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落、回
自2006年我国的探月工程——嫦娥工程实施以来,民众对“绕、落、回”三个字想必十分熟悉。目前我们正在实施的是其二期工程。简单回顾一下探月三期的具体步骤:一期绕月探测,即发射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普查。已由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实现,其在轨有效探测16个月,于2009年3月受控撞月,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卫星进入月球轨道的突破,并获得全月图。
二期工程为落月探测,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查。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俗称月球车),在着陆器落区附近进行就位精细探测,对月球进行区域性详查。先导星“嫦娥”2号于2010年10月发射,为本次的“嫦娥”3号验证了部分关键技术。特别是详细勘察了“嫦娥”3号可能的落月区域,在成功获得世界上首幅7米分辨率全月图后,“嫦娥”2号超额完成环绕探测日地拉格朗日L2点、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的“附加题”,目前已飞离地球约6 000万千米,成为离我们最远的“Made in China”。
三期工程为采样返回探测,即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特定区域,并进行分析采样,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在地面实验室对样品进行详细研究、精准分析。为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的创举,计划于2014年实施再入返回实验,并与2017年发射“嫦娥”5号(‘嫦娥4号为3号的备份,目前业已完成关键单机产品研制)。
嫦娥工程三大步,每一步都是对前一步的深化,并为下一步奠定基础。本次发射的“嫦娥”3号为二期工程主任务,核心是实现探测设备登上月球,进行科学探测。其全称叫“月面软着陆探测与自动巡视勘察”,即把月球探测器发射至月球表面软着陆进行探测,精细探测着陆区的土壤、岩石、环境、热流和月表的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建设月基天文台,为后续进一步开发的月球基地选址提供月面环境、地形、月岩的化学与物理性质等数据。
40年后,真正重返月球
“嫦娥”3号顾问叶培建院士介绍:“‘嫦娥3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或称月球车),也是第一轮探月活动结束后世界上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
在经历了1959至1976年第一次探月高潮之后,世纪之交,人类大张旗鼓展开了第二轮探月新高潮。本轮,不论是美国的“克莱门汀”号、“月球勘探者”号,还是欧洲的“智慧”1号,包括日本和印度的探月先驱,都只是在外围远观,还未有一架探测器平平稳稳地着陆月球。可以说,我国的“嫦娥”3号真正肩负起了“重返月球”的重任。
1973年1月8日,苏联发射的“月球车”2号登陆月面,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月面勘测考察。至此40年间,月球表面一直寂寞沉积,再无可移动的“人”问津(1976年,苏联曾发射月球-24采样器)。2013年的12月,时隔40年之遥,“嫦娥”3号将代表全人类,再次踏上月表尘封已久的表面,印上中国的印迹。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宇宙天体,表面保存着其自46亿年前形成以来,至31亿年前其结束行星活动能力为止,期间的地质活动记录。对人们认识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探测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是人类走向广袤太空的第一步。我们说,月球是人类探索未知的“第一个选择”,也是最简单的选择。但是,在我们将人类掌握的最先进科技,能用的、需要的全都用了上去之后,也仅仅是将12个人送去转了转,带回了些石块。一切似乎很伟大,但其实只是刚起步。
如果说第一波探月热潮来源于政治、军事和科技的竞赛。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第二波探月则显得更为务实及稳健。人类在满怀着探测宇宙深空的美好愿望,实现了载人登月并成功返回的技术验证后,再次向月球进发,一切皆源于月亮的现实“诱惑”。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月球的协定》和早年通过的《外层空间条约》表明,月球不属于任何国家,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只要“用于和平的目的”并“造福全人类”,各国均有权对其进行考察研究。
除了赫赫有名、蕴藏在月壤中的未来能源氦-3的巨大诱惑外,月球上还包括5种地球没有的矿物,另外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可与地球互补,仅月海玄武岩中含有可开采利用的钛金属至少就有100万亿吨。
月球这个“真空世界(超高真空、没有气候变化、没有污染、弱重力、地基稳定、没有磁场和无线电波干扰)”是进行天文观测、基础科学实验、研制新型材料与生物制品的理想场所。此次,我国的“嫦娥”3号着陆器上就携带有月基光学望远镜,将首次实现月基天文观测。利用无大气遮蔽的、迄今最高的微型“天文台”对深空进行全新角度的“凝视”。
3笑倾城
“嫦娥”1号开拓,“嫦娥”2号惊喜,那么“嫦娥”3号会带给我们什么呢?“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三笑,有望倾动寰宇。我们掀起她神秘的面纱,先一睹芳容。
“嫦娥”3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两部分组成。月球车发射时置身着陆器内,两器分离前,月球车为探测器的载荷;分离后,为两个独立的探测器,各自分工不同,展开月面探测工作。整个探测器发射状态时,包络尺寸直径不大于4米,高度不大于3.6米。
其中着陆器有4条支架腿,除了头顶最宝贝的月球车外,还将携带常规的获取月表光学图像的地形地貌相机;曾搭载于“嫦娥”2号的,在月表软着陆过程中获取各个高度降落区域月貌的降落相机;上述月基光学望远镜;反观地球以获取地球等离子体层成像,可提高中国空间环境监测和预报能力的极紫外相机等4种有效载荷。
月球车质量约140千克,大约相当于未来着陆器中两名乘客的重量。有6个轮子,在顺利完成解锁、展开、平移、驶离的两器分离环节后,与其母体——着陆器永久分离,独自开展数月的月球巡视勘察。作为本次探月之旅的明星,这台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最高智能的机器人,可以实现全自主导航、避障、路径选择、探测点确定、选择探测仪器等功能。月球车行进的运行速度将大于200米/小时,慢是慢了点儿,但也是乌龟的两倍呢。设计可越过0.2米高的月表障碍。具备原地转向的能力,行进时转向半径小于1.5米,使得其在月海边缘,设计着陆区域内可往复运动,并灵活避障。安装在月球车底部的测月雷达,可探测月球车巡视路线上月壳浅层结构和月壤厚度,有消息称探测深度有望达到100米。
月球车上携带360度全景相机,用于实地获取着陆区及巡视区的月表三维图像。着陆器和月球车分离后可以互相“监视”,建议地面遥控的工程师们,在适当的时候让它们学“好奇”号自拍卖个萌,再来张“互拍”存个证。记得在月球车上贴一面中国国旗!
直通月球
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嫦娥”1号发射过程图上,“嫦娥”先围着地球绕几个圈,走完地月转移轨道后,再围着月球绕几个圈。用专业点的语言描述就是先发射到近地轨道过渡,历经4种不同轨道,实施8次变轨后,才进入月球轨道。历时13天之多,似乎奔月异常艰难。
事实上,在“嫦娥”2号卫星发射时,这种曲线报国的状况就已经改善。它由运载火箭直接送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约38万千米的奔月轨道,5天左右就顺利进入环月轨道。与“嫦娥”1号规规矩矩走“国道”不同,有了底气的2号大大方方开上了“高速”。并成功开辟这一既快又准的通道,将其身为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的作用发挥了个淋漓尽致。
与“嫦娥”2号一样,本次的“嫦娥”3号同样采用能助其直通月球的大推力火箭。不同的是,由于“三姑娘”比“二姑娘”发射质量重了1吨左右,因此正式启用当时“嫦娥”2号发射时,“舍不得”用的“长征”3号乙改2型捆绑式火箭。
我国发射“嫦娥”1号卫星使用的是长三甲,作为“长征”3号火箭家族中的“大哥”,它被誉为“金牌火箭”。当时考虑更多的是首次飞行任务的成功,所以采用了常规而保险的发射方式。到“嫦娥”2号的时候,由于增加了技术试验分系统,身量增加了130多千克,达到2 482千克,直奔地月转移轨道也需要推力更大的火箭,把卫星奔月的初速度提高到近11千米/秒,长三甲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家族中的“二弟”长三乙是当时我国推力最大的火箭,对于总重不到3吨的卫星来说有些“有力用不完”。而有着两个助推器的长三丙,正好可以满足轨道和推力的要求。因此,探月专家们当时把“二姑娘”许配给了“三弟”。
而这一次,大家伙配大火箭,强强联合。“除了考虑最有效利用推力以外,专家们考虑的核心问题是火箭的可靠性”,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相关专家介绍,“‘嫦娥1号卫星发射采用调相轨道,对火箭来说类似于打‘固定靶。而‘嫦娥3号以及之前的2号卫星发射采用地月转移轨道,火箭要兼顾地月日之间的关系,发射类似于打‘移动靶。”增加的难度可想而知。
地月转移轨道的轨道设计要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除了我们能够直观理解的要考虑其决定性因素——地月日三者之间的运动规律,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测控覆盖范围之外,火箭一级落区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现实因素。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火箭,其一二级分离后,一级火箭的壳体和发动机按规定要落在西南地区特定的区域内。由于该区域已形成发射时人员撤离的惯例,为保障地面人员的安全而实施管理相对容易推行。所以作为一个外界人为影响的因素,要求一级火箭的落区限定在原有特定区域,也是设计轨道时必须要考虑的。
在严格的轨道设计条件约束下,打“移动靶”的“嫦娥”3号发射窗口宽度异常紧张,在12月2日至4日期间,每天有2个发射窗口。每天的第一个窗口宽度为4分钟,如未实施发射,40分钟后进入第二发射窗口,而第二个发射窗口宽度仅为1分钟。
本次发射,再此印证我国火箭可直指第二宇宙速度,意味着我国不但可以顺利推进探月工程后续任务,而且为今后有条件时进行火星、金星等深空探测,搭造了更远的“天梯”。
落下去,走起来
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运载火箭将探测器直接送入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38万千米(地月距离)的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在轨飞行5天,进行1至3次中途修正。为了被月球捕获,探测器将主动创造条件,制动降速。之后受月球引力作用,进入100千米环月圆轨道。绕月4天,变轨改为与“嫦娥”2号相同的15千米×100千米椭圆轨道。进行到这一步时,基本过程与其先锋军“嫦娥”2号基本相同。
之后,就是属于“嫦娥”3号创造奇迹的时刻了。在环月椭圆轨道运行4天,充分“热身”完毕之后,“嫦娥”3号将进入最受瞩目的着陆阶段。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即高度为15千米时,接到地面下达的“落月”指令后,开始动力下降。此阶段大约持续720秒,航程约430千米,逐步降低轨道高度。期间利用微波测距敏感器、激光测距敏感器,测量与月球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
这一下降过程还是存在很大风险的。我们知道,月球上最高的山脉比喜马拉雅山的珠峰还高,近万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错落险峻山带。对于高速飞行的探测器来说,即使是几秒的时间偏差,也有可能致其撞上高山。
在下降到距离月面3 000米左右时,利用光学成像敏感器,识别和避开较大障碍,进行粗避障。因为月球是真空环境,降落伞是用不上的。所以“嫦娥”3号只能是一边降落,一边用反推发动机把速度降下来。又由于月球表面凹凸不平,为了避开大石头和大坑,在“嫦娥”3号降落到距月面约100米时,利用三维成像敏感器,进行精避障。它会像直升机一样悬停一会儿,以有充分的时间观察地形,智能选择一块“看”上去比较平坦的地方,平飞到自主选择的着陆点上空,靠反推发动机慢慢下降。
直到降落至距月面4米高时,为避免扬起月尘,污染相机镜头或影响其他设备工作,权衡再三,专家们选择关闭发动机。要知道镜头如果被蒙上厚厚一层尘埃,可是没有“人”用眼镜布帮它擦擦干净的。反推发动机关闭后,“嫦娥”3号将迅速自由落体,不过由于月球的万有引力常量是地球上的1/6,还不至于摔得太严重。着陆器上的四个支架腿也能够起到缓冲作用,而且,每只脚上都穿了一只特制的马蹄形大“鞋”,让它在月面上能滑动一段,像跳运动员那样,可以进一步缓冲,避免硬撞急停。
安全落月,着陆器先要完成工作状态建立,并择机释放月球车。月球车先要移动到类似导轨的转移机构上,随其一起运动到位,并驶离转移机构,抵达月面。至此开始各自独立的“科研”工作。着陆器设计月面工作一年,月球车勘察巡视3个月。
熬过虹湾的漫长冬夜
“嫦娥”3号的着陆地点基本确定在月球虹湾地区。虹湾,又名“彩虹之湾”。当我们仰望夜空时,就能看到月球上有大面积的暗黑区域,被称之为月海。因为并不存在水,月海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而是由类似地球玄武岩的岩石组成的平原,月海伸向月“陆地”部分称为月湾和月沼,虹湾就是月球的月湾之一。
“嫦娥”2号在帮3号考察着陆点时,重点观测的便是虹湾,并绘制了高精度三维景观图。在遍历了虹湾周围具备地形平坦、能源充足、可保障通信畅通和轨控有效的区域后,本次理想着陆区域确定为月球北纬42.6度至45.6度、西经18.2度至34.6度范围内。
着陆器在悬停自动避开月面障碍,自由落体实现软着陆后,落月点相对随机。落到哪里,着陆器就对哪里进行科学探测。月球车同样,在月球表面行走,走到哪里就探测到哪里,在茫茫月表,自由“驰骋”。月球车头顶的桅杆上有两对相机和一根定向天线。胸前白色机械臂则用于对月表成分进行探测。它还会在月球表面采集一些样品,进行就位分析,然后将分析的结果、月面图像及地质地貌情况传回地球。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天体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介绍,月球上,天一黑就是近半个月(月球的一天约相当于地球的27天,而且13天半是阳光普照的白天,13天半是寒冷的黑夜)。月昼期间,太阳热流照射时间长,最高温达150℃。顶着酷暑,着陆器和月球车分别开展就位探测及巡视勘察,获取并回传科学数据,并默默期盼高温假的到来。
终于当月夜降临,两器断电休眠。月球晚上的温度可达零下180℃,而月球车上很多设备的工作温度都有严格限制,仪器可承受的最低温约零下40℃。这也就是说,如果在月球的漫漫寒夜中没有足够能源给仪器保温,全部仪器要冻坏,在下一个白昼来临之时,月球车将无法“醒过来”。依靠传统卫星用太阳能电池板不足以储蓄半个月的电量,唯一的手段就是依靠核能——同位素温差电源与热利用技术,以保持整个探测器的温度。此外,先进的热控系统、月尘环境下机构的润滑与密封等技术,也将确保探测器系统顺利度过月夜。其中,为保温为创新的,低重力环境下机构重复展开与收拢技术比较有趣。到了晚上,原本展开的太阳帆板就会折叠起来,像被子一样盖在月球车上。
核电池与太阳能电池一起工作,协同作战,各司其职。但并不是外界盛传的“混合动力驱动”,欧阳自远介绍说:“太阳能负责提供月球车各种仪器的工作能源和驱动月球车行驶,而核能只负责在夜晚给月球车的仪器保温。并没有利用核能驱动月球车。”
“嫦娥”3号月球车,同“好奇”号火星车上核电池原料的一样,都是钚238。它的半衰期约为80年,衰变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可保持二三十年的生命力。
探、登、驻
就在“嫦娥”3号飞天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展开的时候,2011年1月,探月工程的三期已悄然立项,它包括“嫦娥”5号和6号两次任务。由于有因“嫦娥”1号出色完成任务,其原本的备份——“嫦娥”2号便转入第二阶段,作为先导星开拓验证新技术的先例。不知作为“嫦娥”3号备份的4号,会不会依次顺利转入第三阶段,为返回验证技术难点,以保障采样返回阶段任务的成功实施。
“嫦娥”5号落月后将从月球上采集样品并返回地球,有望突破月面采样、月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从月球返回等技术。据悉,为携带返回装置,“嫦娥”5号探测器将超出目前常规卫星平台的构架。由于太重太大,需更大推力的“长征”5号火箭运载发射,该火箭已在研制中。2017年,直径超出火车承载最大宽度的“长征”5号将通过船运,运往正在建设中的海南文昌发射场。
至今,人类总共发射了129个月球探测器,其中美国59个(成功率68%),苏联64个(成功率33%),日本2个(成功率50%),中国2个(成功率100%),欧洲1个(成功),印度1个(部分成功),整体成功率大约为50%。21世纪发射的月球探测器几乎全部成功。21世纪的月球探测热潮与冷战时期的月球探测热潮有明显的不同,除了驱动力由冷战时期主要满足政治和科学需要,改变为把科学探索和经济利益相结合,以探测月球资源为主之外,格局上也打破了20世纪只有美苏两个国家对月球探测的垄断局面,欧洲、日本、中国和印度等国家或组织都纷纷进行了月球探测,可以预见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且有望像国际空间站一样,逐渐转变成以国际合作方式为主,举全球之力共同开发未来月球资源的世界行为。
月球探测分为探、登、驻三大阶段,在完成了“探”,即无人探测之后,中国的下一步远景将是载人登月。在实现了载人地月往返之后,最终的目标将是短期驻扎,并希望开展月表研究、勘探及开采工作。
目前,我们走在第一个大点的,第二个小点里。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的心灵: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未来还很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责任编辑:武瑾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