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经
(吕梁市畜牧兽医局,033000)
蜜蜂授粉技术要点
王永经
(吕梁市畜牧兽医局,033000)
为农作物授粉所需蜂群的数量,取决于蜂群的群势,授粉作物的种类、种植密度、面积及分布、花的数量、花期及长势等。如果授粉作物面积较大并连片分布,那么1个15框蜂的意蜂强群可承担授粉面积为:向日葵、棉花10~15亩,紫云英、牧草4~5亩,瓜类7~10亩,荞麦6~9亩、油菜4~6亩,果树5~6亩。在早春,由于蜂群正处于增殖阶段,群势较弱,所以应适当减少承担面积。如果作物分布较零星分散,也应当适当增加蜂群数量。
对蜜蜂竞争力强的植物,如荔枝、龙眼、向日葵、荞麦、油茶等泌蜜丰富,可提前两天把蜜蜂运到场地;对蜜蜂竞争力弱的,待花开一定数量后再进场,如梨树花开到25%时把蜂群运到场地;紫花苜蓿花开10%运进一半的授粉蜂群,7天后运进另一半;而甜樱桃、杏等则花开就应把蜂群送到。
蜜蜂飞行范围虽然很大,但距离作物越近,授粉也就越充分,飞行时能量的消耗也越少。因此,如果授粉作物面积不大,蜂群可布置在作物的任何一边,如果面积在700亩以上,或地块长达2千米以上,则应将蜂群布置在地块的中央和两端,使蜜蜂从箱飞到作物的任何一部分,距离不超过500米,授粉群以10~20群为1组,分组摆放,并使相邻组的蜜蜂采集范围相互重叠。要求蜂群一般摆放在需要授粉植物的北面,巢门正对着植物。
蜂群在进入授粉前第45天到结束前30天,视蜜源的丰歉,适当奖励饲喂,繁殖适龄授粉工蜂,有条件的可换王。早春为杏、梨、桃、苹果等授粉,应选择5框以上的无病强群,保持蜂多于脾,繁殖和授粉兼顾,做好保温、喂水和奖励饲喂工作。
蜂群进入场地后,在采集的花蜜不够消耗时,应奖励饲喂,促进繁殖,花粉富余时须及时脱粉,蜜足取蜜,预防分蜂热。对枣树等缺粉果树,应补充蛋白质饲料,对水稻等无蜜作物应饲喂糖浆,以促进繁殖获得充分花粉,坚持箱内喂水。
针对蜜蜂不爱采访某种作物的习性,或为了加强蜜蜂对某种授粉作物采集的专一性,在初花期至花末期,每天用浸泡过花瓣的糖浆饲喂蜂群。花香糖浆的制法:先在沸水中溶入相等重量的白糖,待糖浆冷却至20~25℃时,倒入预先放有花瓣的容器里,密封浸渍4小时,然后进行饲喂,每群每次喂100~150克。第一次饲喂宜在晚上进行,第二天早晨蜜蜂出巢前,再喂一次。以后每天早晨喂一次。
对授粉作物进行全面检查,需要时开花前预防病虫害,但禁止使用氧化乐果、敌敌畏等剧毒、残留期长的农药,施药后须检出所有与农药有关的物品,待药味散尽后再运蜂进场。花期中授粉作物及周边同期开花作物不得施药。
果树要适当修剪,每一行都要有等距离的授粉树,有些梨树在同一植株上嫁接授粉果枝。作物制种授粉,与同类作物应相距2.5千米以上,或将制种作物网与外界隔离,蜜蜂在网棚中为其授粉防止杂交。
授粉作物必须水肥充足,生长良好,铲除杂草,果树授粉后还应根据需要疏花疏果,加施肥料和灌水。
编辑:方兵兵:14~26页,29~31页,58~62页
李文艳:11~13页,32~34页,36~39页,42~45页,47~57页,63页
霍伟:27~28页,35页,46页
黄少华:40~42页
美编:黄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