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130例临床特点分析

2014-01-22 15:53:22张晓俐严海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热性儿科学癫痫

张晓俐,严海燕

惊厥俗称“抽风”,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有文献报道,该病的主要发病群体为幼儿,其发病率可达5%~6%[1]。这主要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兴奋扩散性较强,在微弱刺激下均有可能产生剧烈反应,导致脑电活动异常进而发生惊厥[2]。惊厥属于儿科急危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严重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安全。因此,发生惊厥后应根据其临床特点及时进行处理,尽量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预后。本研究分析了本院收治的130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03/2014-03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首次发生惊厥的患儿130例,其中男69例,女61例;年龄2个月至9岁,平均(3.9±2.2)岁;简单性热性惊厥87例,复杂性热性惊厥30例,无热惊厥13例;上呼吸道感染86例,脑膜炎16例,癫痫4例,水电解质紊乱3例,中毒6例,重症手足口病3例及其他12例。

1.2 诊断标准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关于小儿惊厥的诊断标准[3]。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惊厥的诊断标准;(2)年龄2个月至9岁;(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2)先天性疾病者;(3)资料不全及治疗依从性差者。

1.5 治疗方法 为防止患儿咬伤,应于发生惊厥时将开口器置于患儿牙齿之间,同时对呼吸道进行清理,静脉注射安定。其中短暂热性惊厥患儿除给予物理降温外还应按5~10 mg/kg的剂量口服布洛芬(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简单热性惊厥患儿初次发作时及时按5 mg/kg的剂量口服苯巴比妥(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如持续时间>5 min或反复发作,除使用甘露醇脱水外应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复杂热性惊厥患儿除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外还给予苯巴比妥等药物进行长期维持治疗。对于因严重脑损伤而造成的持续惊厥应持续静脉滴注芬太尼与咪唑安定,同时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1.6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用药10 min后即停止抽搐,呼吸、心律趋于正常,发绀消失,用药30 min后神志恢复清醒;(2)有效:用药10 min后患儿抽搐有所缓解,30 min后呼吸、心律逐渐趋于正常,发绀消失,1 h后神志恢复清醒;(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4]。

2 结果

2.1 临床病因分析 本组因高热而导致惊厥的患儿83例(63.85%),因维生素D而发病27例(20.77%),因颅内感染或出血而发病16例(12.31%),因癫痫而发病4例(3.08%)。

2.2 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率 经治疗后,130例患儿中显效92例,有效28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复发13例,其中复发1次的有10例,复发2次有3例。

2.3 不同组别患儿癫痫发病情况比较 简单性热性惊厥患儿中未见发展为癫痫的病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和无热惊厥患儿中各有1例发展为癫痫。

3 讨论

临床实践证明,6岁以下的小儿为惊厥多发群体,此类儿童大脑皮质功能尚不完善,神经梢髓未完全发育成形,不仅神经细胞兴奋度较高,而且自我保护功能相对较差,易受刺激而发生惊厥[5]。发生惊厥后,患儿可因末梢神经肌肉刺激阀降低而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同时,受脑组织中大量神经元快速、反复放电等因素的影响,患儿细胞代谢随之加快,使其处于缺氧状态,进而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临床工作人员应对小儿惊厥给予必要的重视,根据其临床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无热惊厥的发病因素主要有脑发育异常、中毒性脑病、颅脑损伤、代谢性疾病、水电解质紊乱以及维生素缺乏等,此类惊厥通常不会引发脑损伤,临床发病率也较低,但若为外伤或先天性导致的惊厥,患儿的预后往往较差[6]。本研究中有1例无热惊厥患儿发展为癫痫即为额叶先天发育畸形。热性惊厥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感染是此类惊厥的主要致病因素。就发病年龄来看,简单性热性惊厥多发于6个月以上3岁以下小儿,该病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不足15 min,不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预后也较好,本研究中简单性热性惊厥患儿无病例发展为癫痫。复杂性热性惊厥多发于6个月以下或6岁以上小儿,持续时间通常超过15 min,患儿会出现暂时性异常神经系统体征,预后不如简单性热性惊厥,但转化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小。热性惊厥严重时可出现颅脑损伤,应针对患儿的病因给予对症治疗,同时还要采用间歇服药法或长期预防性给药降低该病的复发率[7]。

总之,对惊厥患儿进行治疗时应从其临床特点给予对症治疗,给予严密监测,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努力改善患儿体质,降低其复发率,为小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1] 李胜立,冯尚克.小儿惊厥38例临床观察及其相关治疗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4):569-570.

[2] 朱阿瑾.小儿惊厥73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9):71-72.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8.

[4]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0-407.

[5] 李秀云,张晴.小儿惊厥67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8):161-162.

[6] 王全震.小儿惊厥108例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0):109-110.

[7] 袁远宏,胥志跃.丙泊酚治疗难治性小儿惊厥持续状态一例[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3):332.

(收稿日期:2014-05-02)

猜你喜欢
热性儿科学癫痫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孩子可以看电视吗?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
妈妈宝宝(2019年10期)2019-10-26 02:45:30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饮食科学(2017年5期)2017-05-20 17:11:53
热性惊厥首次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
西南军医(2015年6期)2015-01-23 01:25:57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30
应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