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不同病因的高危二尖瓣反流行MitraClip后2年的结果
德国科隆大学心脏中心等进行一项为期2年的观察性研究,发现成功接受二尖瓣修复术MitraClip(MC)治疗的患者,二尖瓣反流(MR)的病因影响再住院率和再干预率,但不影响死亡率。
研究共入选270例行MC治疗的MR程度为3+级或4+级的患者。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成功手术后长达2年的无死亡、心衰再住院和再干预治疗的情况。结果显示,原发性和继发性MR患者生存曲线无明显不同。202例成功手术患者EuroSCORE每增加1%,死亡风险增加1.8%,如存在肾功能衰竭,风险增加2.1倍,左室功能障碍亦增加死亡风险。继发性MR患者EuroSCORE每增加1%,死亡风险增加2.2%,为死亡独立预测因子。每搏输出量减少、左室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均能独立、显著地增加原发性MR患者死亡率。原发性和继发性MR患者6个月时再住院率无明显差别,6个月后原发性MR患者再住院显著减少。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是所有成功手术患者再住院的独立预测因子。整个随访期间,继发性MR患者需要再干预者持续稳定减少,明显好于原发性MR者。二尖瓣修复术失败是死亡、心衰再住院、再干预治疗最明显的独立预测因子。
研究者认为,对高危MR患者,MC可作为一个可行的治疗选择。对于行MC的继发性MR患者,建议积极治疗,以使MR程度减到最低。二尖瓣反流病因决定PMVR的长期预后。
(马宏娟 摘译,潘国忠 审校)
Euro J Heart Fail,2013,15:796-807.
全文号:EJHF(2013-15-7-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