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成战郭元成 罗玉芝 陈永国 汪彩莲 王大礼 柯 林
丹江口库区位于长江中游支流汉江的上游,地处秦岭余脉与大巴山东延余脉武当山脉过渡区的汉江谷地、伏牛山南麓,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库区年平均气温15.9℃,极端高温42.6℃,极端低温-13.2~-12.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4~3.1℃。库区土壤多为黄棕壤、潮土和水稻土,土层较厚,肥力较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中上等,磷含量普遍较低,中性偏酸,pH值5.5~7.5。土壤、气候为柑桔栽培次适宜区。
丹江口库区柑桔种植历史悠久。据郧县史料,屈原曾流放郧县吊挂山一年,可能将江陵桔带到郧县种植。当地现存的“草桔”,据传是清朝一位四川籍郧县县令自四川引入。1958年援建丹江口水电站的苏联专家品尝“沙洲金桔”后,十分赞赏。上世纪60年代初,原均县农业局陆贤林在六里坪区朱家湾村、郧县胡天安在郧县柳陂小面积试种柑桔。截至2013年,丹江口库区柑桔栽培面积已达4万hm2(60万亩)左右,其中,丹江口市2.20万hm2(33万亩),包含武当山 0.13万hm2(2万亩),产量约 31万t;郧县1.33万hm2(20万亩),产量10万t;房县666.67hm2(1万亩),产量1万t;郧西约 333hm2(0.5万亩),茅箭区和张湾区666.67hm2(1万亩)。此外,河南省淅川县0.43万hm2(6.5万亩),产量 6万t。
目前,丹江口库区已拥有多个柑桔品牌、商标,包括丹江口市在国家工商总局申报成功的“武当蜜桔”地理标志及“武当”商标;郧县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汉江”商标;河南省淅川县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渠首”商标等。
1997年丹江口市蔡家渡果园场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注册“武当”牌商标。“武当”牌柑桔、脐橙色泽鲜艳,味甜化渣,多次荣获“湖北省优质产品”、湖北省“十大名果”、湖北省“名牌产品”及“中华名果”等荣誉称号。2001年,蔡家渡果园被湖北省农业厅授予“湖北省优质水果示范园”;2002年7月,被省农业厅、财政厅命名为“省级重点(果园)场”。“武当”牌柑桔果品行销华北、东北、西北、中原等地100多个城市及农村市场,并出口到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以蔡家渡果园(场)为主体,全市15个国有柑桔专业场和6个柑桔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了丹江口市武当柑桔联合体,全面推行《丹江口市无公害国家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武当蜜桔》地方标准,统一使用“武当”牌商标,共同打造“武当蜜桔”品牌。
2009年,“武当蜜桔”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申报,并被纳入国家柑桔优势产区特色生产基地——丹江库区柑桔北缘基地和柠檬基地。保护对象为柑桔鲜果,保护范围为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土台乡、均县镇、习家店镇、凉水河镇、六里坪镇、土关垭镇、浪河镇、丁家营镇、石鼓镇、官山镇、牛河林业开发管理区、大沟林业开发管理区、白杨坪林业开发管理区、新港经济开发管理处、三官殿办事处、丹赵路办事处等17个乡镇、办事处、特区、管理区、开发管理处现辖行政区域。据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的评估,“武当蜜桔”品牌价值2012年已达12.02亿元。
目前丹江口市柑桔栽培总面积2.2万hm2,其中,挂果桔园1.71万hm2(25.6万亩),年产量约31万t,面积和产量均居湖北省第2位。全市21个乡镇(街道)中有16个乡镇(街道)种植柑桔,种植农户27475户。其中,种植面积达666.67hm2(1万亩)以上的乡镇(街道)有 8个,种植面积66.67hm2(1000亩)以上的村有89个,种植面积0.67hm2(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8804户。全市以“兴津”温州蜜柑为主的早熟柑桔品种面积达5548hm2(83223亩),占全市柑桔栽培面积的25%;以“尾张”温州蜜柑为主的中熟品种面积达1.6万hm2(24万亩),占总面积的72%;脐橙、杂柑等晚熟柑桔占3%。全市有柑桔采后处理生产线35条,每小时鲜果处理能力达280t;有柑桔交易市场79处,其中,大型交易市场5处;有柑桔专业合作组织8家,中介经纪人690人。2008年,丹江口市被农业部列入全国优势柑桔特色生产区,200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湖北省“水果大县(市)”。丹江口市目前也是我国最大的柑桔生产北缘基地。
面对南方冰糖桔在丹江口市高价畅销,而本市柑桔价贱难卖的尴尬现实,加上2008年“蛆柑事件”的冲击,优化品种,提高品质,渐渐成了业界人士的共识,就此也拉开了丹江口市柑桔产业“四转型”“两提升”的发展序幕。“四转型”,即生产上转型,制订“武当柑桔”标准,按标准生产;经营上转型,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加工上转型,分类、打蜡、包装,提倡商品化处理和系列加工;销售上转型,建立市场交易中心,实施品牌化销售。“两提升”,即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用科学发展理念,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友好型柑桔生产基地,打造水果大县(市)品牌——武当蜜桔品牌,做大做强柑桔产业。经湖北省国土资源局批准,丹江口市投资2500万元,在土台乡7个村连片改造治理847hm2(1.27万亩)低丘岗地,建设高标准精品桔园。此外,依托财政部农村专业合作社试点项目、湖北省优势柑桔板块基地建设项目、新农民培训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扶持(移民)政策,着力建设优质柑桔板块基地。预计到2015年,全市柑桔面积达2.67万hm2(40万亩),其中,精品果园1.33万hm2(20万亩);总产量达40万t,其中,优质果品率达到70%以上。
为了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丹江口市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柑桔产业发展技术协作关系,请专家来帮助制订柑桔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种苗,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等。尤其是北缘柑桔综合试验站建设启动后,邓秀新、伊华林、彭抒昂、李国怀和胡承孝等专家教授先后多次亲临指导柑桔产业发展。同时,丹江口市在全市农技队伍和国有柑桔果园(场)的技术员中,考核选拔了30多名技术员组成6个柑桔技术区域服务中心,专门从事柑桔生产技术推广工作。由于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柑桔生产上亟须探索和创新生态种养(套种)模式,进行生态高效果园建设,近几年全市通过结合柑桔低产园改造,采取果园生草栽培,推行“果—草—畜”“果—草—鸡”、间作套种等生态循环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湖北省地方标准《武当蜜桔》是“武当蜜桔”生产的技术规范,也是“武当蜜桔”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质保障。为了使该标准贯穿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市政府制定了扶持政策。如连片开发33.33hm2(500亩)以上的,政府负责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在统一规划和当年开发计划内,农民连片开发桔园,每667m2补助苗款和物资款200~300元;改造密植园,每667m2补助100元;每建一条打蜡生产线,扶持10万元;每建一个柑桔销售市场,扶持30万~50万元;每建一个专业合作社,扶持3万~5万元。支持新(扩)建柑桔产地市场配套建设,统一“武当”品牌、统一印制包装、统一对外宣传,打响“武当”品牌,拓宽市场销路。每年10月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到河南省郑州市全国农产品交易会上举办丹江口市“武当”牌柑桔销售专场会,进行市场对接、联络客户、签订合同;举办“丹江口·武当国际文化、旅游、武术暨柑桔节”,向全世界宣传丹江口、武当山及武当蜜桔;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农业栏目、省台及地方台等宣传武当蜜桔;积极宣传贯彻《武当蜜桔》地方标准,并率先在全市农产品上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打造“武当绿色柑桔”区域柑桔品牌。一个具有特定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或生产加工历史的区域内,由相关组织注册和管理,并授权若干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称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农产品区域品牌一般由产地名和产品(类别)名构成,体现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或取得国家区域产品保护制度注册确认的品牌类型。丹江口库区实施区域柑桔公共品牌,既有利于提高丹江口库区柑桔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柑桔产业持续高效发展,也可大幅提升库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旅游业发展,有利于库区移民发家致富。在市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以丹江口市武当柑桔联合体、郧县柑桔产业协会、武当山特区柑桔合作社、房县柑桔产业协会等为主体,以千家万户桔农为基础,成立十堰市柑桔产业协会;创新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协会运作、企业主体、双牌经营、逐步实施”的品牌打造运作机制,组织十堰市最具代表性的丹江口市蔡家渡果园场、丹江口市玉皇顶果园场、丹江口市园艺场、丹江口市柞蚕场、丹江口市铧洼场、丹江口市五指山园艺场、武当山园艺场、郧县园艺场、房县青曲园艺场和房县苗木场等10家柑桔龙头企业,作为品牌打造的核心企业,通过对柑桔生产资源、柑桔品牌和供应链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区域柑桔公共品牌的强大合力,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实现柑桔生产经营高效化。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库区也可协商申请加入和使用丹江口库区柑桔公共品牌。
建立健全区域柑桔品牌管理体系。立足十堰市特色产业,要着力狠抓现代产业(柑桔)技术体系建设,抓住柑桔产业体系的薄弱环节,制订与柑桔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与标准化果园建设、采后加工与商品化处理、市场营销与区域品牌建设、社会化服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科技支撑与柑桔技术队伍建设、政策保障与柑桔产业发展等政策。在推进措施上,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建立健全武当绿色柑桔区域柑桔品牌管理体系。
延长产业链实现柑桔产业持续发展。一是要让利桔农,增强绿色品牌意识。十堰市名特优柑桔产品不少,除大型企业外,柑桔品牌建设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普通生产经营者的足够重视,柑桔产品不能被市场广泛认同,地域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更谈不上有好的收益。为此,在政府的宣传带动下,龙头企业要让农户在品牌化经营中切实受益,引导他们树立品牌意识,克服小农经营思想,在农产品生产中配合企业实施品牌建设战略。二是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 +桔农”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形成公司与桔农、公司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经营机制。如丹江口市蔡家渡柑桔专业合作社为省级柑桔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362名,有苗木、果品生产基地179.73hm2(2696 亩),建有柑桔打蜡厂 2 个,柑桔气调库2个,综合大楼3栋,合作社柑桔园为湖北省“优质水果示范园”,全部通过绿色果品基地认证,实现了柑桔标准化生产。三是打造精品,赋予产品人文精神内涵,提升产品拓展市场空间的能力。利用新技术,建立精品园、生产精品果、打造精品品牌。深入挖掘武当、汉江、神农文化和柑桔文化,强化区域品牌——“武当绿色柑桔”形象。四是在《丹江口市无公害国家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武当蜜桔》地方标准和《郧县柑桔优质高产技术栽培规程》等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制订《十堰市武当绿色柑桔生产规程》,加速推进柑桔生产标准化。五是加快库区柑桔专业市场建设。发展库区柑桔购销网店,鼓励外地、内地经营能人深购远销。要引进、培植大型销售企业,开展连锁经营、超市专柜经营、出口国际市场等,发展精品果、礼品果,实行优质优价,以此带动大宗产品的价格,拓展市场营销空间。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是柑桔种植由一元变多元或立体发展,如柑桔林下养鸡、种魔芋等,实现多种经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二是调整柑桔产业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做好承接柑桔产业转移的准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柑桔病虫害的发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广东、福建等地柑桔规模在不断萎缩,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升高,作为附加值不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柑桔产业终将会逐步向我国中西部转移,这对丹江口库区柑桔产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政府和相关企业要未雨绸缪,利用库区自然优势,做好产业承接准备。三是加大宣传,将丹江口库区柑桔产业发展与南水北调工程结合起来,与受水区广大消费市场结合起来,开展“饮丹江口水,吃丹江口桔”活动,以此扩大库区柑桔销售市场。四是挖掘柑桔保健功能,引导消费时尚,结合地方柑桔文化,提升销售层次,降低产业发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