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
人们说某座建筑、某个工程、某个项目是领导干部为自己树碑立传,领导本人听了未必高兴。因为这样说似有贬义,意味着领导做事情考虑自己的名声多了,未必是事业和民众急需。但领导决策实施的重大事情,肯定会留下物质性的存在和社会影响,无论领导本人有否意愿,这“碑”、“传”还是存在的。怎样看待树碑立传,在实践中掌握好原则、分寸,就很必要了。
名声固然重要,但人们做事首先是为了用处,而不应图虚名。修路是为了交通便捷,盖楼是为了使用。某位投资者、某个设计师决策建造了一座地标性建筑,因此声名显赫,但这样宏大华美的建筑或是写字间,或是商场,或是车站,首先不是用来看的。把事情做好,发挥了功能,造福了社会,人们称赞它,它的形式、外观也才引起重视。有用处才有好名声,有价值看着才顺眼。钱钟书先生说过:“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历史上树了碑、立了传的人物,都在于“立德”、“立功”、“立言”,因为有建树、有作为而流传千古。有谁光靠求名而名震四方?一些沽名钓誉之徒,即使当时没被戳穿,也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事业就是建设者的丰碑、走过的痕迹就是自己的传记、公众的赞誉就是官员的名声,何必一心自己去树碑立传!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留点名声是人之常情,关键是留下什么名声。人们都想留下好名声,让大家肯定、赞扬、向往。臭名远扬,为人唾弃,谁会有这样的追求?《三国演义》写曹操因自己多疑,误杀了朋友吕伯奢一家,逃跑时对伙伴陈宫为自己的恶行辩解:“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有人因此说曹操宁愿追求恶名,这话不过是一时之语。全面地看曹操这个人,文治武功,安定天下,主流并非作恶,虽然有些褒贬不一,但古今公认他是一代英雄,不能说曹操情愿遗臭万年。当今人们也憎恶恶名,领导干部更是如此。普通游客在景区乱涂乱画,“王小二到此一游”,不甘寂寞地留点痕迹,浅薄而又无聊。领导干部一般不至如此,倒是表面的风光令一些人趋之若鹜。新建的楼堂馆所何其壮丽,为官一任和缔造这富丽堂皇结合起来,多么令人难忘!一些领导对此感到志得意满,其实民众的反应往往负面,至少不能为官员的政绩添多少分,只是当官的自我满足而已。有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大权在握,搞了大项目,立起了大建筑,自己却因贪污受贿而被判刑,这工程、这建筑记录着他们的什么?是拍板决策的风采,还是穷途末路的凄凉?然而工程、建筑根本的用途不是为谁树碑立传的,也不适于记录谁“到此一游”。研究者、有兴趣的人睹物思人,想起了哪位领导的建树,但这建树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民众舆论的考评,人们并不是轻易赞颂、景仰的。有用的东西,大家对它的用途会习以为常,不一定关心它的缔造者是谁,倒是蹩脚的建筑、“豆腐渣”工程人们更想问问出自何人拍板。想要为自己留下一点记录、好一点儿的名声,首先是做事情应科学决策,高标准、严要求地把事情做好,别留下千古骂名!
个人的政绩、作为、贡献为人们所赞赏、广泛传颂,是可以引为自豪的事情。一位党员、干部受人赞誉、拥戴,也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追求做事,兼得英名,当之无愧。领导的政绩群众有公论,个人欣赏一下自己事业上的建树,向组织、向众人诉说自己的贡献,只要选择适当场合,并无不可。自己写个传记出版也有自由,只是说到自己对事业的贡献时,不要把个人说得过了头。领导干部的功劳虽然非常关键,事关成败,但成事得有多方面因素。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群众的努力、同事们的积极合作都不可少。自己摆功多了,强调过分了,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也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古人说:求名过盛必作伪。树碑立传的心思还是少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