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福娥
(山西省同煤集团二医院,大同 037031)
颅脑外伤是由直接或间接外力所致,通常伤情比较重,伤后多数有意识丧失而后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本组就2002年2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284例,给予术前、术后的评估及护理,将体会报道如下。
本组男263例,女21例;年龄20~50岁居多。致伤原因:砸伤79例,井下运输、车祸36例,挤伤21例,坠落伤41例,打击伤38例,交通伤53例,其他16例。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37例,闭合性损伤247例。
临床表现:瞳孔一侧散大143例,死亡39例;双侧瞳孔散大58例,死亡34例。肢体运动障碍及椎体术征阳性的198例,肢体运动无反应或去脑干强直16例,共死亡15例。合并伤:合并颌面伤32例,四肢伤35例,胸部及其他伤56例,休克52例。血肿量20~130ml,其中>100ml的12例,死亡5例。
1.一般情况:病人的年龄、性别、婚姻、文化、职业、饮食及睡眠等。女病人应了解其月经史及月经量等。外伤史、既往史。
2.身体状况:局部:受伤处有无青紫、瘀斑、肿胀、疼痛;有无伤口,大小和深度,污染程度,是否有血肿或留有异物;有无出血,出血量。全身:病人意识是否清醒,有无烦躁、神志淡漠或昏迷;有无体温升高、呼吸和脉搏增快、脉压减小、尿量减少等症状;有无面色苍白;皮肤温度是否湿冷;病人能否自述病史、行走或活动。
3.心理情况:病人及家属对突受损伤打击的心理承受程度以及心理变化等。同时了解病人对损伤的认知程度及对治疗的信心。
1.预防再次受损和意外受伤:对于烦躁或神志不清的病人,应加床旁护栏以防坠床;输液肢体宜用夹板固定;必要时,四肢以约束带固定于床旁,避免病人将输液管道或引流管等拔出[1]。
2.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病人对麻醉和术后不适(如恶心呕吐、切口疼痛等)的认识、对术后不适的情绪反应,其家庭和单位对病人麻醉后的身心支持程度。
3.鼻饲管护理: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及连续鼻饲过程中每间隔4h都应用30ml温开水或0.9%氯化钠溶液冲洗鼻饲管,避免堵塞管腔。
1.一般情况:病人有无面色苍白、肢端温度发凉、脉搏细速等表现。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并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以备快速输液、交叉配血实验等处理。
2.局部: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变化,有无诱因及加重因素,头痛、呕吐等不适可引起病人烦躁不安、焦虑等心理反应。了解头痛是否影响病人休息和睡眠。病人有无因肢体功能障碍而影响自理能力。
3.伤口感染:多见于开放性损伤的病人。若伤口出现红、肿、热或已减轻的疼痛加重,敷料被血液渗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发生变化,体温升高、脉速,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表明伤口已发生感染,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4.颅内压升高的相关因素:预估是否存在发生颅内压突然增高的可能,有无呼吸道梗阻、便秘、剧烈咳嗽、癫痫等。
1.一般护理:①体位:抬高床头20°~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②给氧:持续或间断吸氧,改善脑缺氧,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③适当限制入液量。不能进食者,成人每日补液量不超过2 000ml,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600ml。神志清醒者,可予普通饮食,但需适当限盐,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引流管的护理:①引流管的位置: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瓶(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需要搬动病人时应将引流管暂时关闭,防止脑脊液反流引起逆行性感染。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术后早期以减低流速。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 ml为宜。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④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d,此时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渐降低。拔管前1天应试行抬高引流瓶(袋)或夹闭引流管24h,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有否颅内压再次升高的表现。若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
3.防止颅内压升高护理:①休息:劝慰病人安心休养、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血压骤升而增加颅内压。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梗阻时,因病人用力呼吸,胸腔内压力及PaCO2增高可致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多,也可使颅内压增高。护理时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对意识不清的病人及咳痰困难者,应配合医师尽早行气管切开术;重视基础护理[2]。③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均可使胸腹腔内压力骤然升高而导致脑疝。出现大便干结,应鼓励病人多吃蔬菜和水果,并给缓泻剂以防止便秘。对已有便秘者,予以开塞露或低压小剂量灌肠[3]。④药物治疗的护理,使用脱水药物的护理:注意输液的速度,观察脱水治疗的效果。使用高渗性液体后,血容量突然增加,可加重循环系统负担,导致心力衰竭或肺水肿,尤应注意儿童、老年人及心功能不良者。为防止颅内压反跳现象,脱水药物应按医嘱定时使用[4]。⑤预防褥疮:病情许可时,为病人每2h翻身1次,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预防皮肤褥疮的发生。⑥激素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有无因应用激素诱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的职责是治病救人、维护生命和促进健康。如果护士在工作中疏忽大意、掉以轻心,就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丧失抢救治疗病人的有利时机。生命是宝贵的,每个护士都应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树立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1]秦仪.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疗体会[J].北方药学,2011,8(8):103.
[2]秦宗和,方玉明.亚低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4):243-345.
[3]马宝生,石克,李培林,等.重型颅脑损伤284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2):96-97.
[4]秦仪,张宝强.侧脑室外引流在急诊抢救中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7):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