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28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张波
目的探究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路径随机分为观察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 每组28例,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 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4%, 并发症发生率为32.1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入路手术相比, 应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更好, 值得临床推广。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
目前临床上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如何选择合适手术入路, 减少手术风险始终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1]。本院应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3月期间本院治疗的56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入路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8例, 观察组中男16例, 女12例, 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38.54±7.26)岁, 对照组中男15例, 女13例, 年龄21~68岁, 平均年龄(37.96±7.39)岁。本研究中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胸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无力伴括约肌功能障碍以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有患者均经X线、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为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 突出节段主要为L1~2共19例, 其次为T12~L1共17例, T10~11及T1~12各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突出节段以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满意后, 常规取右侧卧位, 选择高出突出节段的1~2个节段肋骨作皮肤切口, 采用胸膜外或腹膜外入路进入, 充分暴露突出的胸腰段椎间盘, 切除肋骨, 植骨用湿纱布保存备用。对椎体节段血管结扎后, 切除突出椎间盘至椎体后缘, 完全切除骨赘,显露硬膜囊, 解除脊髓压迫后刮除上下终板。准确测定椎间隙宽度后选取适宜肋骨植入椎间隙, 在椎体侧前方安置前路内固定系统。手术后取平卧位, 术后12 d拆线, 6周后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取常规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 其余操作同观察组。
1.3疗效评价标准 随访1年, 参照文献[2]进行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评价, 手术效果评价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生活及工作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 生活及工作部分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改善或恶化, 不能工作。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痊愈15例, 有效12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43%, 发生切口感染1例, 脑脊液漏1例, 脊髓反应性水肿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 对照组患者痊愈11例,有效12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82.14%, 发生切口感染4例, 脑脊液漏3例, 脊髓反应性水肿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2.14%,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来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由于其表现复杂、致残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在采取手术治疗时手术入路的选择对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后路手术虽然操作简单, 但是对脊髓牵拉刺激较重, 术后脊髓损伤风险大, 而前路手术因具有术野清晰、脊髓干扰小的特点, 相对而言手术的安全性更佳。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 并发症发生率(10.71%)显著低对照组(32.14%), 提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安全性高, 建议推广应用。
[1] 于铁淼, 苗会玲, 靳宪辉, 等.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骨科杂志, 2013, 16(4):387-388.
[2] 何胜利.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11):1876-1877.
2014-07-28]
136000 四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