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体会

2014-01-24 21:17王丽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1期
关键词:西洛阿司匹林进展

王丽杰

(吉林省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应用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体会

王丽杰

(吉林省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经临床确诊160例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80例,显效42例,有效3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80例中,显效40例,有效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改善神经功能及凝血状态,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阿司匹林;西洛他唑;脑梗死;治疗体会

进展型脑梗死属于临床难治性脑血管疾病,常因患者脑损伤而加重病情恶化,导致患者致残率、病死率显著增高[1]。进展型脑梗死临床又称进展性率中或恶化性率中,是指患者在发病6 h~1周内神经功能损害并表现出进行性加重或进展恶化的脑梗死。目前医学研究认为[2],血栓的延伸、新的血栓形成或临床中的脑水肿是进展型脑梗死的重要诱发原因。体内血小板超常活化又是病理过程的重要媒介。临床及时有效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是改善进展型脑梗死预后的重要措施。为此,本文回顾了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经临床确诊进展型脑梗死160例,其中采用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80例,取得理想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1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36~70岁,平均(53.24±5.48)岁;病程1~16 h,平均(6.82±2.32)h。对照组80例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34~68岁,平均(52.32±5.24)岁,病程1~14 h,平均(6.54±1.92)h。上述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临床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经TC或MRI影像学检查已证实。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排除标准:①脑CT或MRI诊断为脑出血或其他脑部疾病者;②具有脑梗死病史或短期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③严重全身感染、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发热及电解质紊乱者;④妊娠期及哺乳期者;⑤肿瘤或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上述两组患者均常规治疗,如给予脱水、神经营养及溶栓治疗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肠溶阿司匹林片300 mg口服,1次/天,3 d后改为50~100 mg,1次/天,连续治疗2周。患者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而不能耐受治疗时,可改为每天给予氯吡格雷75 mg,或每天给予盐酸噻氯匹定片25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又加用西洛他唑片100 mg口服,1次/天,连续治疗2周。治疗期间要对血糖、血压、血脂等进行监测。

1.4 观察指标:①住院2周时采用NIHSS评分[3]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②住院2周后对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及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检测[4];③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出血情况。

1.5 疗效评定[5]。显效:治疗2周后NIHSS评分改善超过30%;有效:治疗2周后NIHSS评分改善超过10%但<30%;无效:治疗2周后NIHSS评分改善少于10%或加重、死亡。

1.6 统计学处理:本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80例,其中显效42例(52.50%),有效33例(41.25%),无效5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80例中,显效40例(50.00%),有效32例(40.00%),无效8例(10.00%),总有效率为9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入院前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

3 讨 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在脑血管病中约占70%左右,通常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其发病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或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少见病因也有各种动脉炎、先天性动脉狭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血高凝状态等。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可造成管壁粗糙,管腔狭窄,血液黏滞性增高,血流缓慢、血压下降和心功能不全时可以使血小板、纤维素等血中有形成分黏附、沉积形成血栓而导致脑梗死。

脑梗死多见60~70岁左右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按临床发病及进展又分为:①完全性脑梗死;②进展型脑梗死;③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等类型。本文中进展型脑梗死属于临床难治性脑血管疾病的范畴,常因脑损伤加重病情恶化,导致患者致残率、病死率显著增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6-8],动脉血栓栓塞后栓子的直接蔓延或延续可能为脑梗死后进行性加重的直接原因。一旦动脉内血栓形成,血流停滞,大量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就不能通过血液的流动来尽快稀释,在血液不流动的状态下,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也不能发挥其清除凝血因子的作用。因此,对进展型脑梗死笔者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是改善进展型脑梗死及愈后的重要措施。本文中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使TXA2合成减少,来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9]。而西洛他唑为新型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其可通过抑制血小板及血管平滑肌内磷酸二酯酶活性,从而增加血小板及血管平滑肌内环磷腺苷浓度,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张血管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可加强抗血小板、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二者作用机制不同但具有协同作用,而西洛他唑还有的血管扩张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进展型脑梗死梗死灶及缺血半暗带区域的血氧供应,有利于减轻脑组织损伤和后期康复[10]。

4 小 结

综上所述实践表明,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确切,并能改善神经功能及凝血状态,具有明显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尝试。

[1] 邓红琼,陈桂芳.疏血通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3):289-290.

[2] 尹义军,汪宏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动态观察[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6):664-665.

[3] 常美,离焕伟.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54-56.

[4] 刘铁红.华法林抗凝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水平的长期随访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4):14-15.

[5] 卢兰香.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2,16(21):94-95.

[6] 唐平,梁彦涛.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2(16):1951-1952.

[7] 阿力木江.李不都外力.C反应蛋白与D二聚体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95-496.

[8] 苏涛.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7):35-36.

[9] 关亚芬,陈立辉.阿司匹林联合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23(6):299-300.

[10] 李穗生.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抗凝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17,(1):137-139.

R743.33

:B

:1671-8194(2014)31-0079-02

猜你喜欢
西洛阿司匹林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西洛他唑预防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中药内服加足浴联合西洛他唑片治疗老年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