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久宁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中药文化
唐宋时期的中药资源调查与官修本草
金久宁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中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传承有序。自两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本草”即为行医用药的经典。古往今来,随着历代医药实践的进步,药物品种数量的增加,“本草”内容的完善和补充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全国范围内的中药资源及应用的普查,是修订和完善本草典籍的基础。我国历史上分别在唐代和宋代曾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中药资源普查,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两部官修本草——唐《新修本草》、宋《本草图经》。
唐宋时期;中药资源调查;本草;唐《新修本草》;宋《本草图经》
中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传承有序。自两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问世以来,“本草”即为行医用药的经典。古往今来,随着历代医药实践的进步,药物品种数量的增加,“本草”内容的完善和补充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全国范围内的中药资源及应用的普查,是修订和完善本草典籍的基础。我国历史上分别在唐代和宋代曾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中药资源普查,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两部官修本草——唐《新修本草》、宋《本草图经》。本文对于唐宋时期的医事药事制度、唐宋时期的中药资源调查与两部官修本草唐《新修本草》和宋《本草图经》的编撰进行了介述,并以宋《本草图经》为例,对于中药的名实、产地、药材集散地等进行了论述,希冀对于当今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有所借鉴和启迪。
唐宋时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医药科技进步的一个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后世有“治隆唐宋”之说。
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以来,到了唐代,国力兴盛,经济提升,以及频繁的中外交流为科技文化以及中医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1 唐代的医事药事制度
太宗贞观□年设尚药局奉御,以掌医药,皇太子及宫人以下则太医署令药藏局典之。按:百官志唐之官制,太宗定为七百三十员。尚药局奉御二人、直长(执掌)二人,掌和御药,诊视凡药,供御。中书门下长官及诸卫上将军各一人,与监奉御莅之药,成医佐以上先尝,疏本方具岁月日,莅者署奏。饵日奉御先尝,殿中监次之,皇太子又次之,然后进御。太常每季阅送上药,而还其朽腐者,左右羽(御)林军给药,飞骑万骑者颁焉。司药典药掌药各二人,掌医方凡药外进者,簿案种别。掌医三人,掌方药优乐。太医署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二人、医监四人,并从八品下;医正八人,从九品下。令掌医疗之法,其属有四:一曰医师,二曰针师,三曰按摩师,四曰咒禁师。皆教博士考试登用,如国子监医师、医正、医工疗病,书其全之多少为考,课岁给药,以防民疾。凡陵寝庙,皆储以药。尚药、太常医各一人,受之宫人患,坊有药库监们莅出给,医师、医监、医正、番别一人,莅坊。凡课药之州,置采药师一人,京师以良田为园,庶人十六以上为药园生,业成者为师。凡药辨其所出,择其良者进焉。药藏局药藏郎二人,从六品下,丞二人,正八品上,掌和医药,丞为之贰。皇太子有疾,侍医诊候议方,药将进,宫人莅尝,如尚药局之职。凡四夷蕃客献药者,鸿胪寺验复,少府监定价之高下。
文宗太和六年五月庚申诏,诸道疫疾未定处,官给医药。按:旧唐书文宗本纪云云。[1-3]
唐时期各州府进贡的药材,可见之于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志·地理》(从略)。
1.2 宋代的医事药事制度
宋设御药院,以供奉禁中;设和剂局、惠民局,以济民疾。《宋史·职官志》云:“御药院勾当,官无常员,以入内侍充掌。按验秘方,以时剂和药品,以进御及供奉禁中之用。典八人、药童十一人、匠七人。殿中省尚药掌和剂、诊候之事。翰林司掌供茶茗、汤药。和剂局、惠民局掌修合良药出卖,以济民疾。香药库掌出纳外国贡献及市舶香药、宝石之事。”
《宋史·太祖本纪》云:“乾德元年秋七月癸亥,湖南疫,赐行营将校药。”《宋史·太宗本纪》云:“淳化三年五月戌申诏,太医署良医视京城病者,赐钱五十万具药,中黄门一人按视之。”“淳化五年六月都城大疫,分遣医官煮药给病者。”《宋史·真宗本纪》云:“咸平五年冬十月己巳,遣使赍药赐镇戎军将士。”“咸平六年五月京城疫,分遣内臣赐药。”“景德元年六月壬午暑甚,罢京城工役,遣使赐喝者药。”“景德三年五月,西凉府厮铎督部落多疾,赐以药物,秋七月壬子,赐广南圣惠方,岁给钱五万市药疗病者。”“景德四年九月壬申,赐畿县圣惠方。”《宋史·仁宗本纪》云:“明道三年二月甲子,以广南兵民若瘴毒为置医药。”“康定元年夏四月癸巳诏,诸戍边军月遣内侍存问,其家病致医药。”“庆历六年夏四月甲寅,遣使赐湖南戍兵方药。”《宋史·食货志》云:“仁宗在位,哀病者乏良药,为颁庆历善救方,知云安军王端请官为,给钱和药予民,遂行于天下。”《宋史·仁宗本纪》云:“皇祐元年二月戊辰,以河北疫,遣使颁药。秋七月巳未,诏诸州岁市药,以疗民疾。”“三年五月乙亥,颁简要济众方,命州县长吏按方剂以救民疾。”
《宋史·神宗本纪》云:“治平四年正月丁巳,帝即皇帝位,夏四月壬申,罢州郡岁贡饮食果药。”《宋史·哲宗本纪》云:“绍圣元年夏四月庚戌诏,有司具医药,治京师民疾。”《宋史·徽宗本纪》云:“元符三年正月即皇帝位,八月戊戌诏,诸路遇民有疾,委官监医往,视疾给药。”《宋史·高宗本纪》云:“绍兴二十一年二月乙卯诏,诸州置惠民局,官给医书。六月辛巳,命岁给大理寺三衙及州县钱和药剂疗病囚。”《宋史·宁宗本纪》云:“庆元元年夏四月戊辰,临安大疫,出内帑钱,为贫民医药棺敛费。”“嘉定二年三月庚申,命浙西及沿江诸州,给流民病者药。”《宋史·理宗本纪》云:“淳祐九年春正月癸亥,命临安府置药局,疗贫民疾苦。”[3-4]
宋时期行政区划及各府州进贡的药材,可见之于元·脱脱、阿鲁图编纂的《宋史·地理志》(从略)。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一个历史时期。北方的士族为避战乱迁徙南方,随之也带来了北方的社会习俗和文化,促进了南北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也由于国家分裂,阻断了南北方地产药材的流通,药材代用品的出现,造成了中药材品种的混乱。正如陶弘景所言“自江东以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势理,不及本邦。假令荆、益不通,则令用历阳当归,钱唐三建,岂得相似。所以治病不及往人者,亦当缘此故也。”[5]
鉴于此,唐显庆二年(657年),在苏敬的倡导下,唐朝政府组织了20多人的班底,开始了官修本草的编撰工作。
编撰准备可谓详备。正如《新修本草》卷第一“孔志约序”中所言:“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时非。名实既爽,寒温多谬。用之凡庶,其欺已甚;施之君父,逆莫大焉。于是上禀神规,下询众议;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羽、毛、鳞、介,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遂乃详探秘要,博综方术。《本经》虽阙,有验必书;《别录》虽存,无稽必正。考其同异,择其去取。铅翰昭章,定群言之得失;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撰本草并图经、目录等,凡成五十四卷。”[6]
一方面确定体例,“上禀神规,下询众议”(见《新修本草·序》语),广泛征集资料,采纳众多建议,并加以分析讨论;另一方面实地调查,“普颁天下,营求药物”(同前),举全国之力,广泛调查征求药物。
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范围的中药品种资源的调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据史料研究表明,药物调查的区域列入典籍记载就有13道133州之多,征集的药物数量广泛。“征天下郡县所出药物,并书图之”。借助于这次中药资源调查,共编撰了《新修本草》、《新修本草附图》、《新修本草图经》等五十四卷,由于历史的原因,除《新修本草》二十卷传世之外,余者皆亡佚不见。[7]
从《新修本草》的内容特色及学术成就可以看出:
(1)完善了本草著作的编纂体例。基本沿用了《本草经集注》的体例,并有所发挥。药物入编将陶弘景原先的七类细化分为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有名无用等九类。药物的论述依《本经》、《别录》书写顺序,注说以陶弘景注说列前,新增的注文冠以“谨按”附后,使得本草传承有序,一目了然,为后世本草著作的编纂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同时,基于全国范围的药物普查,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各自成册,相辅相成,内容完备。至此本草著作有附图成为定例。
(2)药物品种的整理和厘定。基于药物产地品种的实地调查,纠正了以往本草的错讹与不实之处。“羽、毛、鳞、介,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遂乃详探秘要,博综方术。《本经》虽阙,有验必书;《别录》虽存,无稽必正。考其同异,择其去取。”
(3)新增了药物114种。选取增补了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品种,其中不乏一些源自域外的外来药物,大大丰富了我国药物的品种和内容。
《新修本草》唐显庆二年(657)始修,显庆四年(659)完成。大型综合性本草著作《新修本草》总54卷,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新修本草》20卷(现存残卷),目录1卷;《药图》25卷,目录1卷(亡佚);《图经》7卷(亡佚)。《新修本草》正文部分20卷载药850种,分为9类;关于亡佚的《药图》25卷和目录1卷,已无从稽考,但从“征天下郡县所出药物,并书图之”(《唐会要》语),和25卷制上推测,收载药图的数量亦是相当可观的;关于亡佚的《图经》7卷的收载内容,有学者认为,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一中的“采药时节”和“药出州土”2篇内容,应源自《图经》,由此可见一斑。[8]
自唐《新修本草》问世以来,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陈藏器编撰《本草拾遗》,对《新修本草》进行了补遗解纷;五代后蜀(934―965)韩保昇等人又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参校增补注释,编撰了《重广英公本草》,也称《蜀本草》。
宋开宝年间(973),宋太祖组织《开宝新详定本草》的修撰,次年又加以校勘,定名《开宝重定本草》,载药数增至为983种;宋嘉祐二年(1057)八月,集贤院设立校正医书所,掌禹锡等奉旨校订本草,依据《开宝重定本草》,又吸纳了《蜀本草》等各家之说,加以正误补注,嘉祐五年(1060)完稿,次年《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印行,共21卷,载药1 082种。
补注辑校本草的期间,发觉仅有文字尚不足以辨识药物,仍需有完备的药物图和图说。宋嘉祐三年(1058)10月,校正医书所奏请朝廷向全国各地下诏,将所产药物详细绘图,并详述药物性状、采收、应用等,以作编撰本草图经之备。宋仁宗准奏下旨,一场全国性的药物普查就此展开。掌禹锡等认为:“考正群书,资众见则其功易就;论著文字,出异手则其体不一,……,(苏颂)向尝刻意此书,于是建言奏请,俾专撰述”,举荐由苏颂独自完成《本草图经》的编撰。
苏颂《本草图经》的编纂乃举全国之力,广为征集药材,令人摹绘成图。即所谓“下诸路州县应系产药去处,并令识别仔细辨认根茎、苗叶、花实形色大小,并虫鱼鸟兽玉石等堪入药用者,逐件画图,并一一开说著花结实、收采时月、所用功效。其番夷所产药,即令询问榷场市舶客商,亦依次供析,并取逐味各一二两,或一二枚,封角,因入京人差赍,送当所投纳,以凭照证,画成本草图,并别撰图经。”(“补注本草奏敕”)《本草图经》总20卷,目录1卷,载药约780条;一种药材名下,常附有多图;在其中635种药材名下,附图933幅,分别来自150余个州军。论述中注重药物名实的辨析,药物产地、采收时月、药用部位的记载,外来及少数民族药物的收录,药性、单验方及民间草药的收集和整理等。
原书初刊于宋嘉祐七年(1062),绍圣元年(1094)刊行小字本,后均亡佚。其药图及内容可见于《证类本草》,现有今人尚志钧《本草图经》辑复本。
4.1 名实论述
以植物药为例,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收载有37种;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收载有33种;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收载有:当归、秦艽、黄芩、芍药、生姜、藁本、麻黄、葛根、前胡、知母、贝母、栝蒌、大青、玄参、苦参、石龙芮、石韦等39种;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收载有51种;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收载有28种;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收载有51种;木部上品·卷第十收载有:茯苓、柏实、桂、杜仲、枫香、干漆、蔓荆实、牡荆、女贞实、桑寄生等40种;木部中品·卷第十一收载有29种;木部下品·卷第十二收载有45种。
《本草图经》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蒲黄”条,有:“蒲黄,生河东池泽。香蒲,蒲黄苗也。生南海池泽,今处处有之,而泰州者为良。春初生嫩叶,未出水时,红白色,茸茸然。《周礼》以为菹,谓其始生。取其中心入地,大如匕柄,白色,生啖之,甘脆。以苦酒浸,如食笋,大美。亦可以为,今人罕复有食者。至夏抽梗于丛叶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棒杵,故俚俗谓蒲槌,亦谓之蒲厘。花黄,即花中蕊屑也。细若金粉,当其欲开时,有便取之。市廛间亦采,以蜜搜作果实货卖,甚益小儿。医家又取其粉下筛后,有赤滓,谓之蒲萼。入药以涩肠已泄,殊胜。”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杜若”条,有:“杜若,生武陵川泽及冤句,今江湖多有之。叶似姜,花赤色,根似高良姜而小辛味。子如豆蔻。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用。”
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漏芦”条,有:“漏芦,生乔山山谷,今京东州郡及秦海州皆有之。旧说茎叶似白蒿,有荚,花黄生荚端,茎若箸大;其子作房,类油麻房而小,七、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今诸郡所图上,惟单州者差相类。沂州者花叶颇似牡丹。秦州者花似单叶寒菊,紫色,五、七枝同一秆上;海州者花紫碧,如单叶莲花,花萼下及根旁有白茸裹之。根黑色,如蔓菁而细,又类葱本,淮甸人呼为老翁花。三州所生花虽别,而叶颇相类,但秦、海州者,叶更作锯齿状耳。一物而殊类若此,医家何所适从,当依旧说,以单州出者为胜。六月、七月采茎苗,日干。八月采根,阴干。南方用苗,北土多用根。又此下有飞廉条云∶生河内川泽,一名漏芦。与苦芙相类,惟叶下附茎,有皮起似箭羽,又多刻缺,花紫色,生平泽。又有一种生山岗上,叶颇相似,而无疏缺,且多毛,茎亦无羽,根直下,更旁枝生,则肉白皮黑,中有黑脉,日干则黑如玄参。”
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苦参”条,有:“苦参,生汝南山谷及田野,今近道处处皆有之。其根黄色,长五、七寸许,两指粗细;三、五茎并生,苗高三、二尺以来;叶碎青色,极似槐叶,故有水槐名,春生冬凋;其花黄白,七月结实如小豆子。河北生者无花子。五月、六月、八月、十月采根,曝干用。”
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白鲜”条,有:“白鲜,生上谷、川谷及冤句,今河中、江宁府、滁州、润州亦有之。苗高尺余,茎青,叶稍白,如槐,亦似茱萸;四月开花淡紫色,似小蜀葵;根似蔓菁,皮黄白而心实。四月、五月采根,阴干用。又云∶宜二月采,差晚则虚恶也。其气息都似羊膻,故俗呼为白羊鲜,又名地羊膻,又名金爵儿椒。其苗,山人以为菜茹。”
4.2 产地考察
在《本草图经》草木部各卷收载的植物药中,均有药材来源的产地记述。如:“人参”条,有:“生上党山谷及辽东。今河东诸州及泰山皆有之,又有河北榷场及闽中来者,名新罗人参,然俱不及上党者佳。”“牛膝”条,有:“生河内川谷及临朐。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为胜。”“升麻”条,有:“生益州山谷。今蜀汉、陕西、淮南州郡皆有之,以蜀川者为胜。”“柴胡”条,有:“生弘农山谷及冤句。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9]
4.3 药材集散地管窥
《本草图经》载药约780条;一种药材名下,常附有多图;在其中635种药材条下,附图933幅,分别来自150余个州军。《本草图经》几乎每一种植物药材条下都附有多图,并将其产地冠之药材名前,常用的大宗药材更是如此。如果将《本草图经》中同一区域的药材归在一起,加以比较分析,可大致看出宋代当时植物药的主产地以及药材集散地情况。
《本草图经》附图中,记述了许多地区出产的药材,如:江宁府,有:江宁府柴胡、江宁府茵陈、江宁府王不留行、江宁府前胡、江宁府败酱、江宁府白鲜、江宁府菝葜、江宁府仙茅、江宁府天南星、江宁府乌头、江宁府牙子、江宁府谷精草、江宁府紫葛等;海州,有:海州青木香、海州卷柏、海州漏芦、海州葛根、海州通草、海州石韦、海州菝葜等;兖州,有:兖州黄精、兖州人参、兖州天门冬、兖州赤箭、兖州卷柏、兖州千岁蘽、兖州石龙芮等;解州,有:解州黄精、解州远志、解州防风、解州通草、解州知母、解州紫菀等;淄州,有:淄州柴胡、淄州沙参、淄州徐长卿、淄州狗脊、淄州前胡等;而《本草图经》附图中冠以滁州的药材更是有:滁州黄精、滁州人参、滁州牛膝、滁州萎蕤、滁州升麻、滁州车前子、滁州青木香、滁州薯蓣、滁州巴戟天、滁州决明子、滁州葈耳、滁州当归、滁州百合、滁州知母、滁州白鲜、滁州紫参、滁州白薇、滁州牡丹、滁州百部、滁州鳢肠、滁州射干、滁州青葙子、滁州大戟、滁州天南星、滁州刘寄奴、滁州鹤虱、滁州夏枯草、滁州蚤休、滁州虎杖、滁州马兜铃、滁州地锦草、滁州楮实等达32种之多。
附图中药材的产地与《本草图经》文中的产地记述趋同,虽然与《宋史·地理志》中各府州进贡的“药材”相比较而略有差异,但基于实地调查征集的药材产地记述更为具体可信。综合附图中药材的产地的加以分析,可较为清晰地反映出宋代时的植物药主产地以及药材集散地的情况;一些大宗药材和常用中药,其药材基原在各地并不为同一种植物,如对其记述和附图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考证,可探究当时一些药材的主流品种及代用品的情况。[10]
唐宋时期所进行的两次全国范围的中药资源调查,取得了丰厚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成就了两部本草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著作——唐《新修本草》、宋《本草图经》。
历史上的中药资源调查及其论著,对于现今我们从事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仍有着借鉴和启迪的积极作用。从医药实践需求出发,从中药产业需求出发,注重实地调查,不流于形式,切实做好对于药材名称、产地详细记录,标本的采制,民间经验的收集,物种分类鉴定,药材发展源流辨析探究;成立国家级的平台,遴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组成研究和编写班底,集中统一做好各地上报资料的整理汇总、分类甄别、补充完善工作,最终形成一系列论著,使得这次全国范围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成果为现今的医药实践所享用,真正造福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1]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清·陈梦雷等原辑.清·蒋廷锡等重辑.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4] 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 梁·陶弘景著.尚志钧,尚元胜辑校.本草经集注(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6] 唐·苏敬等编纂.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7] 尚志钧,林乾良,郑金生著.历代中药文献精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8] 马继兴.《千金方》的版本及其保存的古本草著作[J].中医杂志,1983年5月.
[9] 宋·苏颂编撰.尚志钧辑.本草图经(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0] 金久宁.宋《本草图经》草木部所述植物药主要产地及集散地考略[J].北方药学,2009,6(3):25-28.
InvestigationofChineseMedicineResourcesduringTangandSongDynastiesandOfficial-CompilationHerbalClassics
JIN Jiuning
(InstituteofBotany,JiangsuProvinceandChineseAcademyofSciences,Nanjing210014)
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has been inherited orderly. Since the appearance ofShenNongHerbalClassicin Han Dynasty, “Ben Cao (Herbal Classic)” has become herbal classical work for practical use.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with the progress of ancient medical practice and increasing number of drugs,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o improve and supplement the content of Ben Cao(Herbal Classic). Nationwide general investig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and application is the basis for revising and improving the herbal classics. There were two large-scale general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respectively, and based on that, two official-compilation Ben Cao came out—XinXiuBenCao(RevisedHerbalClassic) in Tang Dynasty,BenCaoTuJing(Herbal Medicine Drawings and Commentary) in Song Dynasty.
Tang and Song Dynasty;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Ben Cao(Herbal classic);XinXiuBenCao(RevisedHerbalClassic);BenCaoTuJing(HerbalMedicineDrawingsandCommentary)
10.13313/j.issn.1673-4890.2014.11.015
20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