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平
(江苏省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血透室,江苏 南通 226001)
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刘学平
(江苏省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血透室,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及宣教、物品和药品准备、正确评估计算干体质量和脱水量、改进透析技术、适当预充、密切观察预防失血过多、合理使用降压药和镇静剂、健康教育。结果 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低血压共6例(7.50%),及时发现并在降低超滤的同时,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吸氧、升压药或强心剂等处理,5例血压能较快上升,继续透析,1例患者血压回升较慢提前结束血透治疗,护理对护理满意度度100.00%,无护理纠纷发生。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通过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可造成透析血流量不足、超滤困难,使透析中断或提前结束,致使透析充分性降低,肾脏血流量减少及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增加透析患者痛苦[1],并使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加,因此,对透析中易发低血压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保证透析治疗顺利进行尤为重要[2]。本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8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8例,女32例,年龄34~86岁,平均(56.34±13.03)岁;维持性血液透析龄6个月~9年,平均(4.45±0.98)年;均采用日本原装透析机,透析器用日本进口双醋酸空心纤维膜,碳酸氢盐透析液,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低肝素抗凝,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 h,每次脱水量1~4.5 L。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心理护理及宣教: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同时向患者解释透析注意事项,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消除思想顾虑和恐惧,使之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进医患合作与相互信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3]。指导患者自我控制饮水与饮食量,严格按医嘱透析,合理用药,提高透析的质量和效果。
1.2.2 正确评估计算干体质量和脱水量:科学制定每位患者干体质量并根据营养状况及病情及时调整。每次HD前测量患者体质量,了解其饮水量、尿量、进食量及衣裤着装增减情况,观察有无浮肿、呕吐、腹泻等症状,准确评估计算脱水量,以防过量脱水引起低血压。
1.2.3 改进透析技术: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透析方案,可采用高低钠透析、序贯超滤透析、低温透析、超滤曲线、钠曲线模式透析或者增加透析次数,必要时改用血滤后稀释法或连续性肾替代疗法作为过渡[4]。合理设置透析温度,防止热应激引起不良反应。
1.2.4 适当预充:年老体弱及用大面积透析器的患者可根据体内水潴留情况给予适当或全部预充量,缓慢引血,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发现有低血压先兆时,及时补充血容量。对于过敏体质患者,选择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透析膜[5],在透析前将新的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用0.9%氯化钠2000~2500 mL充分预冲洗,可防止过量补体激活,产生过敏物质对心血管不良影响而出现低血压。
1.2.5 密切观察、预防失血过多:在透析过程中,每30~60 min测血压、脉搏1次,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末梢循环等情况,并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做好护理记录,争取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低血压。
1.2.6 合理安排进餐:在透析过程中进餐最好安排在透析前1~2 h,避免进食过多过快。因为在此阶段水分的丢失只占20%~40%,即便有部分血液人消化系统,但对外周有效循环血容量影响也不大。同时进餐后水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起到了补充血容量的作用。但对于血压低于110/60 mm Hg时,最好劝导患者不要进食。
1.2.7 合理使用降压药和镇静剂:合理使用降压药容量依赖性高血压的患者由于超滤脱水,透析过程中血压会下降,因此,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透析前的一次降压药可以停服[6];对难治性低血压,可考虑在每次透析前服用升压药,以减少低血压发生;对于严重贫血者要积极纠正贫血或预充血液。
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低血压共6例(7.50%),临床表现精神萎靡、乏力、视物模糊、出冷汗、头晕、胸闷、呕吐、腹痛、有便意者等,其中同时伴有暂短性意识障碍2例,及时发现并在降低超滤的同时,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吸氧、升压药或强心剂等处理,5例血压能较快上升,继续透析,1例患者血压回升较慢提前结束血透治疗。护理对护理满意度度100.00%,无护理纠纷发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关键的替代方法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体外循环的过程,维持性血液透析时容量及电解质的改变,维持性血液透析液中缓冲液的使用,维持性血液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患者交感神经反应性,心脏功能等均不可避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低血压是常见表现之一[7],发生率11%~12%[8],低血压是患者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4 kPa(31 mm Hg)以上,或收缩压至12kPa(90 mm Hg)以下,需要进行改变体位、补液等特别护理和处理[9]。临床上患者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嗜睡、乏力、抽搐、肌肉痉挛以及癫痫样发作,还有些特殊表现可能是低血压早期反应,如出汗、打哈欠、便意、背部酸沉等。严重的低血压可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内脏和周围血管栓塞、脑栓塞、意识丧失,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导致心脏骤停[10]。与患者年龄大、血液透析知识缺少、存在不良心理反应、超滤量高、有效血容量减少、体质量设置不准确、血浆渗透压下降、失血(穿刺部位渗血、血路管道脱落出血、破膜漏血、外瘘出血以及更换堵塞的透析管道和透析器)、重度贫血、降压药的影响、透析过程中大量进食进食、透析液温度较高、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血管反应低下尿等因素有关[11]。作为血透室的护士向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执行医嘱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按医嘱控制体质量的增加,改善营养。准确制定患者干体质量并根据营养状况及病情及时调整[12];改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技术,制定个体化维持性血液透析方案;在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低血压先兆,迅速采取措施,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使患者顺利充分的透析,提高透析质量和效果[13],本文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低血压共7.50%,及时发现并经过治疗护理,5例血压能较快上升,继续透析,1例患者血压回升较慢提前结束血透治疗,护理对护理满意度度100.00%,无护理纠纷发生。
[1] 高艳,于雅君,康志敏,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防治[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7):464-465.
[2] 兰垂秋,傅艳群.维持性血液透析中患者出现低血压原因分析[J].江西医药,2013,48(2):135-136.
[3] 张丽丽.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8): 763-764.
[4] 王静,汪正英.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21-22.
[5] 孙远荣,孙健美.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59-1060.
[6] 梅长林,叶朝阳.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39-340.
[7] 杨曼,李慧霞.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机制及防治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4):339-340.
[8] 魏萍,刘华,刘秀英,等.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119-120.
[9] 唐莹,刘瑾瑾,杜旭青,等.四种不同透析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影响及干预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496-498.
[10] 黄集红.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J].全科护理,2009,7(7):573-574.
[11] 冷盛君.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69-70.
[12] 周一萍.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反应的原因及预防[J].现代实用医学,2002,14(9):498.
[13] 王胜利.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医药论坛杂志,20l1,32(6):118-119.
R473.5
:B
:1671-8194(2014)31-03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