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敏* 谢珍珠
(1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卫校,湖北 荆州 434000;2 湖北省公安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湖北 荆州 434000)
黄连素治疗女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观察
赵 敏* 谢珍珠
(1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卫校,湖北 荆州 434000;2 湖北省公安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 了解黄连素治疗女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实验组25例,口服黄连素片5 g/d,连用6周,同时患处局部涂抹黄连素氧化锌油制剂,每周2次,连用6周;对照组23例,口服阿昔洛韦200 mg,每日5次,10 d后每日3次,3周后每日2次,服用2周。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和82.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黄连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黄连素;阿昔洛韦;生殖器疱疹;疗效;安全性
生殖器疱疹(GH)是单纯疱疹病毒(HSV)侵犯泌尿生殖器及肛门部位皮肤、黏膜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以局部复发性水泡、糜烂为特点,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复发率高。本病不但给患者的自身健康造成了威胁,同时也给家人的健康埋下了隐患,一般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复发率高,我们采用口服黄连素并局部涂抹黄连素氧化锌油制剂治疗女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并随访其复发情况,结果报道如下。
1.1 对象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生殖器疱疹妇女43例,年龄20~43岁,平均(28±10.2)岁,均有不洁性生活史,均为复发性感染患者,3个月内曾患过生殖器疱疹,病程3个月~3年,来院就诊前4周内未进行任何抗感染治疗,其中已婚30例,未婚13例。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实验组25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2~41岁,平均(27±14)岁,复发次数(2±2.4)次,实验组年龄25~43岁,平均(29±13)岁,复发次数(2±3.1)次。
1.2 方法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口服黄连素并局部涂抹黄连素氧化锌油制剂治疗生殖器疱疹方案,在患者知情同意原则下,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采用口服阿昔洛韦200 mg,每日5次,10 d后每日3次,3周后每日两次服用2周),实验组25例(口服黄连素片5 g/d,连用6周,同时患处局部涂抹黄连素氧化锌油制剂,每周2次,连用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起效时间、病变的愈合时间及随访至少1年以上的疾病复发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1]
痊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皮肤破损完全消退;显效: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肤破损消退70%以上;好转:患者自觉症状减轻,皮肤破损消退30%~70%;无效:患者自觉症状无改善,皮肤破损消退不足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疗效比较
对照组23例,总有效例数为19例,总有效率为82.60%,痊愈9例(39.13%),显效5例(21.74%),好转5例(21.74%);治疗组有5例患者未能完成治疗周期,实际参加研究人员为21例,总有效例数为18例,总有效率为85.7%,痊愈11例(52.38%),显效6例(28.57%),好转2例(9.52%);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1.0)。
2.2 两组患者1年内再次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组21例,复发9例,未复发12例,复发率42.86%。对照组23例,复发17例,未复发6例,复发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38,P=0.036<0.05。
生殖器疱疹分为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及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症状,一般在原发性GH痊愈后1~4个月复发,诱发因素为发热、性交、精神刺激、月经来潮等。其特点为:复发部位多在原处,全身症状一般较轻,病程亦较短,皮损约10 d即消退,皮损一开始即为水疱或脓疱,1~2 d后破溃、糜烂,皮损多为单侧分布。本病不仅疾病本身反复发作,难以控制,且由此所造成的精神压力和性功能障碍也是极大的负担[2]。生殖器疱疹约85%~90%由HSV-Ⅱ引起,原发性生殖器疱疹都是与疱疹病毒感染者性交直接接触,HSV经皮肤黏膜轻微的擦伤或裂口侵入上皮细胞,并在其中复制,引起细胞的变性及坏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沿外周感觉神经向上进入脊髓背根的感觉或运动神经节,建立潜伏感染[2]。当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如外伤、月经来潮、精神创伤及免疫抑制等情况下,病毒沿周围神经下行至皮肤和黏膜,引起复发。目前治疗GH常用药物是嘌呤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阿昔洛韦抗病毒作用是能选择性抑制病毒DNA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其抗HS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已被肯定,可缩短病程,减少病毒排放,促进皮损愈合,但口服阿昔洛韦生物利用度仅有15%~20%,服药次数较多,患者依从性欠佳。
黄连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较为复杂,既有作用性质上的差异,也有剂量效应的异同.总的效应是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黄连对很多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李凡等[3]研究了黄连对柯萨奇病毒(B3、B4)、新型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等14种病毒的抑制作用,将各种病毒用不同浓度的药液混合后进行体外培养24 h,发现双黄连在1∶32, 1∶64,1∶128三个稀释浓度均有明显抗病毒作用,此后又测定了黄连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胰腺炎模型、肺炎模型三种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通过光镜检查细胞病变(CPE)、染色摄入法、药物对组织细胞保护率计算以及内脏病理学、组织学检查,发现黄连对流感病毒A3V、腺病毒AdVⅢ、麻疹病毒MV、风疹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 1、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 2、柯萨奇病毒B3(CVB3)、柯萨奇病毒B4(CVB4)、柯萨奇病毒A16(CVA16)、新型肠道病毒71型(EV71)等10种病毒均有直接杀灭作用,对细胞的保护率高达96%以上。
另有研究发现黄连素可以抑制肉芽组织增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黄连素在抗病毒的同时,可以减少局部组织增生,增强疗效。
综上所述,黄连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是安全、有效的,但制剂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1] 张伟,叶光荣.两种方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对照研究[J].海南医学,2010,21(16):35-36.
[2] 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66-682.
[3] 李凡,易世红,赵春艳,等.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J].中草药, 2002,33(1):52-55.
R275.9
:B
:1671-8194(2014)07-0212-02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