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吨农业”向“克农业”转型

2014-01-24 09:18李文峰范晓光王平
浙江经济 2014年9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产品土地

李文峰 范晓光 王平

加快推进“吨农业”向“克农业”转型

李文峰 范晓光 王平

“克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实现形式,可以成为实践“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的重要抓手

浙江在全国率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应实现将过去以“堆积状态”销售农产品为主的“吨农业”粗放型生产,转变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克农业”精优特型生产,即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单纯农业生产形态向融合经营形态发展,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克农业”概念

“克农业”是指集科技化、绿色化、特色化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以及产业融合于一体的经营性农业体系。其核心内涵是以生产要素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为依托,以绿色、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融合二、三产,经营农业和农村,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克农业”与“吨农业”区别在于:在经营理念上,“吨农业”以亩产量为指标,“克农业”则以亩均利润为指标。通俗地讲,就是“千斤田”与“万元田”的区别。在经营模式上,“吨农业”主要为单纯的农业生产形态,重点在生产和销售;“克农业”则将农业与物流业、食品业、餐饮业、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注重绿色生产、高附加值、产业链经营和市场营销推广。发展“克农业”更适合以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行业性服务组织等农业经营组织为主体。在生产要素上,“克农业”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农业,“克农业”对生产要素的要求比较高,科技应用比较广,“克农业”的投入成本远高于“吨农业”。

“克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实现形式,可以成为实践“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的重要抓手。发展“克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收入倍增,有利于广大农户抵御自然风险,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也有利于浙江现代农业“两区”建设,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对一些农村、家庭农场和现代生态农业园的调查,浙江发展“克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农民不想种地,因为不赚钱。“克农业”对生产要素的要求远远高于“吨农业”,需要一定规模的良好土地、一定文化水平的劳动力和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来支撑。广大农民虽然知道种养殖绿色、高科技、高品质农产品具有较高的收益,但是,受制于留守农村的劳动力素质低、户均土地规模小、融资难等因素,普通农民不想种地,觉得吃力不赚钱。发达地区的农民宁愿通过土地流转,轻轻松松赚点钱;欠发达地区农民则离乡进城打工。虽然种地有政府补贴,但是生产资料价格等的上涨使补贴显得杯水车薪,难以激发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家庭农场主想种地,但担心土地流转、自然灾害等风险。家庭农场主对发展“克农业”有着较大的信心和预期。大多数家庭农场主已从现实生产中获益颇丰,尝到了甜头,因此积极性较高。但是,目前土地流转期限偏短、规模偏小、流转成本趋高,以及融资、流转到期后的资产处置、自然灾害等问题,对家庭农场主的积极性影响较大,不利于家庭农场对发展“克农业”的规划、投入、经营和持续生产发展。

农产品的加工、流通、营销手段落后。除了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公司,普通农民主要还是从事农业生产,较少涉及农产品加工,对农产品流通、营销基本上还是沿袭传统方式,大多数家庭农场也不例外。现实中,经常存在绿色农产品比如高山蔬菜等因没有足够的量而运出去难,以及丰收了却因缺乏渠道或知名度而销售困难等现象。这些都将制约“克农业”的发展。

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对农业的影响不可小觑。2013年以来,浙江先后遭遇了“N7H9禽流感”、“猪漂流”、7-8月份的“高温天”以及“菲特”台风。这些不仅对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带来较大冲击,并对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提出新的要求。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样具有较大的影响。

农民素质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依然突出。据统计,浙江2012年农林行业遭遇“人才荒”,仅农技推广机构中农技人员的缺口就达2600多人,急需大量能在农村基层长期扎根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与经营管理人才。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和文化程度的下滑造成农业科技推广难度增加、经营方式落后,劳动要素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长期处于低水平,农民素质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新形态需要新机制

完善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免除经营者的后顾之忧。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克农业”的土地流转机制,包括出台土地征集、招标、期限、规模、价格、融资、保护、退出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适度延长土地流转周期,加大流转规模,比如家庭农场以5-10年、500亩左右为宜。加强土地流转管理,编制土地流转价格指数,建立完整的土地价格监督系统,引导土地的合理、健康流转。发挥村集体在农户承包地流转、土地用途监管中的作用,保障规范流转、科学生产,避免经营者对土地的掠夺性开发,防止环境污染。应重视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退出机制,保障土地流转的良性循环。在优化专业担保公司担保、公司担保和自然人担保等方式的基础上,创新融资模式,探索家庭农场“生产要素包”融资模式,“生产要素包”由承包和流转土地、劳动者及其技术、固定资产、保证金等构成,为农民融资扩大渠道。通过完善和创新机制,免除经营者的后顾之忧,促进经营者对“克农业”的长期规划、科技投入、科学生产和经营发展。

优化农业资金配置结构,扩大发展“克农业”的资金来源。优化农业资金配置结构,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现实农民、农业生产需求,调整政府支农资金的分配方向和额度,将有限的资金用到点子上,提高资金投放的精准度,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的实效。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设施农业设备等的补贴力度。探索对农业科技转化和利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绿色高品质农产品、优质品牌农产品、农产品流通营销、农业产业融合等的补贴政策。探索从以面积计发向以产量、品质和品牌计发的补贴转变。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促进“克农业”的发展。

创新政府支农服务,完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扩大政府支农的服务面,鼓励城乡企业建立服务于现代农业的营销网络和物流网络。以政府购买服务或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大力培育从事高附加值农产品销售的物流、营销企业。探索推进“克农业”产品市场营销推广工作,借鉴政府旅游市场营销推广经费的办法,建立“克农业”产品市场营销财政投入机制,也可以将此与旅游市场营销推广经费进行整合,开展融合、捆绑市场营销。培育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减少流通环节;推广应用烘干加工、农产品清选分级、储运保鲜等设施设备,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系统,加强农业流通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鼓励开展设施农业设备金融租赁业务。构建发展“克农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农业自然风险预警预案机制,设立重大自然灾害救援基金,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增加险种和额度,完善再保险制度。通过创新政府支农服务方式,不断完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农产品土地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我爱这土地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现代农业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