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亚宁,任晓红,张孝兴,樊荣
特发性含铁黄素沉着症,是一种较少见的铁代谢异常疾病,特点为广泛的肺毛细血管出血,肺泡中有大量的含铁血黄素沉着,并伴有缺铁性贫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咯血、气促和贫血。本病为少见病,临床表现多样性,辅助检查无特异性,基层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易导致误诊。现报道2例儿童病例,探讨该病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
例1,患儿女,8岁。2010-10-08初诊。主诉:咳嗽、痰中带血丝6 d。患儿6 d前无明原因出现单声咳嗽,喉中有痰,出现痰中带血丝2次,无气喘、憋气,口服头孢克洛、止咳糖浆2 d,症状无改善,发病第3天患儿出现发热(未测体温),在县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69×109/L,中性粒细胞78.11%,淋巴细胞18.02%,红细胞3×1012/L,血红蛋白70 g/L,血小板289×109/L。胸片提示双侧肺炎。既往曾因多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在县医院住院治疗4次,有咳嗽痰中带血丝3次,有反复贫血史。3年前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曾口服铁剂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6.5 ℃,脉搏80次/分,呼吸24次/分,体质量35 kg。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苍黄,贫血貌,呼吸平稳。睑结膜苍白,口唇淡红,口周无发绀,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痰鸣音,双肺底可闻及固定湿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未查及异常。辅助检查:胸片示双肺门影不大,双肺纹理增重模糊,右肺下野可见斑片状模糊影,心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痰培养链球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6×109/L,中性粒细胞71.6%,淋巴细胞23.0%,红细胞2.63×1012/L,血红蛋白69 g/L,血小板311×109/L。网织红细胞0.110。支原体抗体1∶40。血沉20 mm/h。肝功:总胆红素增高。肾功、电解质基本正常。免疫球蛋白正常。心肌酶:CK-MB 14.0 U/L,CK 75.0 U/L,HBDH 365.0 U/L,LDH 625.0 U/L。降钙素原阴性。痰培养示正常菌群。痰液高倍镜:铁锈色黏液痰,衣原体包涵体(+),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见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治疗:入院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氨溴索化痰,补充维生素等对症治疗。入院第3天,确诊为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加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抗炎治疗4 d,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1周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5×109/L,中性粒细胞66.0%,淋巴细胞28.3%,红细胞1.80×1012/L,血红蛋白64 g/L,血小板64×109/L;网织红细胞0.060。经治疗症状缓解、体征消失,支气管肺炎达临床治愈。出院继续口服泼尼松治疗。
例2,患儿男,4岁,2011-10-11初诊。主诉:咳嗽、气喘3 d,呕血4 h。3 d前因受凉感冒,出现咳嗽、气喘,伴有低热,并逐渐出现呼吸急促,在外院输液治疗2 d效果不佳,1 d前出现呼吸急促、气短。4 h前出现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混有血性物,有暗红色血块。2年前患儿出现咳嗽气喘在县医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查血常规提示贫血,给予治疗症状缓解,后多次出现咳嗽、气喘,曾出现痰中带血2次,以“支气管炎,肺炎”住院治疗5次,曾在外院查骨髓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并间断口服抗贫血药,贫血时轻时重。既往无胃病史,无血便及黑便。入院查体:体温37.5 ℃,脉搏126次/分,呼吸50次/分,体质量15 kg。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苍黄,贫血貌,呼吸急促。双眼睑无浮肿,睑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口唇淡红,口周无发绀,咽部充血,双扁桃体未见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双肺底可闻及固定湿啰音。心率12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胸片示双肺纹理增重模糊,双下肺可见斑片状模糊影,心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予氧疗,西力欣抗感染,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及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抗炎平喘对症治疗。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6×109/L,中性粒细胞70.6%,淋巴细胞24.0%,红细胞2.60×1012/L,血红蛋白61 g/L,血小板302×109/L;网织红细胞0.150。支原体抗体1∶20。血沉18 mm/h。肝功、肾功、心肌酶、电解质基本正常。免疫球蛋白、降钙素原正常。痰液及胃液高倍镜检查: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明确诊断为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抗炎治疗5 d,症状改善,呼吸平稳,予以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1周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7×109/L,中性粒细胞62.0%,淋巴细胞30.3%,红细胞2.70×1012/L,血红蛋白66 g/L,血小板121×109/L。网织红细胞0.070。经治疗症状缓解、体征消失,支气管肺炎达临床治愈。出院继续口服泼尼松治疗。
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5岁前发病居多,有文献报道与胃食管反流有关的病例,也有报道与牛奶过敏、真菌等因素有关[1]。临床研究部分与免疫有关,但无系统性结论。据病理变化分3期,急性期表现为肺组织呈棕黄色实变,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肺泡腔内有不同程度出血。慢性期病理改变主要是肺泡间质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肺泡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小叶间隔及肺泡壁增厚,病变多为双侧性,反复发作后期部分肺泡壁断裂,存有大量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可能坏死,溢出含铁物质,破坏基底膜组织,进一步引起肺泡内出血。肺内纤维化可形成肺内高压而继发左心或右心肥大甚至有肺心病。后遗症期表现为肺内形成广泛的间质纤维化,电镜检查肺泡毛细血管失去正常结构呈灶性破裂,并有胶原纤维沉积[2]。
本病有以下特点,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气喘,咳血,呕血或胃液中有陈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胸片有急或慢性浸润。主要临床症状急性期,常见面色苍白,乏力,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呕血,可见呼吸急促、发绀、心率快。肺部可闻呼吸音减低或干湿啰音。肺部X线可见云絮状阴影一般右侧较多,亦可呈毛玻璃样改变。慢性期表现为反复发作,慢性咳嗽、低热、胸痛、哮喘,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X线胸片呈现两侧肺纹理粗重,可见境界不清的细网状、网粒状或粟粒状阴影。后遗症期由于反复出血已形成广泛的肺间质纤维化。可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不全,可见肝脾大,杵状指趾,X线胸片显示纹理增多粗糙,呈现两侧肺纹理粗重,可有小囊样透亮区或纤维化,并可有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或肺心病等。有报道高分辨率CT在显示儿科肺间质性疾病的网状阴影、小结节阴影、毛玻璃样阴影病变时优于常规CT和X线平片[3]。
治疗上仔细寻找可能的病因及诱因,如有牛奶过敏,或其他食物过敏,尽量避免食用,急性期给予氧疗,静脉用糖皮质激素,病情稳定后给予口服强的松,激素治疗无效者可试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对重症型可用部分置换血浆疗法以改变患儿的免疫状态。如药物无效,又有明显溶血反应、脾功能亢进及血小板减少者少数病例可考虑脾切除术。慢性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可试用中药,用活血化瘀及促进免疫功能的方剂,还可给予去铁药物。
2例患儿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多次以支气管炎、肺炎住院治疗,病史中有痰中带血丝,慢性贫血,查痰肺含铁血黄素细胞给予确诊。例2有呕血,患儿不会吐痰,急性肺出血后,血性物随痰液吞咽至胃内,引起呕血。病例1曾误诊4年,病例2误诊2年,均误诊为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加贫血。误诊原因,本病为少见病,临床表现多样性,辅助检查无特异性,对该病认识不足,基层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把呼吸道症状与贫血未联系起来,导致误诊时间长。因此凡在临床中遇到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贫血患儿要仔细询问病史,有痰中带血丝,要高度怀疑此病,部分患儿无咳血痰,仅表现为呕血,这时反复查痰中或胃液含铁血黄素细胞可确诊,如痰液找含铁血黄素细胞困难,应积极做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检查。如果想到该病,确诊不难,尽早治疗,控制急性发作,改善预后。
[1] 潘玲丽,陈婷婷,高举,等.小儿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46例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05,20(4):726-727.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43.
[3] 徐晔,余国容,余世才,等.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影像学分析:比较X线与CT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6,21(7):739-741.
(收稿日期:20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