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马 竞 张 曦 陶琳丽 有兆骏 段 斌 张慧新
(1.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11;2.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211)
家禽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所提供,饲料中过剩的蛋白质也会分解产生能量。脂肪是高能量物质,是供给家禽体能量和储备能量的最好形式,在体内氧化时放出的能量是同一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2.25倍;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给家禽提供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影响因素有环境温度,这对鸡能量需要的影响最大[1]。所以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给予适宜的环境温度[2];Farrell(1974)在比较日粮能量浓度的试验中发现,当日粮代谢能浓度在9.1~15.3 MJ/kg时,能量平衡为负平衡状态时代谢能的利用率为80%,而当能量为正平衡时代谢能利用率只有60%。Brickett等[3]研究表明,蛋白质是动物生命表现的重要物质基础,蛋白质沉积是动物蛋白质合成与蛋白质降解的动态平衡结果,蛋白质周转代谢是表现动物蛋白质动态代谢的动力学过程,也是动物生命进化表现和一种生物适应性机制;畜禽对蛋白质的营养需要,实际上是对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数量和相互比例的需要。易中华[4]认为,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即蛋白质总是在进行周转代谢,蛋白质代谢实质上是氨基酸代谢。营养学家们一致认为,日粮蛋白质也就是氨基酸的组成对畜体的健康和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5-6]。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过程对机体、对日粮所提供的能量的代谢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7-8]。
在高原地区,由于受到温度、光照、降雨量、紫外线、含氧量等的影响,以至于即使是通一个品种品系的家禽在高原地区饲养时生产性能都有别于其他地区[9-11]。造成这样的差异很可能就是因为高原地区没有属于自己地区的需要量标准,一直都只是参照其他地区的标准来饲养。所以为了高原地区海兰灰蛋鸡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饲养,在高原地区开发研究一套关于海兰灰蛋鸡的蛋白、能量需要量,并在云贵川等高原地区推广开去,为高原蛋鸡事业的发展做一点点贡献是如此的迫切和必要。
试验选取体况和大小相近的91日龄高原海兰灰健康蛋鸡600只,随机分为25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每笼养4只。
试验采用2因素5水平的交互试验设计,能量水平:11、11.6、12.2、12.8、13.4 MJ/kg;蛋白质水平:14%、15%、16%、17%、18%,见表1。
表1 试验分组
采食量:每天定时加料3次,并称取每次加料重量并记录,计算各组每天的采食量。
体重、日增重:每7 d对每组每重复鸡称重记录鸡体重值,并计算日增重。
屠宰试验: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屠宰一只鸡,对鸡只体成分(水分、蛋白、脂肪、能量)进行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进行处理,然后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表2 双因素方差分析P值
2.1.1 能量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3)
由表3可以得知,各组间初体重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随着能量水平的不断增高,各组间的期末体重、采食量、日增重都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能量水平提高,期末体重和日增重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各组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能量水平为11.6 MJ/kg时,期末体重和日增重分别达到最大值1.28 kg、10.34 g/d;采食量随着能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组的采食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
2.1.2 蛋白质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4)
由表4可以得知各组间初体重没有显著性差异;各组间随着蛋白的升高期末体重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蛋白为14%、15%与17%、18%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6%组与17%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蛋白为17%时有最大期末体重,为1.28 kg;采食量呈现上升后平稳的趋势,蛋白为14%时与各组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15%、16%、17%、18%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日增重呈现上升后平行的趋势,蛋白为14%、15%、16%的三组与蛋白为17%、18%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17%、18%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蛋白为17%的时候有最大日增重,为10.97 g/d。
2.1.3 交互作用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5)
由表5可知,高原海兰灰91日龄蛋鸡初体重在0.94~0.99 kg之间,各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能量和粗蛋白质的交互作用对全期生长性能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交互作用组25组有着最大期末体重,即能量水平为13.4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8%;但是第25组与第17组没有差异性显著,并且该组有最大日增重,第17组的能量水平为11.6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7%,从生产节约成本的角度来说,综合表中各项指标数据来看,交互作用组17为最好。
表3 能量水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表4 蛋白水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表5 交互作用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2.1.4 回归分析(见图1)
由图1可知,高原海兰灰蛋鸡育成后期体重与蛋白质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能量水平为11 MJ/kg时,全期增重与粗蛋白质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拟合方程为:y=-17.34x2+578.63x-3 557.01(R2=0.968;P=0.032),当蛋白质为16.68%时,有最大期末体重为1 270.1 g;能量水平为11.6 MJ/kg时,全期增重与蛋白质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拟合方程为:y=-3.24x2+111x+338.59(R2=0.953;P=0.047),当蛋白质为17.13%时,有最大期末体重为1 289.29 g;能量水平为12.2 MJ/kg时,全期增重与蛋白质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拟合方程为:y=-6.13x2+213.88x-602.6(R2=0.965;P=0.035),当蛋白为17.45%时,有最大期末体重为1 263.01 g;能量水平为12.8 MJ/kg时,全期增重与蛋白质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拟合方程为:y=-10.05x2+343.23x-1 668.44(R2=0.982;P=0.018),当蛋白为17.08%时,有最大期末体重为1262.07g;能量水平为13.4 MJ/kg时,全期增重与蛋白质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拟合方程为:y=-7.5x2+267.14x-1 106.66(R2=0.993;P=0.007),当蛋白为17.8%时,有最大期末体重为1 272.13 g。
图1 蛋白水平与期末体重拟合回归
所以,由拟合回归可以得知,当能量为11.6 MJ/kg、蛋白为17.13%时,有最大的期末体重。
表6 双因素方差分析P值
2.2.1 能量对体成分的影响(见表7)
表7 不同能量水平对鸡体成分的影响
由表7可知,能量水平对鸡只体成分的水分、蛋白、粗脂肪和能量均无显著性影响。
2.2.2 不同蛋白水平对体成分的影响(见表8)
由表8可知,蛋白水平对鸡只体成分的水分、蛋白、粗脂肪和能量均无显著性影响。
家禽的生长性能受品种、饲料、营养物质、环境因素以及饲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是家禽的主要营养元素,饲料中的能量和粗蛋白质能否满足家禽的营养需要将直接影响鸡只的期末体重、日增重以及采食量,如果日粮中能量水平或粗蛋白质水平过低,会导致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造成生长性能下降;但如果日粮中能量水平或粗蛋白质水平过高,就会造成饲料的浪费。陈祥林[12]研究表明:古典型岑溪三黄鸡可以通过自身调节采食量来获取所需能量,本试验结果表明,能量水平、粗蛋白质水平、能量和粗蛋白质交互作用对期末体重、日采食量、日增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鸡只的日采食量呈下降趋势,说明能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降低了蛋白饲料原料的使用,同时验证了家禽有“为能而食”的本能;
表8 不同蛋白水平对鸡体成分的影响
日粮缺乏蛋白质会引起家禽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以维持体内一些活性物质的合成,蛋白质适度增加,提高家禽的食欲,过度增加,由于蛋白质的热增耗作用体内产热量增加,处于热应激家禽的采食量下降。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鸡只的期末体重也逐渐增加,这说明适度提高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促鸡只生长,过高粗蛋白质水平导致多余的蛋白质营养用于沉积的部分不明显,同时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促进蛋白质营养的吸收利用,这与史景松[13]研究报导粗蛋白质因素对料重比、每克增重消耗能量的规律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品种、日龄不同,随着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期末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呈上升后平行趋势,较高粗蛋白质水平组比低粗蛋白质水平组的增重效果好,但是也不到一定量时,再增加蛋白质的量对鸡只的增长不在有明显的作用,所以,蛋白质水平在17%时有比较好的生产性能。这可能是因为蛋能比的合理更加促进了鸡只的生长,这与蔡江[14]研究麻羽肉鸭、杜永才[15]研究淮北麻鸡、有相似的规律,同时能量和粗蛋白质的交互作用对鸡只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这与 Seizemore[16]、郭金彪等[17]、杨立冰等[18]、Pesti等[19]、乔艳芳等[20]、杜永才[15]相一致。
以生长性能为指标时,高原地区海兰灰蛋鸡育成后期(91日龄至128日龄)能量需要量为11.6 MJ/kg,蛋白的需要量为17.13%,回归拟合的方程为:y=-3.24x2+111x+338.59(R2=0.953;P=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