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讨论式教法的实践策略

2014-01-22 04:21邹奋利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祥林嫂探究评价

邹奋利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有关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影响下,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讨论式”教学法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特征为一体,成为中小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这种方法。

然而,在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产生了困惑,部分学生也感到低效费时,产生了排斥情绪,讨论式教学陷入了尴尬境地。究其原因,或是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变,或是讨论的方式不对,或是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使得有些教师在实施讨论式教学法时觉得难以适从。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讨论式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实践策略。

一、科学分组,构建讨论的组织形式

第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 教师在构建学习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第二、建立一套有序的讨论常规 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和讨论规则的习惯。其次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一名。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形成共识。其他组员轮流担任记录员、汇报员。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二、合理设问,确定讨论的中心议题

教师问题设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讨论的效果。《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性。具体来说,可以针对以下方面设置讨论问题。

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组织讨论。要概括学习内容、提取思维精华时,可组织讨论,使学生参与总结、锻炼思维。

除了要考虑设置问题的范围外,还应注意设置问题的技巧。问题的提出不宜多,不宜滥,一节课以1-3个问题为宜。提出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的语言要简洁规范。

三、精心组织,调控讨论的进行过程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不要把课堂变成问答会。……单纯地听教师讲课不能充分发动学生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先要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再师生共同探究。

在讨论中,前几分钟学生个人自行思考,用笔记录下自己答案的关键词,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确保人人发表意见,最后在组员思考与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组内答案并由其中一名学生做好书面的简略表述。接着每个组推选代表发表意见。如果时间允许,教师最好让每个小组都充分展示讨论的结果。

组代表发表小组意见后,全班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了探索式讨论。也就是说教师在众多问题与见解中整理、归纳出若干有共同性、普遍性的焦点推向全班,发动学生进一步思考,就焦点问题展开全班性质的探索研讨。这样使得问题的讨论与思考更具有针对性,并进而自然进入交锋式讨论。

交锋式讨论是课堂讨论的一个高潮。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尖锐、激烈的意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进行辩论,从而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教师看重的应该是讨论的过程、思维的过程,是正确的思路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在交锋式讨论中,有时个别学生会出现偏激情绪,甚至出现不恰当的言词,教师要正面引导,使学生养成既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能容纳别人不同意见的好习惯。教师在讨论中也可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以理服人。总之,从泛谈式讨论到探索式讨论再到交锋式讨论,一步一个脚印,力求使讨论式教学切实有效地进行下去。

四、及时总结,评价讨论的实际效果

讨论完成后教师要简明扼要地归纳讨论的结论,引导学生关注结论所反映的知识点、能力点,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理性的认识。教师应当看重的是:讨论式教学给学生的思维碰撞带来了哪些益处;是否激活了学生的思想;学生是否找到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是否能使各类材料为我所用;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推理的方法,以及在分析推理的过程中有无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

日本学者木尾田睿认为:“教育评价是对全部与教育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实态把握和价值判断。”教师归纳总结的内容除了知识结论外,更需要总结、评价本次讨论的情况,对讨论态度、思维方式,讨论效果进行评价。也就是说除了明确知识性的结论,更需要反思讨论的过程,在一次一次讨论中逐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教师的及时、客观的评价有助于下一次讨论的有效进行,长此以往教学活动便可进入良性循环。

教师的归纳总结还要注意方式方法。由于讨论多为主观型的问题,答案因人而异,丰富多彩,所以教师只需科学地归纳结论,不要将其中某个与自己思想或教学参考书符合的答案强加给学生,造成一统天下的局面。比如在《祝福》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讨论祥林嫂的死因,学生讨论后得出几种情况:第一是从环境的逼迫角度看祥林嫂的死因,第二是从祥林嫂独特的经历及性格看祥林嫂的死因,第三种是由思想重负看祥林嫂的死因,第四种是从“封建礼教和迷信”看祥林嫂的死因。很显然,上述几种见解及分析都有道理,没有必要统一全班的答案。当然我们也不能为了保护学生思考和发表意见的积极性,只要是答案都表示同意,也不能对讨论的结论不做任何评价。当出现思考角度的不同,问题答案多元化的时候,教师应该做出相应的说明,表明自己赞同的观点并说出自己赞同的原因,营造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讨论式教学法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评价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保护其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讨论式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观和教师教学观根本变革的教学方式。它以学生间和师生间的讨论为主要手段,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它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猜你喜欢
祥林嫂探究评价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