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的老年人临床用药分析

2014-01-24 16:35:07朱绍元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7期
关键词:动力学用药老年人

朱绍元

(甘肃省临夏市解放军第七医院药械科,甘肃 临夏 731100)

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的老年人临床用药分析

朱绍元

(甘肃省临夏市解放军第七医院药械科,甘肃 临夏 731100)

目的 通过对32例老年人临床用药的分析,探讨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及临床用药易出现的问题,提出老年人临床合理用药原则。方法 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对32例老年人临床用药的种类、特点、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人所用药品种类较多且重复用药较多,同时服用8种及以上药物者为78.1%,而且还存在服用过期药物、矛盾用药和错误用药的现象。临床用药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为20%左右。结论 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来说,老年人临床用药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应该从注意对症下药、加强护理、限制用药剂量和种类、药尽其用等方面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

药物代谢;老年人;临床用药;合理用药

药物指的是能对机体某一种生物化学反应或者生理功能造成影响的物质,能用来预防以及治疗相关疾病。药物通过抑制人体内病原体的繁殖、生长或影响人体功能而进行疾病的防治。药物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微的毒性,尤其是大剂量用药。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也在延长,我国社会老龄化的问题也逐渐明显。和青壮年相比,老年人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衰退严重,因此,老年人的患病概率比较高,相应来说,老年人临床用药的概率也比较高,而由年龄导致的生理功能的变化,对药物作用有着直接影响。任何药物的使用,需要肾、肝等器官的处理分解,这样会使得器官的负担加重,严重时会损害器官功能。因此,各个年龄的老年人应该对自己的生理特点进行明确,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从而达到疾病防治的目标。本文在对32例老年人临床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对在本单位2003至2005年间住院的老年患者相关医疗档案进行查阅,主要包括专科会诊意见、出院医嘱和病程记录等。在32例老年人病例中,男性31例,女性1例,其中60~89岁有31例,90岁有1例。冠心病患者占30例,高血压患者占1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占19例,肝硬化患者占1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占9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占2例,肺心病患者占2例,糖尿病患者占5例,恶性肿瘤患者占6例,脑梗死患者占12例。对老年人的主要临床常规用药是:心律平、消心痛、卡托普利、心痛定、二甲双胍、洋地黄、前列康、优降糖、抗栓丸、维脑路通、多种维生素、汤药和中成药等。

2 结 果

2.1 老年人临床用药结果统计

在32例老年人病例中,有30例患者能够根据医嘱按时服药,有2例有时候忘记吃药。在临床用药后效果比较满意的患者中,其中高血压病比例为58.6%,一般血压能在90~140 mm Hg(1 mm Hg=0.133 kPa)之间稳定,糖尿病比例为63.3%,一般空腹血糖能在6.1~7 mmol/L之间保持,冠心病比例为48.2%,患者心电图有明显改善。

在对32例老年病例进行临床用药的过程中,药品的种类比较繁多,其中超过8种的药物同时服用的患者比例为78.3%;患者临床用药有较多重复,超过3种的同类药物的重复使用患者比例为40.5%;其中无效用药的患者比例为23.8%,另外还出现了服用过期药物、矛盾用药和错误用药的现象。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比例为20.2%,其中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例如纳差、便秘等,有时还会出现心跳过速和咳嗽等症状。

2.2 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通过对以上32例老年人病例临床用药结果的分析,得出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如下:首先,在药物吸收方面,由于药物吸收的速度和机体内环境、药物性质、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有关。老年人的肠胃液酸度比较低,会对一些弱碱、弱酸性药物的分解离析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临床药物的吸收。其次,在药物分布方面,临床药物在机体各个部位转运的过程与衰老程度有关。由于老年人体内脂肪增加、细胞含水率减小,从而使得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相应增加,半衰期延长。因此,老年人临床用药的次数和计量应该比青壮年小。接着,在药物代谢方面,肝脏是人体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肝脏重量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减轻。超过60岁的老年人,他们的肝脏重量大概占其体质量的1.6%。同时年龄增加会使得肝血流量减小,超过60岁的老年人,他们的肝血流量下降比例高达45%,由于肝脏微粒体酶原本的活动延长并迟缓,因此临床药物的作用延长。

同时,在药物排泄方面,人体药物清除的器官主要是肾脏。年龄的增加会使得肾血流量和功能性肾单位量减少,药物的清除速度减小,同时血药浓度增加,会出现毒性反应[1-3]。另外,如果老年人喝水过少,也会对药物排泄造成影响。如果摄入的蛋白量过少,老年人尿液一般会是碱性,在碱性尿液中碱性药物会发生再吸收,使得血浆中一些药物的浓度增加,延长了半衰期,导致临床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蓄积中毒。最后,在药物耐受性方面,相比青壮年,老年人对临床药物的耐受性较低,尤其是女性。当很多临床药物不减量而联合使用时,容易发生胃肠道症状和不良反应。

3 讨 论

3.1 老年人临床用药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老年人日常所服用的临床药物种类太多,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多数老年人的临床用药一般为慢性状态,由于长时间进行多种临床药物的治疗,倘若用量过大的话,有可能每一种药物都会发生毒性反应,导致出现致命危险。例如:①肝素: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在临床用药之后,出血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尤其是老年女性,原因不详。临床用药过程中,需要对出血迹象密切观察,防止同时间使用有抗血小板功能的临床药物,如阿司匹林。②青霉素:由于老年人肾脏所具有的分泌功能大大衰退,血浓度增加且排泄迟缓,会发生中枢神经的相关毒性反应,例如药发性癫痫等。③普萘洛尔:由于老年人血浆蛋白的减小、肝功能的不断变化等,使得其不良反应增加,例如心脏传导受阻、心动迟缓、低血压、嗜睡、眩晕和头痛等。因此其用量应该因人而异,且要对其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④巴比妥类临床药物:此药物能使得老年人的中枢抑制作用延长并出现激动兴奋现象,一般是代谢和排泄功能变化的结果,因此应该慎用。

3.2 老年人临床合理用药

老年人作为特殊的患者群体,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合理用药是非常有必要的,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首先,应该对症下药,避免出现不良症状。对症下药的基础是明确的诊断,由于老年人患者所具备的生理功能非常脆弱,而且发生不良反应时会有呕吐、恶心等特殊形式,临床用药需要非常谨慎,用最大的努力使得患者的痛苦减小。临床用药之前,应该对各种药物剂量使用以后发生的不良症状进行明确,通过相关措施使他们降到最小。其次,应该密切观察,对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加强,如果发生躯体、情感和认识等方面的新症状,都需要对病情发展或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考虑。老年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会逐渐减退并丧失,发生记忆力受损甚至痴呆等现象,从而导致不定时服药、漏服和错服等,因此医师需要为老年人耐心讲解用药方法,并叮嘱其家属注意这方面的护理和观察。接着,应该限制用药剂量和种类。由于老年人生病概率高,相应的治疗药物的种类比较多,同时服用4~6种药物的老年人占1/4。因此需要限制治疗用药的种类并尽可能的减小用药剂量,使得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降低。

另外,老年人临床用药应该做到药尽其用,选择用药时间时应该注意。很多疾病的缓急轻重都有一定的昼夜变化特征,药物代谢动力学也有相应的昼夜变化特点,例如肠道功能在白天比较亢进,所以在白天用药的血液浓度和吸收速率大于夜间。所以,按照时间药理学和时间生物学的相关原理,应该对用药时间合理选择,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使得药物疗效提高。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3:17-19.

[2] 徐虹,任晓明.特殊人群的用药与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 (21):251.

[3] 谢江.老年人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研究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 18(25):245.

R969.3

:B

:1671-8194(2014)07-0138-02

猜你喜欢
动力学用药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16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4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06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