。“礼”文化更是各种社会实践的理论指导基础,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从人与人的相处,到国家之间的往来;从建筑的空间格局、比例尺度,到室内陈设的选材、色彩、质感、经营都有严格的守“礼”要求。本文中涉及到的“礼”突出的是“礼制”所涵摄和强调的“等级名分”,属于礼的精神特征。

2 明清徽州民居及其室内空间布局

2.1 明清徽州民居

本文研究讨论的是存在于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民居,这一地区在明清时期统称为“徽州”。民居是提供给普通大众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我国古代民居建筑多为木结构。由于木材不易保存,同时大多数古代民居的使用者忽视对传统民居的修缮维护,所以现存历史最长的古代传统民居遗存多数是始建于明清时期(1368—1911)年间的。明清民居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十分突出。由于各个地区的地域条件、经济技术基础和建筑文化以及习俗有明显的差异,各地民居的的外观、结构等特征迥然各异,但在室内陈设上都遵循着“礼”文化的要求,徽州民居陈设就是很好的例证。

2.2 明清徽州民居室内空间布局

从功能角度来划分明清徽州民居内部空间,基本可以将它分成祭祀(会客)空间、交通空间、卧室、厨房、宴会餐厅、书房以及其它附属空间等。在空间体量上,俗称“明堂”同时具备祭祀、会客等功能的空间是民居中最大面积的公共空间,也是陈设品较多的区域。一般情况下,明堂不仅面积最大,而且处于建筑或是建筑群的中心位置。(图1)半开敞的厅堂与天井空间联系在一起,形成内外渗透的空间,这里大多设置花卉的种植区域或放置盆栽、盆景。(图2)天井与厅堂之间自然形成轴线,厅堂中的陈设根据轴线对称布局。这条轴线往往也是建筑单体或者建筑群的轴线。根据轴线,对称分布的东西(左右)厢房是卧室。筑随着轴线的延伸,形成若干递进的院落组合。往内部行进,空间的私密逐渐增强。宴会、餐厅、书房这类必须使用较大面积且有一定私密要求的公共场所往往被安排在采光相对理想的内部小型厅堂中。厨房则往往被安排在空间轴线的最后部分。层层递进的院落被曲折的交通空间联系在一起。不同功能的空间往往决定了相应陈设品的内容、造型、材质以及其陈列方式[3]。室内陈设品的题材和陈列方式对于生活其中居民的言行举止也起到了规范以及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3 陈设以及花卉陈设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陈设解释为摆设或者摆设的东西[4],现代设计中也俗称“软装饰”,“系指在室内装修的基础上,对家具器用、照明灯具、生活器具、楹联匾额、装饰织物、陈设物品、艺术与工艺品以及绿化盆景等,进行功能和审美方面的综合规划和设计布置;陈设的内容和对象通常独立或游离于建筑构架和实体之外,具有移动性和变异(易)性强的特点。”

“文化精神规范着审美创造。”[5-7]中国人素有喜爱花卉、种植花卉、以花卉寄托情思、表达个人喜好等传统。花卉植物因美的形态和理想化的人格象征而成为我国人民重视的审美对象。作为陈设的组成部分,花卉植物本身可陈列摆设,也能以书画、图案、纹样的形式出现在其他陈设品类中。从陈设的性质和功能角度分析,花卉植物陈设属于柔性的、装饰性的陈设,具有柔化空间、调节环境色彩、强化室内环境风格、烘托室内气氛、赋予空间涵义、创造环境意境、反映主人社会地位和个人品位、陶冶情操等作用。特别是在创造意境以及彰显主人社会地位、表达其审美情趣时,花卉陈设具有独到的作用。正因为花卉陈设的这些作用,古往今来,我国传统民居陈设中都不缺乏它(图3)。

花卉植物应用于居室陈设在我国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屈原的《湘夫人》是这样描述的:“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人就已经开始用各种植物、花卉来装饰居室,并且当时古人已经开始根据花卉植物的不同属性,与不同的美德进行类比,赋予其不同的意义。

■图1 安徽西递现存明清徽州古民居明堂现状■图2 安徽屏山现存明清徽州古民居天井中种植的南天竺■图3 明紫檀灵芝浮雕画桌■图4 清乾隆景德镇绿釉堆花双联瓷瓶■图5 清代织物妆花图案■图6 凤穿牡丹■图7 安徽黟县宏村民居缠枝花卉门腰板

4 明清徽州民居花卉陈设对“礼”文化的表现

4.1 明清徽州民居花卉陈设表现了“礼”文化的等差性

“礼”文化的等差性是指: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合乎上下尊卑的关系,为了保护社会中所谓的尊者、贵者、长者的利益,社会中的其他角色只能处于低下、卑微得地位。礼制所维护的是一种不平等色社会关系。这种等差性也体现在花卉的寓意上,如牡丹花色彩鲜艳丰富、花型雍容,所以被称为”花中皇后”,被赋予权利、财富、高贵等象征意义,逐渐成为王室、贵族的象征。牡丹花卉以及牡丹花卉陈设逐渐在皇宫和王公府邸花卉陈设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再比如“松”、“竹”、“梅”、“兰”、“菊”等花卉植物由于所象征的理想人格品质与孔孟儒家所倡导的以“仁”为核心的精神准则一致,逐渐成为了形象化、物态化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因而成为中国文人阶层自觉的意识和追求的目标,在明清徽州文人墨客名士的民居花卉陈设中它们是不可或缺的。

4.2 明清徽州民居花卉陈设表现了“礼”文化的调和性

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以及统治的需要,“礼”文化强调一种“和为贵”的矛盾的调和性,这是一种牺牲一方利益为代价的调和。这种“礼”文化的调和性体现在明清徽州民居花卉陈设中,就是花卉陈设中的花卉图案纹样造型非常近似,如果不是图案纹样需要强调某种花卉的特殊形态或者对于图案寓意有一定了解,现在普通人是很难分辨出图案纹样中花卉的具体品种的。以经常出现在雕刻以及纺织品上的“妆花”为代表,这种花卉图案是综合了牡丹、荷花、水仙、大丽花等多种花卉的形态特征综合创作的花卉纹样,在不同的载体上还可以进行合适的变化。(图4-5)明清徽州民居花卉陈设品之中,除花卉植物种植、盆景、切花以外,所使用的花卉造型、图案,都是经过提炼、归纳、总结得出的类似符号化得花卉植物,而不是简单具象的花卉植物原始形态。消除花卉植物造型的个性,总结得花卉植物造型的共性。也表现了“礼”文化的调和性。

4.3 明清徽州民居花卉陈设表达了“礼”文化的规范性

“礼”文化的规范性体现在其目的是为了在人们观念中造就一种符合伦理的规范行为准则,在社会上形成一系列严格的制约机制。“礼”文化的规范性制约了明清徽州民居花卉陈设中花卉图案纹样的提炼、归纳、变形。花卉植物图案高度符号化,传达的寓意更深受“礼”文化规范性的制约。这些图案纹样继承和巩固了唐宋确立的花卉精神品格,造型进一步程式化和规范化。固定的图案符号有“喜上眉梢”、“瓜蝶连年”、“凤穿牡丹”(图6)、“一束青莲”、“落叶归根”等等。花卉植物与动物组成的“缠枝花卉”(图7)“凤穿牡丹”、“喜上眉梢”、“瓜蝶绵延”等图案造型饱满规整、色彩艳丽喜庆、寓意吉祥通俗,被广泛喜爱接受。“一束青莲”取花卉名称的谐音,对人们进行“清廉”教化。这些颇有内涵的图案纹样造型既表现了“礼”文化审美所追求的“美意”、“美德”,同时也成为一种模范,表达了“礼”文化的规范性。

5 结论

在明清徽州古民居中,至今仍存在大量体现我国传统礼文化的花卉陈设,包括了花卉植物本体以及各种陈设品包含的花卉植物纹样。花卉都是一种稳定的美学符号,包含大量的审美信息。这些信息诞生于人类社会最早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成为了具有鲜明的文化、时代烙印的审美符号。时至今日,这些审美符号背后的文化意义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造成了应用的迷茫与困惑。理清审美符号与文化本源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于指导现代陈设设计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贺 辉)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97.

[2]马冬梅,咸宝林.析礼制在传统建筑中的表现[J].上海: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45-48.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M].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60.

[4]焦宇静.中国传统民居室内陈设空间形态分析——明清时期徽派民居的室内陈设[J].华中建筑,2012(08):129-133.

[5]于剑.青花缠枝莲纹的起源与审美[J].中国陶瓷,2006(04):68-71.

[6]张亚池.皖南传统民居与家具[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7(06).

[7]刘玮,吴智慧,邵晓峰.皖南民俗对皖南传统民间家具的影响[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10).

Flowers for the Midea: the expression of "the ritual cultur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uizhou residence fl ower display

Wang Ming

明清徽州民居花卉陈设对于营造室内空间意境、显示民居主人社会地位、修养学识、审美情趣均起到了一定作用。从花卉品种的选材到陈列方式,从花卉数量尺度到布置手法,都受到了“礼”文化的深刻影响。甚至可以说它就是“礼”文化在明清徽州民居中的表达。梳理和总结明清徽州民居花卉陈设对于“礼”文化的表达方式,总结其表意手法,对现代陈设艺术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礼;徽州民居;陈设;花卉陈设

ract: The fl owers in Huizhou residential buildings played a part in the aspect of creating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interior space,showing the master’s social status,morality and knowledge and aesthetic taste.All that from the selection of varieties of fl owers to way of displaying flowers or from the quantitative scale of flowers to the decorated way are affected deeply by “Li” culture. Especially, “Li” culture can be treated as an expression of Huizhou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Finally,the author combed and concluded the expression way of “Li”culture from the fl owers of Huizhou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and summarized the ideographic method,which is of considerable referential importance in modern furnishing design.

rds: Li;Huizhou Residential Buildings;Furnishings;Flowers

TS664.01;TU238+.2

A

1006-8260(2014)12-0064-02

湖南省教育厅2011年立项科学研究课题研究论文(编号:11C1330)

猜你喜欢
陈设徽州民居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6:38
民居摄影
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 08:03:44
民居书画
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 08:02:14
徽州春雪
江淮法治(2022年3期)2022-03-16 06:54:26
民居智库
中华民居(2021年2期)2021-05-24 08:11:30
嘉庆时期味馀书室的功能与陈设
紫禁城(2020年8期)2020-09-09 09:38:16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紫禁城(2020年8期)2020-09-09 09:38:10
徽州绿荫
简述罗布林卡格桑颇章陈设幢幡的保护与修复
奇趣民居
小布老虎(2016年12期)2016-12-01 05: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