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英
过去人们一提到数学课,就几乎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茫茫的题海,机械的计算,无味的练习,干巴巴的语言……它没有语文课上那动人的故事情节,让学生陶冶情操;没有音乐课那愉悦的歌声,让学生心旷神怡;没有美术课那美丽的图画,让学生赏心悦目。那么,如何让数学课 “好戏连台”,让学生真心“唱戏”呢?
一、导入生趣,让课堂“火”起来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们的课堂导入何尝不是这样。课始就给学生一闷棍,会砸得学生晕头转向,分不清东西,找不着南北。我们使出浑身解术,无论怎样补救,效果也不明显。相反,课始导入一炮打响,学生的精神头就来了,衬托得教师的授课水平更高了,教师指哪,学生到哪,我们的授课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把学生“哄”得围着自己团团转,精力是何等的集中,欲望是何等的强烈,效果是何等的明显。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课始,先放一段轻快愉悦的音乐,师生共同伴着节拍,做2节手指操。学生觉得好玩,投入十足。接着提问:“在我们做手指操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位同学的手指非常灵巧,你可曾知道,在咱们的小手中还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你想发现它吗?”这一具有挑战性的语言,把学生的兴趣给激发起来了。随后,让学生并拢手指高高地举起右手,慢慢地张开五指,轻轻地并拢五指,再慢慢地张开,接着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五指张开后有4个空格)你张开四指,你又会发现什么?(四指张开后有3个空格)张开三指呢?两指呢?你能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吗?此时学生兴致正浓,头脑正热,一听又上“菜”了,立马“吃”起来:手指数=空格+1,空格=手指数-1.我见时机成熟,话锋一转:假如把手指看成小树,把空格看成小树间的间隔数,你还会用公式表述吗?接下来的教学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生牢牢抓住这个要点,学得既轻松又愉悦。课后学生告诉我:“这样的课,味道好极了。”
二、动手操作,让学生“动”起来
常言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所以,在教学中不应告诉学生怎么怎么样,而是应让学生亲自参与,通过眼、口、手、脑的“全频道”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自己“丰衣足食”。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课堂设计。
1.做一做:用相同的长方形纸片折出1/2和1/4 。
2.比一比:比较1/2和1/4的大小。
3.试一试:用同样的长方形纸片折出分子是1,又比1/4小的分数。
4.说一说:你折出的分数是几?
5.想一想:无论怎样折,折出的分数就一定比1/4小吗?
6.议一议:通过观察你折出的这些分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经过这一连串的设计及学生这一番经历,使学生将操作过程转化为数学思考,真正通过操作活动“动”起来。
三、走进生活,让学生“活”起来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舞台。课堂教学中时时有生活的影子,处处有生活的痕迹,这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活水源头,是学生增长知识、增加智慧的切入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所以,我们的教学就要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入手,将其放大、再现,还原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学生置身其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学得扎实,记得牢固。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恰逢教室里要更换窗帘,于是我对学生说:“咱们班要换窗帘,同学们能帮助老师算一下,每个窗户需用多大的布吗?”学生闻声而动,有的测量它的高,有的测量它的宽,有的在计算它的面积。“它高2米,宽1.8米,需用3.6平方米。”“不对,要比3.6平方米多一些。”“需用的布长要比2米多,宽比1.8米多,所以布要比3.6平方米多。”这是活学活用,学用结合,这才是学有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比学生单纯地做题,效果强之百倍。
四、植入媒介,让学生“亮”起来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将先进的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让其发挥它最大的能量。我们深知多媒体,它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具有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点,在教学中加以充分的利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例如,在教学“容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容器,它长60分米,宽15分米,向容器中倒入5升水,再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这时水深增高15分米,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倒入5升前,在水平面用红线标记,石头放入后,水平面上升超过红线,不用教师多言,学生就能理解,即水面上升的水的体积等于石头的体积,为学生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让学生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搭好台,为学生准备好足够的材料,这样学生才能唱好“戏”,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