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良 郝凤友
初夏,青海互助县北山林场,葱郁的森林随着起伏的群山消失在天际远方,伴随着气温的升高,破蛹而出的害虫也开始兴风作浪,并在短时间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严重威胁着该地区生态安全。地面上各种灭虫方法都用过,收效甚微。万分危急时刻,有人提出动用直升机进行空中喷洒作业,于是林场向北京首航直升机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首直通航)紧急求援。
急转场,告别山东向高原
首直通航所属直升机大多在外省市进行通航作业,2013年5月下旬,我和公司同仁在山东阳谷、莘县进行灭蛾喷洒作业飞行任务接近尾声。6月1日晚接到公司新的指令,青海省互助、大通两县爆发云衫梢斑螟林业病虫害且发展迅猛,指示由我和飞行员李振、机械师韩建军、常凯敏组成入青机组,6月2日转场前往青海进行灭虫作业。我们连夜进行了飞行转场准备,找航图、画航线,机组协同,精准领航计算,经过一番工作,当夜我们做好了出发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第二天晴朗的天空为我们转场创造了有利条件,2日10时整我们驾驶着B-7438 号AS350B3“小松鼠”直升机从山东阳谷升空向青海西宁进发。一路上穿云破雾,经太原、银川,一路向西,于3日13时到达西宁曹家堡机场。长途奔袭1 391千米,飞行8小时11分,转眼间从东海之滨来到了美丽的青藏高原,一下子让人从心理和生理上有点难以适应。
青海互助县北山林场和大通县鹞子沟林场位于西宁市北部近60千米处,属于长江、黄河源头的天然林保护区,对于长江黄河的下游生态保护十分重要。作业区着陆场标高2 900米左右,整个林区的地形较为陡峭,坡度约70~80度。前期到作业区勘探地形的运控人员赵亮、梁有旭传来消息,称作业难度前所未有,让机组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据我所知,在2 900米的青藏高原用“小松鼠”做林业喷洒还是首次。高原飞行地形复杂,天气变化快,风切变、乱流随时都可能发生。作业高度距树梢约20~30米,直升机的剩余功率、操控性都下降很多。要圆满完成任务,飞行技术、飞行信心和飞行性能缺一不可。
直升机与固定翼
在人们传统的印象中,农林作业喷洒用的都是固定翼飞机,很少用到直升机,这是因为同吨位固定翼飞机比直升机价格低廉很多,农药装载量却很大,起落一次作业时间长,喷洒面积大,在平原区农林作业优势明显。以我国大量使用的小型多用途飞机运5B新机为例,300多万的价格每次可装载1吨多农药,性价比极高。
但在没有机场支持,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固定翼飞机就明显力不从心。就近没有机场,就要从远方飞来,燃油加多了,就要减少加药量,缩短在作业区留空时间。地势起伏大,无法随起伏的地势灵活地调整飞行姿态。飞高了,农药浓度低,作物受药少,作用小,也容易被风吹散;飞低了,容易和障碍物相撞,危及飞行安全。
相比之下,直升机机动灵活,不需要专门场地,可在离作业区最近的地点起降,在地形复杂及高山峡谷中可以随地形变化随时调整自己高度和速度,保证农药喷洒的最佳效果。旋翼的下洗气流也有利于药液快速下落。但直升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与同吨位固定翼飞机相比,直升机价格昂贵,差价可达10倍以上。作业成本高,留空时间短,载药量少,性价比低,是直升机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顽疾。
我所驾驶的“小松鼠”机身下安装了150千克重的喷洒设备,药箱内可容纳600千克药水。根据作业区的标高,场地净空条件、气温和载油量,我们机组做了详细认真的作业前准备。根据该机型飞行手册,查出在不同风速、气温、载油量情况下的性能曲线,确定有效载重量并要在实飞中严格执行。拟定利用早晚气温低的时段飞行,避开中午气温较高的时段。第一次只加150千克药水,随着余油量的减少,以后逐次增加载药量,提高作业效率。
小松鼠挑战2900
6月4日早晨,我们驾驶着直升机直奔互助林区,先前到达作业区的运控人员梁有旭已在两山之间选择了一个150×60米的临时起降场,风向带、标志旗、油车、救护消防车,都已就位。我操纵直升机对准着陆点,下滑消速一气呵成,精准地着陆在预定点。
经过和相关人员短暂协同后,机身下的药箱加注环保生物制剂,飞向了病虫害严重的林区。从空中远远看去整个林区一望无边,根本看不出里边竟是各类害虫滋生的“乐园”。青海是我在陆航服役时曾多次驾机飞临的地方,印象中有的只是风沙漫卷,高原沟壑,没想到这里还有成片如此美丽的林区。真是“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昔日的荒山秃岭、黄土高坡成了茫茫林海,片片绿洲,让人一时想不到这竟是在青海上空。
整个作业区地形非常复杂,山高坡陡,谷峰标高近4 000米,谷底也有2 900米,垂直落差大。陡峭的坡度和极低的作业高度,随山势变化,需不断改变飞行姿态,使“小松鼠”很难施展拳脚。我们先从地形低的地方开始,然后再向高的地方喷洒,随着喷洒开关的打开,一条条由药液化成的雾带向林间飘去,在阳光的照射下,在机身两侧形成美丽的两条彩带,十分壮观。云衫梢斑螟纷纷闻药落树,却不知克星从何而来。
高原飞行有特点
在高原上空飞行,空气密度小,发动机有效功率降低,加速性差,旋翼效应减小,直升机的操作性能变差,在载重量大的情况下犹是如此。我和李振明确分工,一个全神贯注驾驶直升机,一个密切注意发动机工作状态并观察药物喷洒情况。此时掌控直升机的飞行轨迹十分重要,必须确保喷洒药物落树的宽度,做拉网式往复飞行,飞宽了会造成漏洒,飞窄了会药物重叠,造成浪费,也影响灭虫进度。这在平原地区好掌握,既好观察又有地面指挥。眼下的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的飞行经验,根据山势起伏和走向确定飞行路线。既要保持飞行状态、飞行高度,又要注意喷幅,还要和山峰、高压线/塔保持安全距离,这样的飞行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超低空飞行中直升机撞刮高压线的例子数不胜数,惨痛教训使我们不得不万分警惕,大美的青海山水此时也是无暇仔细观赏。
随着太阳上升,地表温度迅速升高,上升和下降气流也来凑热闹,直升机变得和真正的“松鼠”一样开始不安分起来,上窜下跳,左摇右摆,犹如一个酒后的醉汉。我握紧驾驶杆,牢牢把稳直升机状态,使它的一举一动牢牢地掌控在我手中。在飞近山的阳坡时,“松鼠”突然发力,迅速向上攀升,是上升气流在作怪。我急忙下放油门变距杆,保持高度,到了阴坡后又及时上提油门变距,防止在下降气流中高度掉得太快。“小松鼠”在高山峡谷飞来返去,上升下降,给林木送去重生的希望。舱内的我则犹如坐过山车,胃内翻江倒海,想呕欲吐。本来长途转场就很辛苦,从平原到高原,身体还没适应就马上投入工作,加上又早起,吃得是半生不熟的食物。在高原缺氧地区,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水容易开,饭不易熟,喝半开的水,吃夹生饭不足为怪。我长年在外搞通航作业飞行,很难正点吃饭,本来就不好的胃让我在高原上倍加煎熬。几番折腾下来,其难受滋味可想而知,哪里有想象般的诗情画意。
下午的作业飞行,扰动气流更是厉害,人被颠簸得好像筛糠,浑身像散了架,高原的刺目阳光让人难以睁眼,即使戴上墨镜也效果甚微。日落前结束飞行后还要将直升机转场60千米,飞回到西宁曹家堡机场过夜,夜深人静时耳朵里还充斥着旋翼的轰鸣声。饭吃不好,觉睡不好,第二天还得连续作战,这就是通航飞行员的作业特点,和坐在现代化座舱里的航线飞行员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工作环境差,这是局外人所不能体察的,但低空飞行的乐趣也是我们通航人独享的。
历经9天飞行作业,喷洒林区5万亩,用药水5吨,飞行73个架次,33小时30分, 6月12日我们圆满完成了互助、大通两林场的飞防任务,脸上的“高原红”成了这次飞行任务最好的纪念。感受战士消灭敌人一样的光荣和自豪之余,也有一丝遗憾。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多发,如果全国各地都把直升机进行战略性、科学地布点设局,一有灾情能即刻行动,瞬间到达!既减少长途调机所增加的做业成本,也可赢得最佳救援时机,尤其是在地震后生命抢救的黄金72小时。希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步伐,让通用航空在中国更加蓬勃。
责任编辑:武瑾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