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友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绥化 151600)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实例
高清友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绥化 151600)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仔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严重脱水为临床特征。该病应用抗菌药物痢菌净治疗无效。本文以一例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粘杆菌素治疗同时结合口服补液盐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肠道疾病,是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常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该病可感染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但以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率最高。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在猪群中传播。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从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的3月发病率最高。气温骤升骤降时此病最易发生。东北地区的冬季寒冷期长达5个多月,11月中旬气温开始下降,气温最低时达到-30℃以下,昼夜温差较大,气温的异常变化导致猪的传染性胃肠炎多发。笔者对一例仔猪传染性胃肠炎进行诊治,结果如下。
黑龙江省青冈县民政乡某养殖户于冬季外购30头体重15 kg左右的仔猪,混群饲养,并进行了猪瘟、猪丹毒疫苗的免疫以及驱虫、健胃等保健工作。购买一周后,少数猪发生腹泻,购买两周后腹泻蔓延至全群。使用痢菌净治疗3天后,效果不佳。经调查发现,猪舍属半封闭式单层塑料棚舍,保温性能一般。猪舍外堆积着粪便,猪舍内通风不良,有刺鼻的氨气味道。猪舍不消毒。
仔猪发病较急,体温高达40.2~42.0℃,颤抖,怕冷挤卧;粪便呈黄绿色,稀薄呈水样;食欲不振,呕吐、迅速脱水、消瘦,喜欢喝水。若治疗不当,患病猪在几天内因严重脱水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2~3周龄以下的仔猪患病后死亡率高,35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后死亡率相对较低。生长期的育肥猪和母猪发病,症状轻者,通常厌食2~3天;症状重者,厌食数天,有呕吐、腹泻。哺乳母猪发病后,体温升高,泌乳减少或停止,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疾病可垂直感染仔猪,引发仔猪死亡。
病理剖检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胃肠道。整段小肠气性膨胀,肠管扩张,内容物稀薄,呈黄色泡沫状,肠壁变薄呈透明状,肠道充血;靠近幽门区域有较大的坏死区;脾脏和淋巴结肿大;肾包膜下有少量出血点。
病死猪剖检后取一段小肠,用生理盐水轻轻洗去肠内容物,置平皿中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在显微镜下观察,大面积小肠绒毛仅留有痕迹,少量小肠绒毛变短,粗细不均。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
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应早发现早治疗。在准确诊断后合理用药,才能获得理想效果,减少经济损失。由于传染性胃肠炎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引起,用抗菌药痢菌净治疗无效。可用硫酸粘杆菌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每天1次,连用3~5天。3天后病猪食欲增强,腹泻症状减轻,粪便呈糊状,呕吐停止,体温正常,精神状态好转,同时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钾1.5 g,口服葡萄糖20 g,加冷开水1 L,充分溶解),防止仔猪由于脱水而导致的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5天后病猪痊愈。
6.1 坚持自繁自养和规范引种
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制度,可大大减少疾病的传播。对于外购猪,应严格检疫,至少隔离观察10天,确保无病后方可合群饲养。对于新购进的猪,可在饮水里适当添加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减轻应激反应。
6.2 严格消毒
猪舍、饲具应定期消毒,保持卫生清洁。消毒剂应多种轮换、交叉使用,避免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药,否则易产生耐药性,导致消毒效果不佳。猪舍粪污应及时清理,在温度较高时猪舍应注意通风换气。
6.3 加强饲养管理和预防保健
在寒冷季节,应特别注意提高饲料中能量饲料的供给;注意猪舍的防寒保温;保持舍内地面干燥;加强光照,提高猪群的抗病力;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凯威先锋(主要成分有氨苄西林钠、头孢噻呋钠、西司他丁钠等)1 kg、病毒干扰素1 kg,拌匀连喂3~5天。妊娠母猪于产前40天和15天各注射一次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可有效提高初乳中母源抗体的水平,为仔猪提供有效的被动免疫保护,使其度过易感期。
S858.28
B
1673-4645(2014)02-0050-02
201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