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璐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 西 西 安 7 10100)
基于三维算量软件功能的强大的特点,现已成为工程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应用软件[1]。三维算量软件不仅能够加快工程量的计算,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人员的劳动力,同时为有效提高工程管理的力度和经济效益。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整个工程量的计算中,一栋框架结构的建筑所需要计算量占工作量总数50%左右的钢筋计算统计[2]。另外,在各种构件混凝土量及各种装饰工程量的计算中,钢筋计算是尤为繁杂的,它是一项费力、费神又费心的工作,因此,这是一个极易出现差错且效率较低的过程。正是基于这种需求,三维算量软件应运而生。
三维算量软件与手工计算相比,更省时省力。比如说,同等条件下,我们采用两种方式对栋7 000平方米的框架结构的建筑进行计算。如果采用手工计算,从计算量工程到汇总分部分项的工程则需要耗时大约20天,若采用三维算量软件来计算则仅需5天时间。若直接调用电子图档,省去建模时间,则只需3天时间就可完成计算量。因此,采用应用软件计算的效果可以直接通过建筑规模越大小得到显著体现。
目前,三维算量软件已逐渐应用于工程管理、造价领域等,对该软件的使用者越来越多。但是在建筑方面的使用者却比较少,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现在的局面。
首先,使用三维算量软件的话,都需要进行建模,而对图形的输入操作比较繁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而现在,我国大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和造价工程师在计算机的使用方面还不能够达到上述要求。其次,由于设计图纸的不够规范,图层设计杂乱无章等方面的原因,大大降低了三维算量软件的自动识别率。再次,有一些工程人员或造价人员不能及时拿到电子图纸,导致建模工作变得复杂,加重了他们的工作量。另外,市场上三维算量软件的种类繁多,数据接口大不相同,导致软件在读图时出现错误,影响实际效果。最后是由于软件的开发成本过高,限制了软件的使用范围[3]。
传统的手工计算工程量的过程相当繁琐,如需要翻看图纸、列计算式、计算分项工程量等,恰恰相反的是,三维算量软件就是省去了这些繁琐的过程,能够实现快速三维图形建模等,直接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精确度高且速度更快,完全实现工程量计算的自动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因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三维算量软件扮演着重要作用,其特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操作简单且界面清晰,能够有效兼容现在常用的电子文档,同时能迅速识别出电子图纸的墙、梁等。
其次,能够对计算过程和工程建模过程有一定监督作用,具有修改查询或控制模型的信息。而在建模和计算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错误,操作者可以快速对计算环境进行检查并修改,节约时间,十分方便。
另外,在工程统计过程中,对于重合的结构可进行删减,对于标准层计算可进行复制,使得计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在核对成本方面,可采用自行套用定额锁对信息进行完整换算,有效提高精确度。接着在工程的设计中,借助几何尺寸的构建对工程量和钢筋数量进行核对,从而实现工程量的自动分类,计算和汇总过程。
最后,根据工程构件的实际形状,利用软件的开发功能对其进行补充或修改,从而使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使工程量的计算更加精确[4]。
三维算量软件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很多,其主要体现在工程管理中的工程造价及施工过程等方面。
1)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造价流程图Fig.1 Flow chart of the project cost
首先,我们要对工程基本特征和性质进行定义设置。如对计量模式的设置,它就包括工程名称、需要采用哪种计算规则、套用什么类型的定额等,而楼层设置包括楼层的标高和层高、有多少楼层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后的图形绘制和工程量的计算的准确度得到保证,使工程费用得到合理利用,才能有效控制成本[5]。
其次,我们可以根据纵横轴网和施工图的点位信息,确认出柱的位置,然后根据柱之间的轴网生成梁,而在柱和梁围生成的空间范围生产相对的板,接着根据板的边线生成梁
和墙,同时在墙上设置出门、窗等位置,这样建筑的基本框架就可以产生了。最后,我们根据框架结构对立体封闭的区域设置天棚、屋面、地面等建筑部位的工程量信息。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楼梯、建筑等其他构件对参数进行定义,待一切数据结束之后,三维算量软件系统便开始对工程进行自动统计分析,大概一分钟就可以完成成千上百的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从而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如砖砌体的体积、梁、板、柱的砼体积等数据[6]。
2)工程施工过程中,三维算量软件的应用范围则比较广泛,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施工阶段,三维算量软件一般具有以下功能,如图2所示。
图2 三维算量软件的应用范围Fig.2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3 d software to calculate the amount
根据图2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三维算量软件可以对工程的施工量进行计算。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每一项工程完成后都需要对总体工程量进行分层和分段的计算,使工程资金运转、产品的采购和分配等要求得到满足。运用三维算量软件可以有效提高节点工程量统计精确度。
其次,在工程的计划和监控阶段,三维算量软件可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完成工程计划和工程量的结算,同时在计算机中通过模拟形态显示时间工程的效果得到全面呈现,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立即进行修改。
再次,三维算量软件应用与变更管理功能。在设计过程中,三维算量软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对原图纸进行增加或删减构件,也就是说三维算量软件可以通过每次对变更图纸的信息输入自动的删减或增加相应的工程量。
最后,使用三维算量软件可以提前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进而提前发现问题,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的质量[7]。
总之,三维算量软件可以给施工管理阶段提供很多便利条件,然而,这一系统还处于发展阶段,若将图形软件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那么,三维算量软件将为工程管理带来重大变革。
通过以上所述,三维算量软件在工程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实践应用。在工程量的计算中,不仅可以工程的计算精度,还可以降低成本费用。而在施工管理中,还可以对成本、材料等方面进行调控。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三维算量软件将会在工程管理中得到全面普及和应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
[1]钟勇.三维算量软件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J].城市建设,2013(15):2-6.ZHONG Yong.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quantity of soft ware application in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J].Journal of Urban Construction,2013(15):2-6.
[2]刘宝山.三维算量软件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13):50.LIU Bao-shan.The amount of three dimensional numerical software appli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13):50.
[3]任德瑜,刘秀军.谈三维算量软件的认识与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08(4):140-141.REN De-yu,LIU Xiu-jun.About 3D software to calculate the amount of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J].Cryogenic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2008(4):140-141.
[4]闫金凤,刘晓彬,孙宗军,等.基坑开挖降水的三维流-固耦合分析 [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2):124.YAN Jin-feng,LIU Xiao-bin,SUN Zong-jun,et al.Dewatering of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of fluid-solid interaction of 3 d analysis [J].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0,29(2):124.
[5]边慧霞,宋劲草,张俊霞,等.堤防溃口冲刷试验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J].人民黄河,2011,33(10):181-182.BIAN Hui-xia,SONG Jin-cao,ZHANG Jun-xia,et al.Dyke dyke erosion test of 3 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in application[J].The People of the Yellow River,2011,33(10):181-182.
[6]史湘石,陆大为.公路建设三维形象进度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公路与汽运,2011(6):82-83.SHI Xiang-shi,LU Da-wei.Highwa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3 d image process system[J].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ucks,2011(6):82-83.
[7]丁永福,刘皓,万明忠,等.宁东-山东±660 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三维数字化移交[J].电力建设,2011,32(2):166-167.DING Yong-fu,LIU Hao,WAN Ming-zhong,et al.Ningdongshandong+660 kV dc power transmission demonstration project of 3 d digital transfer[J].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2011,32(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