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100例临床分析

2014-01-24 16:35:07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北保定072550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7期
关键词:妇产科肌瘤出血量

杨 颖(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北 保定 072550)

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100例临床分析

杨 颖(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北 保定 072550)

目的 讨论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例10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以肌瘤类型、大小与分娩方式分别进行分组,比较它们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 采用剖宫产+肌瘤剔除术与单纯剖宫产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或住院时间上的差异都不明显(P>0.05);浆膜下肌瘤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黏膜下肌瘤组,术中出血量前者也远远少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肌瘤直径>0.8 cm时,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明显增加(P<0.05);肌瘤直径>5 cm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增大(P<0.05)。结论 对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可根据肌瘤的类型、大小及产妇需求综合考虑手术方法。同时,在对子宫肌瘤>8 cm与肌瘤类型为黏膜下肌瘤的患者进行手术时,应更加小心谨慎,对子宫肌瘤>5 cm的患者应加强并发症的预防。

剖宫产;妊娠晚期;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常发生在30~50岁的妇女身上,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多发良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占0.5%~7%[1]。由于子宫肌瘤的类型、大小均能对对妊娠、分娩造成影响,且该瘤可出现在子宫的任意部位[2]。因此,要想争取母子平安,避免损伤,减低手术出血量,保留病患子宫,正确的处理方法十分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例100例,年龄在24~46岁,平均33岁,其中初产妇78例,经产妇22例;单发性肌瘤64例,多发性肌瘤36例;早产17例,胎位异常7例,胎膜早破8例,产后大出血3例。

1.2 方法

按下述方式分别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①肌瘤类型:A组为浆膜下肌瘤,B组黏膜下肌瘤,C组为肌壁间肌瘤,D组为浆膜下+肌壁间肌瘤;②肿瘤大小:a组≤2 cm,b组2~5 cm,c组5~8 cm,d组>8 cm;③分娩方式:1组单纯行剖宫产,2组行剖宫产+肌瘤剔除术。比较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2 结 果

2.1 不同肌瘤类型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平均手术时间:A组浆膜下(56.21±16.33)min,B组黏膜下(75.63±38.96)min,C组肌壁间(63.94±21.78)min,D组浆膜下+肌壁间(83.52±27.11)min。术中出血量:A组(240.12± 99.93)mL,B组(390.17±167.80)mL,C组(209.28±227.66)mL,D组(361.85±189.64)mL。住院时间:A组(5.74±1.21)d,B组(8.44±2.96)d,C组(6.52±2.00)d,D组(6.18±1.33)d。

比较可知,A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也远远少于B组,差异显著(P<0.05);A组与C组,差异不明显;A组与D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B组与C组、B组与D组均仅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D组仅手术时间差异较明显(P<0.05)。

2.2 不同肌瘤大小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平均手术时间:a组(≤2 cm)为(52.16±11.64)min,b组(2~5 cm)为(59.98±19.03)min,c组(5~8 cm)为(65.16± 21.35)min,D组(>8 cm)为(79.31±28.16)min。术中出血量:a组(228.04±106.03)mL,b组(266.10±137.13)mL,c组(279.07 ±176.45)mL,d组(418.36±246.29)mL。住院时间:a组(5.77 ±1.01)d,b组(5.70±0.99)d,c组(6.23±1.66)d,d组(6.15±1.03)d。

比较可知,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随着肌瘤的增大而增大,且d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远远大于其他三组(P<0.05)。

2.3 不同分娩方式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平均手术时间:1组剖宫产平均手术时间(58.76±15.62)min,2组剖宫产+肌瘤剔除平均手术时间(60.46±13.49) min。术中出血量:1组(225.37±88.32)mL,2组(259.19±123.75) mL。住院时间:1组(5.91±1.07)d,2组(5.79±1.01)d。

比较可知,1组与2组间不管在手术时间,还是术中出血量或住院时间上的差异都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4 术后并发症比较

100例患者中,62例肌瘤直径≤5 cm,有16例术后观察时发现有并发症,占25.8%;肌瘤直径>5 cm者38例,术后观察发现并发症者19例,占50%,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子宫肌瘤无法自行消退,患者的分娩与子宫修复都将受到其影响,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对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病患可合理放宽剖宫产指征[3-5]。剖宫产+肌瘤切除的手术既能避免再行手术直接去除肌瘤,又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数据表明,虽然采用剖宫产+肌瘤切术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都成上升趋势,但差异都不明显,证明此法可行。

同时,结果还表明,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随着肌瘤的增大而增大,当肌瘤直径>8 cm时,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明显变大,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更加警惕;而A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也远远少于B组,这是因为在剔除黏膜下肌瘤时,宫腔延迟关闭,影响到子宫的收缩,从而导致手术时间延迟,术中出血量变大,住院时间增加。

从并发症情况的比较来看,常见并发症有早产、胎位异常、胎膜早破、先兆流产,产后大出血、产后胎盘滞留以及感染等,当肌瘤直径>5 cm,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故对肌瘤较大的产妇应加强并发症的预防。

总之,对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可根据肌瘤的类型、大小及产妇的生育需求综合考虑手术方法,总体来说选择剖宫产+肌瘤切除的手术方法切实可行,既能避免再行手术直接去除肌瘤,又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在对子宫肌瘤>8 cm与肌瘤类型为黏膜下肌瘤的患者进行手术时,应更加小心谨慎,对子宫肌瘤>5 cm的患者应加强并发症的预防。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2-274.

[2] 江星星,袁匀.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处理体会[J].新医学, 2002,33(6):358.

[3] 边旭明,吴葆桢.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切除术27例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28(6):364-365.

[4] 王雁,王建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 23(9) : 521-523.

[5] 张玲,李辉,杨中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时对肌瘤的合理处理方案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3):45-56.

R719.8;R737.33

:B

:1671-8194(2014)07-0156-02

猜你喜欢
妇产科肌瘤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18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5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