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应用CT与B超诊断的价值对比

2014-01-24 10:35:51郎志国陈健隋长平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
关键词:输尿管检出率结石

郎志国陈 健隋长平吴 巍*

(1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2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输尿管结石应用CT与B超诊断的价值对比

郎志国1陈 健1隋长平1吴 巍2*

(1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2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CT与B超进行诊断的价值进行探究分析,为临床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提供准确诊断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将其分为CT组和B超组,对其结石检出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CT技术检查的结石检出率为97.30%,B超技术结石检出率为82.43%,两种检查方式的结石检出率对比(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诊断,CT检出率更高,检出效果更好,可将其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方法。

输尿管结石;CT;B超;诊断价值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急性腰腹疼痛症病因,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绞痛和血尿。B超检查具有无痛、无创以及无不良反应的优点,近年来,随着CT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1]。为探讨输尿管结石的最佳诊断方式,笔者对我院收治的74例输尿管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将其分为CT组和B超组,其中,男43例(占58.1%),女31例(占41.9%),年龄12~76岁,平均年龄44.5岁;治疗方式:8例保守治疗法,占10.8%,24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占32.4%,31例临床外科手术,占41.9%,11例气压弹道碎石术,占14.9%。

1.2 方法

1.2.1 CT检查:运用16排螺旋CT机(美国GE Light Speed型)对患者的腹部、盆腔进行平扫,扫描层厚度设置为5.0 mm,螺距设置为1.375∶1,进床速度控制为9.375 mm/rot,电压控制为120 KV,电流控制为200 mA。对扫描过的原始容积数据信息进行常规处理后,得到薄层轴位图像,其中,层厚度为0.625 mm,层间距为0.625 mm,矩阵为512 ×512,最后将其传输到工作站中进行三维重建。

1.2.2 B超检查: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 HD7)对患者进行B超诊断,探头选择宽频突阵,频率设置为2.0~6.0 MHz。

1.3 观察指标:对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结石检出率进行观察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CT检查结石检出情况:7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经CT技术检查后,检出72例,其中,2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输尿管中段结石,3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结石检出率为97.30%。

2.2 B超检查结石检出情况:7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经B超技术检查后,检出61例,其中,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输尿管中段结石,31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结石检出率为82.43%。CT技术检查的结石检出率为97.30%,高于B超检查的结石检出率(χ2=8.751,P<0.05)。

3 讨 论

输尿管结石也被称为上尿路结石,中壮年人群为主要人群,男女发病比例为(3~9)∶1。输尿管结石患者主要伴有血尿、绞痛等临床症状,梗阻与感染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经体检、病史、化验以及X线等检查,均能够确诊。该病形成主要受到肾结石下移后进入到输尿管中导致发病,在解剖学上,输尿管结构比较特殊,存在3处生理性狭窄,在对结石进行排除的过程中,其会嵌顿在其中的一处狭窄中,导致输尿管发生扩张和梗阻,进而使患者出现腹痛,最终形成输尿管积水和肾盂。为有效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不仅要以保护肾功能、解除病痛为治疗原则,而且还要找到解除病因,降低结石复发率。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疗法、手术治疗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其中,保守疗法主要包括大量饮水、调节饮食、排石治疗、控制泌尿系感染、溶石治疗等,患者大量饮水能够明显降低尿内结石成分浓度、降低沉淀成石发生率,促进小结石快速排出,并有利于感染引流;调节饮食疗法要根据患者体内结石的成分制定患者的饮食方式,如患者为尿酸结石,则给予低嘌呤饮食,如患者为膀氨酸,则给予低氮氨酸饮食,肉类食物能够使患者的尿转变为酸性,具备较好的防止感染石效果;手术治疗主要以取净结石为目的,具备较好的孤立结石效果,手术治疗要坚持以下原则:①如患者为双侧肾结石,则取手术简单安全的一侧,如总肾功能较好,则先取梗阻严重的一侧,如患者肾功能不良,则取肾功能较好的一侧;②如患者一侧为肾结石对侧输尿管结石,则对梗阻严重的输尿管结石进行输尿管取石术;③如患者为双侧输尿管结石,则首先取梗阻严重的一侧。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的术适应证具有相对性,要根据所在医疗单位的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掌握[2]。

具体的临床实践中,输尿管结石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其会不同程度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尿路梗阻等,最后损害患者的肾功能。因此,尽早诊断输尿管结石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临床风险率。以往,临床中诊断技术主要运用B超、X线平片以及静脉肾盂造影等。其中,B超具有检查快捷、方便的特点,且无辐射,价格便宜,在临床中应用较广泛,但在检查输尿管患者方面存在一定限制,由于输尿管处于腹膜后方,周围为脂肪或者软组织,位置较深,不能将正常的输尿管显示出来。为有效显示输尿管,需要扩张输尿管,探及尿液潴留,将探头放置到侧壁或者肋脊角肾区等部位,对肾盂的扩张情况进行探测,然后沿着输尿管朝下方区域进行探测,如探及到结节状、颗粒状回声,且处于输尿管位置,后附有明显声影,则就能够明确诊断,但受到部分患者肥胖、脂肪多、软组织厚等因素影响,图像不够清晰,不易诊断。16层螺旋CT与B超相比,价格较贵,存在一定辐射,但检查速度快,不需要做好特殊准备,不会受到脂肪组织、气体因素的影响,只需要10 s左右就能够扫描全腹部,并能够对扫描采集到的容积、数据信息进行重建,厚度约为0.625 mm,扫描图像较清晰,具备较高的分辨率,不会对部分容积效应产生较大影响;另外,沿着扩张输尿管朝下进行观察,能够轻易观察到输尿管中存在的高密度阴影[3]。在本组研究中,7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经CT技术检查后,检出72例,其中,2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输尿管中段结石,3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结石检出率为97.30%;7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经B超技术检查后,检出61例,其中,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输尿管中段结石,31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结石检出率为82.43%;结果表明,CT技术检查的结石检出率为97.30%,高于B超检查的结石检出率(P<0.05)。

综上所述,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诊断,CT检出率更高,检出效果更好,可将其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方法。

[1] 洪波.CT与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应用的价值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4):530-531.

[2] 杜先红,杨小君,王雪松,等.螺旋CT诊断输尿管中下段微小结石的临床价值[J].西部医学,2013,25(1):125-127.

[3] 王国栋,谢海燕,李明鉴.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194-195.

R693.4

B

1671-8194(2014)34-0182-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输尿管检出率结石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0
冰糖葫芦也会引起胃结石!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58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20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中国纤检(2015年8期)2015-05-08 09:31:55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