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丽 王海珍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26430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专科护理体会
向美丽 王海珍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264309)
文章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专科护理体会。
全髋关节置换术;专科护理;康复指导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骨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髋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2008—2012年,我院共收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9例,总结护理心得体会。现报告如下。
2008—2012年,我科收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55~88岁,平均65岁。股骨颈骨折24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全髋置换18例、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单侧置换23例、双侧置换6例;住院时间15~25 d,平均18 d。
2.1 病情观察
2.1.1 警惕休克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较大的手术,术中出血较多,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1.2 警惕血管神经损伤 术后应观察术肢足趾活动、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反应、皮肤颜色、温度等情况。
2.1.3 警惕脂肪栓塞 术后1~3 d发现患者体温突然升至>38℃,脉搏120~200次/min,又无其他感染迹象,或有烦躁不安、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皮下淤血点、血压下降、进行性低氧血症等,提示有脂肪栓塞的可能。
2.1.4 警惕血栓形成 术后术侧肢体明显肿胀、疼痛进行性加重、被动牵拉趾引起剧痛等,提示有血栓形成的可能。
2.1.5 警惕感染 术后刀口渗液渗血较多,体温升高,3 d后仍>38.5℃,刀口疼痛逐渐加重,提示可能发生感染。
2.2 体位护理 术后取平卧硬垫床,患肢抬高15~30°,并保持外展30°中立位,如为前侧入路,术后穿中立位鞋,防外旋脱位。术后1 d取≤30°的半卧位。术后1周内仍半卧位,角度逐渐加大,但应≤70°,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患肢切忌内收、外旋,以防脱位。
2.3 常见并发症护理
2.3.1 感染 术前严格皮肤准备,严禁划破皮肤。如皮肤有破损、有感染灶时不能手术,需治愈并稳定一段时间后方可进行。术前1 d应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率,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术后密切观察刀口敷料是否干燥、完整,如敷料有渗液、渗血及时更换,保持干燥。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勿扭曲打折,以免局部阻塞引起感染。
2.3.2 脱位 预防脱位非常重要,向患者详细讲解注意事项,增强其防范意识。搬动患者时,应专人保护髋关节,避免牵拉肢体。术后患肢外展30°中立位,两大腿间放软枕,防止患肢外旋、内收。前侧入路可穿丁字鞋。术后不要过早直腿抬高,容易导致疼痛或脱位。
2.3.3 深静脉血栓形成 做好术前检查,包括出凝血时间、血糖、血脂等。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钙等抗凝药物。术后密切观察下肢血晕、肿胀、疼痛情况。让患者多喝水,喝水量≥2 500 mL/d。注意功能锻炼。术后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等抗凝药物预防。
2.3.4 内假体松动、下陷 内假体松动下陷是造成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多在手术>2年发生。对于肥胖患者,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磨损。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大多数为老龄患者,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女患者;另一方面,假体周围的骨吸收也可以看成是发生在局部的骨质疏松。因此,综合、规律、长期和系统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可以延缓假体松动的发生。
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制定康复计划。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合理正确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比较好的手术效果。
3.1 局部功能锻炼 麻醉消失后可进行踝泵运动。术后1~2 d指导患者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术后第6天,练习床边坐起。坐起时,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髋关节屈曲≤90°,防止髋关节脱位。术后第7天,患者坐起时如无头晕、心慌,练习站立和行走。可使用助行器协助练习。当患者的身体状况允许时可改用手臂拐杖替代助行器。术后第8天,进行卧、坐、立转移训练。允许患者坐高椅,保持膝关节低于髋关节,不要交叉两腿及踝;向前弯身≤90°,坐时背部尽量贴近椅背,患肢膝关节伸直。术后第10天,进行上下楼练习。上楼时健腿先上,患腿后上,拐杖随后或同时。下楼时拐杖先下,患腿随后,健腿最后。术后第2周,巩固和提高前面的训练成果,至出院。对于准备出院患者,教会患者如何习惯从走路有人协助到无人协助的改变。术后6~10周内不要弯身捡地上的物品,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
3.2 出院指导 术后3个月内禁止卧于患侧,如侧卧双膝间放软枕,屈髋>90°,预防脱位,可坐高凳子。术后6周可逐步放弃拐杖恢复正常行走,可进行大多日常活动。术后3个月,轻微的体育活动是允许的,不宜过早负重。术后继续正确的功能锻炼,由弱到强,循序渐进。做些适合的体育活动,如游泳(仰泳)、骑车和各种类型的体操,但爬山、跑步和一些球类运动等应少做,这些运动会增加假体的负荷,导致假体运动。如有感冒等症状,应及时服药,以免引起髋关节感染。如做放射检查时,告知医生做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定时复查。一般术后1、3、6个月来院复查,以后每隔半年复查1次。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人体创伤大,加之患者年龄较大,并发症较多,故系统地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和术后康复护理对手术成功与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患者的护理让我们体会到,密切的观察和护理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全面落实专科护理措施,做好详细的健康宣教,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
1672-7185(2014)04-0041-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4.023
2013-11-21)
R6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