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东
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临床新探
刘旭东
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阑尾炎患者165例临床资料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文165例阑尾炎患者均应用了抗菌药物, 总共4类16种药物。在联合用药中以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为主。药物使用时间分别为术前1 h有42例, 术后1 d有34例, 术后2~3 d有43例, 术后4~6 d有36例, 术后7 d以上有10例。结论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预防及控制感染, 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减少细菌耐药, 对临床有效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阑尾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体会
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也是普外科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临床多数患者都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死亡率已明显降低[1,2]。但少数患者因症状不典型, 病情复杂,可延误诊断和治疗, 常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该病发作时常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为主要特征。该病感染主要是由胃肠道内源性细菌所致, 最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脆弱杆菌属等。阑尾炎手术作为二类手术常见病种,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已成为临床医师预防细菌感染的常规手段[3,4]。
本文为探讨及分析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来本院诊治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阑尾炎患者165例, 而对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及探讨, 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65例, 其中男92例, 女73例,年龄27~68岁, 平均年龄(42.4±4.2)岁;上述所有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 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术前及术后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住院时间为6~18 d, 平均住院时间为12.5 d。
1.2分类标准 本文参照国际阑尾炎分类标准, 将165例阑尾炎患者进行分类。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有穿孔的患者有15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有55例, 单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有阑尾周围炎患者有10例,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22例, 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有52例, 慢性阑尾炎患者有8例, 慢性阑尾炎伴脓肿患者有3例。
1.3抗菌方法 本文根据阑尾炎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使用抗菌药物名称(含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手术情况等进行分析, 并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2.1抗菌药物使用种类 本文165例阑尾炎患者均应用了抗菌药物, 总共4类16种药物。但主要包括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以及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包括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等。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青霉素类主要包括青霉素钠、哌拉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2.2抗菌药物联用情况 本文165例患者中单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21例, 二联用药的患者有102例, 三联用药的患者有42例。联合用药中主要以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为主。
2.3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本文165例患者中, 术前1 h用药的患者有42例, 术后1 d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34例, 术后2~3 d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43例, 术后4~6 d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36例, 术后7 d以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10例。
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尽早行阑尾切除术, 因早期手术既安全、简单, 又可减少近期或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如超过72 h,病变阑尾及盲肠组织脆, 加之与大网膜、肠管粘连, 手术切除难度较大且并发症较多, 如阑尾炎症已趋局限最好先行非手术治疗, 大剂量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炎症扩散。择期行阑尾切除术较好[5-10]。阑尾炎手术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 通常临床医生应用抗菌药物多用于预防切口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对疾病的治愈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滥用抗菌药物又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①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 提高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有效防止由于药物耐药现象的发生。②可以通过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以及治疗药物浓度的监测结果, 合理调整抗菌药物使用中的剂量, 优化给药方案, 合理调整给药次数和用药量。而对难治性感染或混合感染, 应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联合用药可以延缓和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又可扩大抗菌的范围, 达到临床治疗的效果[11-15]。
总之, 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预防及治疗感染, 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减少细菌耐药, 对临床的有效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1] 梁力建.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33-338.
[2] 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66-474.
[3] 郭永忠.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4):800-802.
[4] 黎沾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医学研究杂志, 2007, 36(4):7-8.
[5] 刘安重, 史陈让, 张兆林, 等.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附138例临床分析).华中医学杂志, 2001, 25(6):178-179.
[6] 罗敏华, 徐炜炜.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海峡药学, 2012, 8(24):223-224.
[7] 刘红卫, 王梅, 张翠欣, 等.阑尾炎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河北医药, 2008, 10(30):1615-1616.
[8] 王刚, 叶华进.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分析.医药导报, 2006, 4(25):362-363.
[9] 谢映姿, 江晓梅, 赖文璇.205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中国医药卫生, 2009, 16(4):58-60.
[10] 王政, 王长宗.24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 11(8):821-822.
[11] 胡侃, 孙山, 樊新星, 等.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10, 6(26):805-806.
[12] 王辉.144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 2010, 7(33):152-153.
[13] 梁燕, 张璐.9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6):85-86.
[14] 孙鹏飞, 雪君.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分析.吉林医学, 2009, 17(3):2006-2007.
[15] 李武.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探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1):244-245.
2014-08-25]
137000 吉林省白城中医院外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