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可 张世俊 毛 毅 彭晓虹 曹 娣 李观荣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610017)
针刺足底穴治疗中风引起的下肢功能障碍临床疗效优于传统体针[1]。笔者从2008年02月—2013年06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优化治疗穴位,由原足底4穴,优化为2穴,并结合省名中医李观荣教授灼灸足三里治疗中风的治疗方案[2],观察了灼灸足三里加针足底穴治疗40例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原针刺足底穴治疗方案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病诊断标准》[3]为标准;
凡上述标准,在发病1个月以内,年龄在18岁以上,69岁月以下,无意识障碍,Brunnstrom(布朗斯仲下肢分级)Ⅱ级以下,下肢1级以下肌力,无严重神经系统及肾、心、肝功能损害和肿瘤者,均属于观察范围。
不符合纳入标准以及不能坚持治疗者均属排出对象者。
采用随机抽签法将80例病例分为两组,即灸灼足三里针刺足底穴组(灸针组)40例,单纯足底穴针刺组(针刺组)40例。(1)灸针组:患者仰卧位,针刺足底外穴(涌泉穴外1寸)、足底内穴(涌泉穴内1寸);用纯艾绒,搓0.5cm大小圆锥型艾柱,放置于涂有蜂蜜的患侧足三里处,点燃艾炷,当患者感灼痛时,强捻转足底穴,同时嘱患者尽力上抬下肢和踝关节背屈,肌力3级以上,可做踝、膝、髋伸曲及分离运动,共灸2炷,艾炷燃完后取针;1次/日,10天/疗程,疗程间隔休息2天。共计3个疗程。
(2)针刺组:取仰位,患侧向上,针刺涌泉穴、足底外穴、足底内穴、足底下穴(涌泉穴内1寸),每10分钟行针一次,并作相同下肢功能动动,20分钟后取针。观察和疗程同足三里穴观察组。
两组治疗前基本情况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基本资料比较 (±S)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基本资料比较 (±S)
注:* P>0.05
性别(n)年龄* 病程* 下肢肌力 * Brunnstrom *组 别n 男 女 (岁) (天) (下肢)分级灸针组 40 24 16 59±16.3 10.2±7.8 0.31±1.05 1.50±1.76针刺组40 25 15 58±17.1 11.4±8.2 0.43±1.09 1.67±1.83
两组病例治疗前基本情况大致相同,P>0.05无差异。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 》[3]制定临床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下肢肌力Ⅴ级,Brunnstrom(下肢)Ⅵ级;显效:症状减轻2/3,下肢肌力上升3级或3级以上,Brunnstrom(下肢)Ⅳ级或Ⅳ级以上;有效:症状减轻1/3,下肢肌力上升2级或2级以上,Brunnstrom(下肢)评定达到Ⅲ级或Ⅲ级以上;无效:症状无减轻或加重,下肢肌力上升不足2级,Brunnstrom(下肢)评定改善不足2级。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 n(%)]
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P<0.05),提示灸针组均优于针刺组。
表3 两组下肢功能比较(±S)比较
表3 两组下肢功能比较(±S)比较
注:# t=2.70 (P< 0.05) ,##t=6.41 (P< 0.05)。
组 别nBrunnstrom下肢(级) 下肢肌力(级)灸针组40 4.12±3.45#4.06±3.67##针刺组40 2.34±2.311.79±2.16
两组在下肢功能(Brunnstrom、下肢肌力)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灸针组优于针刺组。
下肢功能在提高中风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活动空间及身心对社会的融合度。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我们在原有足底穴治疗中风下肢偏瘫经验的基础上,优化治疗方案,因涌泉穴和足底下穴在针刺强刺激时,易出现足过度背伸的不良肢位,与治疗需要足背屈曲纠正不良位的目的不一致,故在新方案中取消了上述2穴。《灵枢·官能篇》:“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省名中医李观荣老师多年来以灼灸足三里治疗中风;灼灸足三里可“补肝肾、调气血、祛风豁痰、除瘀通络,可爆发性的提高患肢重塑机能,增强针刺足底穴的激发肾气,调达肝脾,通脑开窍的功能”[2];还可改善病损组织水肿,增加病损组织血液流量,促进受损组织恢复[4][5]。灼灸足三里针刺足底穴在治疗时强烈的刺激感觉通络,激活起用正常时呈休眠状态的闲置通路,使其细胞轴突“发芽”[7],加大受损脑组织血液灌注量,触通运动通路,并使下肢肌肉产生强烈的收缩,使脑神经功能重塑得以实现[8][9];灼灸足三里和针刺足底穴时治疗过程中结合下肢体功能运动,特别是分离运动可使新建立的代偿通路及重塑的中枢神经在运动控制体系中准确的定位,减少或纠正中风引起的患肢痉孪、共同和联合运动模式。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灼灸足三里针刺足底穴组合治疗方案对中风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足底穴治疗方案,并有操作简单方便,穴位少、疗效搞的特点。
[1]龚可,陈蓉,张世俊,等.针刺足底穴对中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6,24(11):102-103
[2]李观荣.汉英对照临床灸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9月:30-3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W]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3-231
[4]孙国杰,王华,王玲玲,等.针灸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1):941-945
[5]李蓉,彭晓虹,李琼研,等。灼灸对哮喘泪滴样红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J].四川中 医,2010,08(28):113-114
[6]Stephen L,Hauser.哈里森临床神经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203-204
[7]Richavol S,Snell.临床神经解剖(第7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8月第11版108-110
[8]黄松波,吕松波,董爱勤,等.早期康复对中度偏瘫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2000,15(3):196-199
[9]张静,于金栋,吕丽柯.观察头颈针治疗小脑梗塞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及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改变[J]. 四川中医,2011,29(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