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梅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467000)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科溶栓治疗分析
杨 梅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467000)
目的 探讨急诊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 40例患者中溶栓成功26例,再通率达65%。结论 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病死率较高,通过早期溶栓可以减少梗死范围,拯救垂死心肌,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本研究探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7~70岁,平均61岁。梗死部位:前壁(包括广泛前壁、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27例、下后壁13例。所有病例发病时间<6 h,并无溶栓及抗凝治疗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接诊后迅速问诊、体检和18导心电图(ECG)检查,做出准确诊断,立即行心肌酶谱、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等检查。对各种救援工作进行准备,溶栓前即刻嚼服肠溶阿斯匹林片300 mg、波立维300 mg、阿托伐他汀80 mg后,立即向所有静脉内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将100万U尿激酶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30 min滴完;2 h后再予50万U尿激酶加入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5 min滴完;同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待恢复至正常1倍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1次/12 h腹壁皮下注射,共7 d[1]。
1.3 溶栓后观察 观察患者症状有无缓解,心率、心律、血压等有无变化,皮肤黏膜、尿、痰、大便等有无出血征象,有无呕吐、肢体瘫、突发头痛、昏迷等神经体征。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变化,连续监测患者心率、心电图、血压等。开始溶栓治疗后0.5 h、1 h、2 h、4 h各进行1次心电图检查,1周后复查心电图1次/d,对心律失常及ST段变化进行重点观察。用药后4 h抽血测磷酸肌酸激酶(CK),直到CK峰值降低2次后改为1次/d,连续3 d。
1.4 冠状动脉再通指标 ①溶栓后2 h内胸痛基本缓解或完全缓解。②抬高的ST段在2 h内回降≥50%。③2 h内出现灌注心律失常。④CK峰值提前至16 h内。具备上述4项中第2项加其他任何一项者判定为冠状动脉再通。只有①、③两项组合不能判定为再通[2]。
本组40例患者,无死亡病例,均好转出院。其中26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65%;胸痛迅速消失20例;发生再灌心律失常18例;2 h内ST段回降>50%者22例;CK峰值前移15例;24 h恢复到等电位线4例;5例仅有ST段衍变及T波倒置衍变:18例溶栓后ST段亦于6~12 h内下降50%。本组40例患者中,未见牙齿出血、出血性脑卒中及消化道出血。
溶栓疗法根据用药途径可分为冠状静脉内溶栓及动脉内溶栓两种,因为冠状动脉内溶栓为有创插管,延搁时间,所以多采取静脉内溶栓。溶栓常用药有尿激酶(UK)、链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CU-PA)、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化物(APSAC)、尿激酶前体(Pro-uk)和蛇毒制剂。目前临床大多使用UK进行溶栓,疗效肯定。医师必须掌握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禁忌证:颅内肿瘤;主动脉夹层;有出血性脑卒中病史,1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及脑血管事件;近2~4周内出现过活动性内脏出血;已知有出血倾向或目前正在使用治疗剂量抗凝药者,以及入院时严重且未控制的高血压或有慢性严重高血压病史;近2~4周内有外伤史,包括较长时间的创伤性心肺复苏、头部外伤等;近期经历过外科大手术;近期曾在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行穿刺术[3]。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心肌缺血坏死,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争取尽早开通血管,以重建血流,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如果在1 h内实现再通,则其梗死面积可减少50%,溶栓时间越晚,再通率越低。因此,在发病初0.5~1 h的黄金时间内,急性心肌梗死应尽早溶栓,要求急诊科医生争取时间溶栓,避免转诊后再治疗,要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率,避免延误治疗时机[4]。本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科溶栓治疗可以尽早开通血管,提高患者生存率,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1] 王静,王铁男,范淑红.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125-126.
[2] 周臣群.2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科溶栓治疗效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573.
[4] 张庆喜,袁静莲.36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27-228.
1672-7185(2014)03-0047-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3.027
2013-10-23)
R5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