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切口妊娠56例临床诊疗分析

2014-01-24 16:18:28张芳华何惠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5期
关键词:剖宫产

张芳华何惠华

(1 湖北市孝感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湖北 孝感 432000;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孝感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湖北 孝感 432000)

剖宫产切口妊娠56例临床诊疗分析

张芳华1何惠华2

(1 湖北市孝感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湖北 孝感 432000;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孝感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56例采取剖宫产患者的切口妊娠临床诊治方法。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6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治疗资料以及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结果56例患者当中所有的患者都不是第一次剖宫产,之前剖宫产的位置位于子宫下段,都曾经有停经的现象,23例患者在停经过后阴道有一定程度的出血现象。18例患者被误诊之后进行了流产手术,7例患者阴道有大量流血现象而采取了剖腹探查,8例患者对局部采取了止血措施过后让他们服用米非司酮药物。结论通过提高医师剖宫产切口妊娠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及能力,并采取先进的医疗设备辅助诊断治疗,能够在病发早期对病症做到正确的诊断并且有效加以治疗。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妊娠;诊疗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56例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小的为23岁,年龄最大的患者37岁,平均过后患者的年龄(27.6±2.13岁),怀孕次数最少为2次,最多为4次,剖宫产手术全部属于子宫下段,进行过一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为53例,剩余3例患者属于第3次手术。42例患者曾经做过人流。从病发到最后一次进行剖宫产最短的时间是1年零2个月,最长时间5年,平均过后的时间为(2.4±0.8年)。临床症状:所有的患者都出现过停经的现象,停经持续周期为6周到11周,平均周期为(7.1± 1.4)。23例患者在停经之后阴道出现了流血的症状,其余的患者在进行处理措施前没有异常现象发生。对所有的患者都采取B超进行检查,18例患者在诊断中出现误诊而采取流产措施,13例患者的误诊结果属于“宫内早孕”,当中有8例患者采取了吸宫术,5例患者采取药流,5例患者误诊结果显示“难免流产”,采取吸宫术。19例患者在检查认为属于切口瘢痕妊娠[1]。

1.2 方法

在对患者的病史资料充分研究,对患者血HCG数值进行检测并且通过超声确诊的基础上,对8例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让患者通过口服的方式服用75 mg米非司酮,每天服用2次,一共服用2 d,并对患者采取肌内注射的方法,对患者输入50 mg甲氨蝶呤,在患者用药结束后的1周后对患者验血显示HCG含量降低,使用彩超对患者包快附近的血流进行检测,如果发现血流量减少,在超声的辅助下对患者采取清宫手术,清宫手术采取负压力进行吸引的方式,支持操作的医师一定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2 结 果

19例采取超声诊断方法判定为切口妊娠的患者,让他们服用米非司酮,同时对他们采取肌肉注射,输入MTX药物,23例出现阴道流血症状的患者,血HCG数值有显著的减少,并且患者的孕囊以及包快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附近的流血症状也明显有了改善,通过超声的辅助和引导,对患者采取低压力吸宫,治疗过后患者的出血状况明显减少,手术结束后患者在2 d内实现了出院,跟踪诊治直到患者的HCG数值达到常规情形,患者的肝脏几乎没有受到影响。1例患者在进行开腹手术的时候,发现患者子宫下段部位菲薄,在患者的浆膜外发现病灶,呈现紫蓝色,直径长度达到2.5 cm,患者原来的瘢痕部位的静脉扩张严重,对包快采取了切除手术并且实施了宫壁成形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过后对患者进行输血,输血量为800 mL,手术过后患者愈合状况较好,阴道流血症状消失。1例患者采取双腔导尿管进行压迫止血手术,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让患者服用米非司酮,采取口服的方式服用75 mg,每天服用2次,一共服用2 d,治疗结束后患者血HCG数值趋于正常。

3 讨 论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趋向于选择剖宫产,导致出现切口妊娠的现象增加。

3.1 病发原因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够明确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是孕卵行动的速度太快,在经过宫腔的时候无法种植,在前壁瘢痕部位着床,并且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造成子宫内膜无法完成修复,导致供血不足,子宫切口处不能够完整愈合,瘢痕出现开裂所引起。如缝线不紧密,裂口处的肌体不能够紧密对齐,或者由于受到炎症的感染,导致瘢痕部位出现缝隙,很容易造成生蜕缺损,相应的细菌很容易进入子宫肌层,随着他们在子宫肌层的不断生长和繁殖,导致绒毛不断向子宫肌层由外向内的发展,并且可能穿过子宫肌层内部,引起患者子宫出现穿孔,出现破裂并且伴有流血,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危害[2]。

3.2 诊断方法

该病在发病前期,该病没有独特的病症出现,症状容易受到宫内早孕症状,先兆流产症状,不全流产症状等混淆,造成前期诊断技术要求高,并且容易导致误诊。近年来,采用超声进行检查,能够在诊断过程中准确的将妊娠的位置反映出来,对前期诊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于已经做过剖宫产的女性,在后期怀孕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子宫切口妊娠的出现,即使没有发现异常的阴道流血情况,也应当进行超声检查。采取超声诊断的方法:在患者宫腔内以及宫颈管内检查无妊娠迹象,在患者的子宫峡前壁处发现有孕囊在生长,在孕囊和膀胱壁中间的部位发现子宫肌层有损伤的现象。通过对阴道进行超声检查,有效的将妊娠囊以及包块检查了出来,发现这里的子宫肌层不超过5 mm,最薄的地方只有1 mm~2 mm厚,通过采取彩色超声检查方式中的多普勒检查发现孕囊附近有很多高血流以及低阻抗。

3.3 治疗方法

剖宫产主要出现在近代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过后,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很多资料都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措施,有些通过对患者进行全身或者局部位置使用MTX复合米非司酮以及天花粉,或者对子宫动脉采用栓塞的方法,或者采取B超进行检测,将氯化钾输入到患者下羊膜腔等方法,这些方法都起到将胚胎杀灭的目的,并且能够将妊囊从患者体内排出,能够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不破坏子宫的正常孕育功能。如果盲目采取刮宫的措施,会给患者造成大量出血,这种方法应当禁止采用[3]。在我院对56例患者的治疗中,首先让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并复合MTX治疗,其作用是限制细胞增生,对存活下来的胚胎组织造成损伤;在患者服药的同时,要对患者血HCG数值的进行密切注意,并且采用彩色超声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假如发现患者的血HCG数值减少幅度大,通过彩色超声发现团块附近流血情形消失,证明绒毛的活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胚胎不存活;应用B超帮助实施清宫手术,目的是促使妊娠组织全部排出,减少治疗持续的时间。如果在清宫手术过程中出现大量出血不止,通过对阴道填充纱条或者采用对宫腔注水产生压迫达到止血的目的;当止血成功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杀胚胎药物,同时关注对血HCG值;如果绒毛没有有效清除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采取第2次清宫手术。

3.4 预防措施

在社会进行剖宫产负面影响的宣传,减少剖宫产,对生产过后的妇女做避孕方法指导;在剖宫产手术缝合的时候,尽量使用较好的缝合线,缝合要紧密;手术过后对患者及时采取正确的止血措施;根据患者感染情况使用恰当抗生素;针对手术过后妊娠的患者,要在前期及时采取B超进行检查确诊;对确诊的患者要及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瑞玲.剖宫产切口妊娠10例临床诊疗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8):969.

[2] 杜琼英.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9(1):105.

[3] 胡乔飞,李坚.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的临床诊疗进展[J].当代医学,2011,17(29):25.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170-02

猜你喜欢
剖宫产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手术竖切更“划算”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18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40
3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分析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