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株紧靠与宽窄行相结合的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2014-01-23 03:00:42高艳
种子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锦州底肥株距

高艳

(锦州农业科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7)

双株紧靠与宽窄行相结合的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高艳

(锦州农业科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7)

简要介绍了玉米双株紧靠与宽窄行相结合的栽培模式,并阐述了这种栽培模式的主要优点和栽培技术要点。

双株紧靠;宽窄行;玉米;栽培模式

目前,玉米总产已超过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未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仍可能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但是落后的栽培模式已成为进一步提高玉米总产量的制约因素。

通过多年的试验,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双株紧靠与宽窄行相结合的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宽窄行栽培是在打破原来等行距(60 cm)种植基础上,每4垄中不改变行数形成两两靠近,另两垄则远离,形成宽窄行(40 cm+80 cm)的一种高产栽培模式。双株紧靠是在原垄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垵距、一垵种双株的栽培形式。宽窄行栽培是一项节能和能量转化调节的农业工程技术,垄间形成自然通风透光的通道,光合作用强,干物质积累多。双株紧靠的增产原理与宽窄行栽培的增产原理大致相同,只是一个改变行距,一个改变株距。如果既改变行距又改变株距,把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就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1 宽窄行栽培模式的主要优点

1.1 边际效应明显,有利于玉米生产

这种栽培模式做到了稀中有密、密中有稀,形成垄垄是边行,棵棵是地头,作物通风透光条件改善,光照强度增加,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强,干物质积累多,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1.2 单位面积株数增加,有利于提高产量

密度比清种增加10%~15%,即每667 m2增加200~400株,实现合理密植,协调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通过增加群体密度来增加产量。

1.3 方便田间管理,便于集中作业

实行精量播种,有利于一播保全苗,有利于集中施肥,发挥更大肥效,省种、省工、省肥。

1.4 经济效益明显

宽窄行和双株紧靠增密栽培,具有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增产效果稳定、实用性强等显著特点。不打茬,节约成本,轮作倒茬培肥地力,自然打破犁底层。

2 宽窄行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

2.1 地块选择

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平整地块,不能选择岗坡地和低洼地。

2.2 将玉米普通品种改为耐密品种

选择生育期125~128 d,积温在2 700~2 800℃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耐密品种,如先玉335、郑单958、沈玉21等。

2.3 改垄向

垄向改为南偏西18°~20°,使垄向与北方夏季的阳光照射方向一致。

2.4 改等垄距为宽窄垄(80 cm+40 cm)

将原来60~65 cm的等垄改为大垄行距80~90 cm,小垄行距40 cm,1.2~1.3 m为一个组合垄。

2.5 种子处理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

晒种:将种子晾晒2~3 d,改善种皮通透性,促进种子后熟和酶的活性,增强种子的发芽力。

种子包衣:种衣剂是目前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及玉米丝黑穗病的有效措施。

2.6 播种方法

第一年按耕作行宽40 cm、休闲行宽80 cm进行播种。在耕作行上种植2行玉米,行距40 cm,垵距为48~ 54 cm,每垵两株距离应小于1 cm。窄垄上相邻两行苗垵应错开(形成锯齿形)。播深3~4 cm,深浅一致,播后及时镇压。保苗6.0万~6.5万株/hm2。

第二年在第一年耕作休闲行种植,间隔40 cm左右进行播种。

第三年在第二年耕作休闲行种植,间隔40 cm左右进行播种(再回到第一年的播种位置)。两年一个轮回。

2.7 科学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需肥特点确定施肥量,做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底肥、口肥、追肥三结合。

底肥要在两个播种行中间施入,深度14~16 cm;种肥做到种、肥隔离,施到种子侧下方5~8 cm处;追肥在玉米苗带外侧8~10 cm处,深度8~10 cm。

2.8 田间管理

化学除草:播种后5~7 d,应用高效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查苗补种: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有粉种,及时催芽补种。

间苗定苗:当幼苗长到3~4片叶时,去除小苗、弱苗,留壮苗。

防治玉米螟: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防治大小斑病:在玉米抽穗前后,病情扩散前用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进行预防。

2.9 适时收获

当籽粒乳线消失,去掉尖冠后出现黑粉层,此时为玉米安全成熟期,一般在10月上旬收获。

2.10 秋季留茬

玉米收割留茬10~15 cm。

1005-2690(2014)02-0041-02

S513

B

2014-01-07

猜你喜欢
锦州底肥株距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农业与技术(2022年9期)2022-05-17 07:45:48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巧解“植树问题”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
北方冬小麦底肥施用
河北农机(2012年5期)2012-08-15 0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