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逸男 高 雁 王艳丽李 斌杨 爽
(1.沈阳双良饲料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44;2.辽宁省农牧业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36)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都可以产生热能,但各自对供能及增重所起的作用不同,三者在能量代谢中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蛋白质可在动物体内转变成碳水化合物,大多数氨基酸都可以经过一系列途径合成糖,对于哺乳动物和禽类,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达到一定量,可以为动物提供充分的能量,避免因为能量缺乏而分解蛋白质提供能量,有利于瘦肉率的提升。
饲料中的脂肪含量与蛋白质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0世纪中期国外就有关于提高蛋白水平可以促进肉质改善的研究报道。饲喂高蛋白水平日粮的肥猪,可提高瘦肉率,降低肌肉脂肪含量和猪肉嫩度(董国忠,1995)。对于瘦肉型猪,提高蛋白水平可以提高瘦肉率,对生产实践更有意义。日粮的蛋白水平与肌肉脂肪含量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饲粮蛋白水平影响小母猪胴体的组成,并且影响背最长肌的组成。Coma J等(1995)报道,提高蛋白质水平可以提高猪大腿肉的水分,而背最长肌的脂肪含量却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提高,猪背膘厚度下降,瘦肉率增加,肉中大理石花纹逐渐降低,肉的剪切力受到影响,嫩度下降。
影响肉质的因素很多,其中能量、蛋白质两个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胴体瘦肉率起关键作用,对肉品质影响很大。饲料中的能量值影响着猪肌肉中的脂肪值。李德发等(1992)研究了饲粮蛋白质水平对28~104 kg猪肉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蛋白质水平越高,胴体背膘厚度减少,大理石纹也减少,而瘦肉率显著增加,肉质嫩度也下降。Yen等(1986)研究了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同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蛋白质增加,眼肌面积增加,瘦肉率增加,脂肪含量下降,背膘厚度下降,但对肌肉pH值、肉色评分、滴水损失和失水率没有影响。有研究表明,胶原蛋白也受日粮蛋白质水平影响,蛋白质降低,胶原蛋白结构受影响,因此,肉质嫩度随之改善。有报道指出,与饲喂低蛋白质(18%)日粮相比,高蛋白质(22%)日粮可提高肉鸡胴体和胸肌肉产量,并且降低腹脂重。增加饲料蛋白质水平可增加胸肌率(P<0.05)和腿肌率。Eggum等(1970)报道,用花生粉替代45%~100%的大豆粉饲喂生长育肥猪,肉品质中腰肌面积和背部脂肪厚度都没有影响。Giles等(1998)报道,饲喂花生粉能降低胴体长度和腰肌面积。Henry(1993)发现,瘦肉型猪饲喂高蛋白水平的饲料,瘦肉率可以提高,脂肪率下降,肉的嫩度降低。蛋白质是否可以影响肉品质尚未得到确定,环境的不同,标准的差异,还有其他非营养因素都可能造成试验的偏差。
据研究测试,猪体内蛋白质的含量为15%,蛋白质存在于猪体内各个组织器官中,它是生命的基础,是构成猪体一切组织和细胞的基本原料,是皮、毛、肉、乳、骨、蹄等的主要成分,也是猪体内组成酶类、激素、色素、抗体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设计猪不同阶段日粮提供不同水平的蛋白质,保证氨基酸的平衡。乳仔猪阶段,猪需要更高的蛋白质水平来维持生长,而随着猪只的长大,对脂肪的需要更高,以保证背膘厚度,对蛋白需要量相对减少,按照这个规律来确定猪的营养水平。
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浓度适宜时,畜禽生长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饲料成本最低;否则,营养物质利用率降低,导致饲料资源浪费或生产性能不理想。
生长育肥猪主要的生理过程是维持和生长。每日蛋白质(赖氨酸)的需要直接取决于每日蛋白质的沉积,每日的能量需要可能有较大的变化,提高日粮能量含量可以提高生产性能和增加经济效益,日粮中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用于瘦肉组织的生长和相关的蛋白质转化。给生长育肥猪饲喂理想蛋白质饲料,可以降低粪便中氮的排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腹垂指数是反映猪体型优良的重要生理指标,腹垂大,产仔数较好,但背膘较厚会影响猪的体型及瘦肉率,体长对猪的胴体长度和产肉量都有一定的影响,产肉力高的猪往往具有较大的体长,猪体长的遗传力较高,因此,体长指标对于种猪场选育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指标。通过不同营养水平饲粮中蛋白水平的控制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性能。
因此,本试验旨在探讨在商业饲养模式下,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对育肥猪腹垂指数及背膘厚度的影响。
试验选取初重(70.5±0.15)kg的杜长大三元育肥猪45头,共分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为低蛋白(13%CP)组,处理1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豆粕用量使其蛋白水平为14%,处理2组蛋白水平为15%。试验前喂同一种饲粮,过渡5 d,正式试验期为45 d。
试验在辽中汉良猪场进行,试验期间猪群饲养在半封闭式的猪舍内,舍内的温度保持在15~17℃。饲喂采用半自动喂料槽和自动饮水器,半漏缝地板。防疫程序按正常育肥猪体系进行,生物安全操作规范,饲养管理措施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1.3.1 日粮成分
所有日粮营养成分按NRC推荐并结合场内检测数据进行,具体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日粮的组成及营养水平
1.3.2 体型指标
分别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早晨以个体为单位空腹称重并量取体长(直立时两耳根中点连线的中部起,用卷尺沿背脊量到尾根的第一自然轮纹为止)、腹垂(最后肋骨处的腹部到背部的垂直高度),计算腹垂指数(体长与腹垂的比值),采用“探头式B型超声波测定仪”活体测膘法,在试验开始、结束时各进行一次背膘厚度的测定(P1点背膘值)。
以圈为单位,量取P1点背膘值并计算体长及腹垂指数,采用SPSS单因子方差检验。当P<0.05时,认为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蛋白水平对猪体型指标的影响见表2。
表2 不同蛋白水平对猪体型指标的影响
表2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不同蛋白日粮处理,猪在体型上有一定差异。在试验初期,各试验组体型整体一致,没有显著差异,经过45 d试验,处理2组腹垂指数增加比率较大,与对照组相比提高5.0%(P>0.05),更趋向理想腹垂指数(典型三元猪理想腹垂指数为3);而处理2组背膘增加比率最低,为20%(P>0.05)。
在给肉猪提供蛋白质过程中,必须含有种类齐全且平衡的各种AA,尤其是限制AA的含量必须能够满足肉猪肌肉最大生长的需求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胴体瘦肉率。但是使肉猪肌肉组织达到最大生长速度和使肉猪的瘦肉率达到最大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使肉猪达到最大瘦肉率所需的AA量要比使肉猪的肌肉组织达到最大生长速度的AA需要量高。在AA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不仅降低了肌肉的生长量,同时也增加了脂肪的沉积量。在日粮中AA平衡的情况下,肉猪用于脂肪生长所需的全部能量都来自于维持正常组织生长所剩余的能量,对于正处于沉积期的肥育猪而言,蛋白质及各项营养含量充足,能量的补充与蛋白质沉积具有一定的关系。这一点已经在Coma等(1995)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在试验中对背部脂肪厚度进行了连续的超声波测量试验,该指标可代表全身脂肪含量。随着日龄逐渐增大,背膘厚度随之增厚。胴体的瘦肉率受饲料的蛋白水平影响较大,若蛋白质水平较低,当消化能摄入量相对较多即超过发挥蛋白沉积潜力所需水平时,未被利用的能量便以脂肪的形式沉积在肌肉、眼肌及其它组织中,使胴体脂肪含量呈代偿性增长,而对胴体瘦肉率产生不利影响。若保持适宜能蛋比,胴体品质就会得到较好改善。
骨骼肌的生长直接依赖于适时发挥作用的内分泌系统与合理的营养,营养(能量、蛋白)不足,肌肉不能正常发育(罗献梅等,2000)。从理论上讲,优质的日粮蛋白质将引起较多的肌肉发育与较少的脂肪沉积。肉质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
能量和蛋白水平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如果能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不仅对生长性能有所提高,对肉质也有影响。营养水平降低,屠宰率会随之降低,而采食量也同样降低,最终导致背膘厚度降低。
Kenworthy(1976)研究表明,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4%,可使猪的生产性能最佳,但胴体瘦肉率降低。有研究表明,补充合成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粮可使猪的背膘厚度增加。
从试验结果上看,商品育肥猪在15%CP日粮水平下,对猪的腹垂指数及背膘厚度改善是最理想的,通过对日粮蛋白水平的调整。可以提升育肥猪的体型进而更好为猪的育种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