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治理的中国参与问题研究综述

2014-01-21 22:17杨振姣刘雪霞战海霞
关键词:北极研究

杨振姣 刘雪霞 战海霞

(1.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海洋出版社,北京 100081)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冰川消融速度加快使得该地区在国际政治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北极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重要的军事价值和科研价值、不可替代的国际战略与航道地位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独特的影响,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北半球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北极地区的治理不能忽视,要积极参与北极治理,为谋求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在中国参与问题上,学者们多从北极治理的动因、北极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思路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中一些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能够推进北极地区的和平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时也能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

一、北极治理的动因

学者们认为北极治理的动因主要集中在北极争端和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全球变暖对北极海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北极海域导致的冰层融化将会反作用于全球气候系统,使全球气候变暖加速。随北极海冰消融而来的,是在商业航运、油气开发、矿产开采、捕鱼业以及旅游业等经济机会的刺激下,北极与世界其它地区之间的经济与地缘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各国围绕该地区海上航道归属权、自然资源开发权等而产生的新一轮“北极争夺战”日趋激烈。

(一)北极存在诸多争端

学者们多认为北极争端主要是资源、气候、航道以及军事战略方面。吴雪明(2013)提出北极地区的争议包括领土主权、领海划界、航道所有权和通行权等。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北极具有独特的战略位置、丰富的能源资源、巨大潜力的航运贸易、影响广泛的环境气候,在全球格局与国际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1]史春阳(2010)认为北极争端首先是利益之争,包括北极区域资源、航运和战略地位争夺;其次北极之争也是国家实力之争。并指出有关利益各方不应该只顾自身狭隘的利益而应该开展合作,在北极地区的开发与管理关系上寻找最佳的平衡。[2]吴慧(2007)认为北极地区之所以引起北冰洋国家的争夺及全世界的关注原因:一是自然资源;二是交通航运;三是军事战略价值。[3]高育红(2008)人认为大国争夺北极的原因主要包括争夺大陆架主权,开辟航运通道,挖掘经济潜力,占据军事要地。[4]李振福(2010)提出北极航线是跨越北冰洋的北极航线中的“西北航道”一旦全线开通,就会成为又一条“海上生命线”。对军事专家而言,北极地区是战略导弹的“最佳发射场”,加上丰富的能源,将成为未来各国政治地理战略的重点。[5]刘中民(2007)认为北冰洋地区的主权争夺、海洋资源与战略通道的角逐以及军事战略较量是北冰洋争夺的三大国际关系焦点。[6]

(二)北极面临环境压力

孙凯等(2008)认为由北极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北极工业污染造成的破坏以及远程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导致北极环境面临压力。[7]刘慧荣等(2011)认为人类活动越繁,北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压力也越严峻。[8]夏立平(2011)认为随着北极地区气候迅速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北极航道开通,环北极国家对北极主权和资源的争夺将使北极成为全球新的关键战略竞技场之一,且影响中国的国家安全。[9]常晶等(2009)认为由于人类的工业发展和北极地区附近人类活动的增加,使北极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严重威胁北极生态系统安全。[10]王桂忠等(2005)指出最近30年来,北冰洋海冰和海水发生了急剧变化威胁着现有与海冰关系密切的生态系统,与海冰相关的食物链发生变化。[11]蒋帅等(2009)指出东西方冷战结束后,核污染成为一个问题。[12]位梦华(2001)指出由于北极生态修复能力脆弱,气候条件特殊,石油泄漏等的突发重大污染事件,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冶炼等因素,北极环境遭受污染更明显。[13]

二、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必要性

虽然中国不是北冰洋沿岸国家,但是北极地区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对中国的环境和气候影响不容小觑,北极航道的开通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北极丰富的资源也是中国拥有开发北极资源的机遇。作为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北极地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基于此,中国学者们对北极对中国的气候、航道、资源、科研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北极气候和环境变化影响中国气候和环境安全。潘正祥(2013)指出北极地区对中国的气候与环境变化有直接影响:北极地区冬、夏季海冰的交替变化以及北冰洋、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水交换是北半球冷热循环的主要冷源,北极臭氧亏损造成的大气增温和紫外线增强,直接影响我国的气候环境,北极极涡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北方冬季的气候。[14]王林(2000)提出北极的气候系统左右着我国主要经济地区的季节交替与旱涝风霜,北极研究可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荒漠化治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自然环境变迁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都有重要意义。[15]李志军(2010)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因全球气候变暖引发自然灾害最严重国家之一。北极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表现在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冰川、冻土和积雪可能减少、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海平面升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16]张耀(2013)认为北极环境变化导致的大气环流及洋流的变化还将直接影响到北半球非北极地区的环境和气候,而天气的变化又将直接对农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7]陆俊元(2011)从非传统安全视角指出中国是深受北极环境变化影响的主要国家之一,北极融冰会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安全,北极升温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18]张喆(2013)指出:瑞典环境大臣莱娜·埃克认为“如果北极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冰山继续融化,将威胁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全球气候会骤变,海平面会上升,中国沿海很多城市,可能包括上海在内都会被大海侵蚀,海洋渔业资源也会因之遭受毁灭性打击。因此,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很有必要。”[19]

(2)北极航道的开通影响中国海上运输。陈明义(2013)指出北极冰盖融化后可以出现三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道,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其中大部分贸易是与西欧和北美国家进行的,因此,北极航路一旦可以运用,将对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重大积极意义。[20]王建忠(2008)认为“中国地处西北太平洋,北极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海上运输, 尤其是对中国与北美洲、欧洲国家的海上运输影响巨大。它也会对中国工业中心重新布局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北方沿海城市的发展将迎来更大的机会。”[21]刘匡(2013)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北极东北航道进行SWOT分析得知,北极航线的开通可以缩短我国到欧洲、北美的航海的距离,可以促进我国航运企业的发展。[22]李振福(2009)在分析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开辟北极航线的机会和威胁。[23]张侠、屠景芳、郭培清等通过对北极远洋航线的海运里程和成本的计算评估了北极航线的海运经济潜力,并分析了该航线对于我国国际贸易和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24]吴宇桢等(2013)指出:赵雅丹认为北极航道除了积极的方面,中国需要深入了解北极带来的挑战。若北极航线开通,中国的战略地位反倒可能降低,俄罗斯的战略地位会提升。[25]总体来说,当前我国对北极航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航道的介绍和对国外研究结果的转述上,许多结论仅涉及到理论的分析和策略的建议,研究深度不够,缺乏系统分析,缺少前瞻性和预见性,学科交叉研究力度不够。

(3)北极资源为我国开发资源提供机遇。郭丛溪(2010)指出北极的资源属于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我国自然也就享有了北极的资源。[26]周良(2011)认为北极未来的开发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如果能分享到北极资源,对我国来说将是一笔巨额财富。[27]孙凯(2012)指出特别是超过200海里的北极中央区域属于公海,即使有一天北极国家延伸外大陆架成功,其上覆水体依然是公海。在扩展大陆架成功之前,中央海底属于全人类。[28]由于中国不是北冰洋沿岸国家,所以在中国参与资源的开发中不占优势,因此学者们对资源开发方面的策略研究量很少。

(4)北极地区对中国科研极具价值。赵福平(2010)通过对中国北极科考的历史进行分析,指出极地科学考察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水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展显和角逐,在政治、科学、经济、外交、环境、军事和社会等方面都有其深远和重大的意义。[29]王军敏(2009)也指出中国目前在北极的活动主要是科学考察活动。2004年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的建成是我国北极活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30]贾宇(2013)指出中国可以在北冰洋部分海域获得极其宝贵的数据、资料和样品。[31]

三、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优劣势以及参与路径

在北极日益成为北半球国家利益争夺的焦点时,中国也在参与北极治理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中国学者主要分析了中国在参与北极治理方面目前拥有的优势以及劣势因素,并根据目前存在的条件提出了一系列参与北极治理的途径和思路。

(一)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优势

(1)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的正式观察员国。程保志(2013)提出北极理事会的机制化、法律化不断加速,正逐渐从一个政策塑造型的政府间高级论坛日益转变为政治决策型的组织机构,其治理功能也不断从环境及发展领域向能源及航运等“软安全”领域“外溢”。中国作为北极域外国家,应在北极理事会处于“建章立制”阶段积极参与其中,尽早解决常任观察员资格问题。[32]秦华江(2013)认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地位的获得,将保障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正常活动。成为北极理事“正式观察员国”,意味着中国北极活动及其相关主张获得了理事会成员国的一致理解和认可。[33]张喆(2013)认为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有利于保护北极生态环境。[19]贾宇(2013)认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是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新角色。我们应该理性思考,客观定位。[31]孙豫宁(2011)认为北极理事会已经成为协商北极事务的一个互动的平台,各国在此平台之内就北极事务进行磋商。相关各国都不拒绝合理的互动。[34]

(2)中国参与北极治理有法理依据。潘敏(2013)指出法律依据,中国是《斯瓦尔巴德条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成员国,也是国际海事组织的A类理事国,又得到北欧北极五国的支持,而且北极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35]孙凯(2012)也指出中国在北极拥有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所规定的权益。[28]柳思思(2012)认为近北极机制的提出有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利于中国参与北极治理。[36]

(二)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劣势

(1)北极国家的阻挠。潘敏(2013)指出中国遭到了北极八国“门罗主义”的阻挠,俄罗斯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尤其是2011年努克会议上,俄罗斯成为阻挠中国进入北极的急先锋。[35]韩逸畴(2010)认为在资源开发方面,环北极国家无论从地理、历史和政治,或者从国际法而言,跟北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环北极国家不赞成在北极建立新的国际法机制,而更愿意在现有《海洋法公约》基础上处理北极事务。[37]

(2)中国参与度很低。程保志(2011)指出当前北极治理的主要依据是由主权国家主导的无约束软法和有约束性的硬法结合,北极地区现有的机制安排都是针对具体问题的,缺乏全面的治理机制。目前与美国、俄罗斯和挪威等北极理事会成员国相比,我国的北极参与度还很低,在国际法上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38]肖洋(2012)指出目前北极地区周围的陆地与岛屿已被北极八国分占完毕,使得中国在北冰洋航运权益分配中,面临北冰洋航道沿岸各国先占先得与国际协调机制缺失等不利因素。[39]

(三)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路径思考

(1)加大对北极的科研力度。陆俊元(2011)认为中国应该继续加大对北极地区科学研究和调查的力度,更细致地掌握北极地区的资源、环境、航道等情况,为评估我国在北极地区的利益提供科学支持。[18]吴雪明(2013)认为中国除继续做好北极科学考察并推动有关合作外,还有必要加大对北极问题软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包括以及治理评估等,为中国未来参与北极全球治理提供理论与数据的支撑。[40]程保志(2012)提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首先还是应以科学考察为突破口和立足点。[41]任晓伟等(2008)指出随着中国科学技术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来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比如海底探矿、采矿的技术、在西伯利亚荒原冻土上进行建设所需的施工技术等。[42]

(2)制定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董跃(2010)通过对北极国家对于北极考察的管理制度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我国应当制定一部专门规范我国极地考察行为的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更好地规划我国的国家及民间北极考察行为。[43]陆俊元(2011)提出要深入研究《斯瓦尔巴德条约》,探究维护我国在斯瓦尔巴德地区权益的领域、途径、方式及其操作细节。[44]刘惠荣(2011)认为北极国家的国内法不足以充分完成北极环境治理的任务,北极理事会要实现对北极环境的综合治理需要改进其结构,促进环境法原则的实施,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具有约束力的习惯法。[8]

(3)加强国际多边以及双边合作。程保志(2010)认为应通过加强与某些环北极国家的双边经贸合作关系,逐步扩大中国在北极的利益,同时也将双边关系中另一方的利益与中国的利益结合在一起,这其中尤其应深化与冰岛、挪威、瑞典等北欧各国的联系与合作。[45]申耘宇等(2011)提出可以通过深化与北极沿岸国的经贸合作关系,逐步扩大在这一地区的利益。[46]叶江(2013)提出由于北极区域原住民非政府组织对当前北极区域治理具有明显的作用与影响,所以中国必须在参与北极事务中不断增强对北极原住民和原住民非政府组织各种动向的关注,主动把握北极区域治理的发展方向。[47]潘敏(2013)也认为中国在参与北极治理时适合走“曲线路径”,加强与原住居民的合作。[48]

(4)明确表明我国的立场。程保志(2012)认为中国的相关治理主张要充分体现“人类共同利益”、“人类共同关切”这些具有伦理性意味的观念,明确反对非法掠夺和侵占。[41]郭丛溪(2010)认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作用正日益扩大。在国际事务上,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的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国际工作,遵循现有的国际公约,提倡并参与国际合作和平开发北极资源。[26]畅言(2010)认为当前中国不宜加入俄美加等国激烈争夺中但可选择适当时机发表声明宣布北极属于全世界,表明我国在北极问题上的立场。敦促和推动国际社会尽早签署和平开发和利用北极的国际条约。[49]

四、对北极治理的中国参与问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及展望

总体上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北极地区的研究从未间断,中国对北极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研究视角不断丰富,内容推陈出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并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在研究角度上,展现出跨学科及交叉研究的趋势。如从政治学、法学等角度展开的研究,指出了北极产生争端的法律原因和地缘政治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北极治理法律的建议,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中国参与方面学者们的研究角度过于狭窄,缺乏从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角度出发探究参与途径;

(二)在研究内容上,多注重宏观研究忽视微观层面研究。学者们多从世界局势出发研究中国在北极地区治理上的地位以及参与途径,缺少对局部地区的探究。如缺少对北极地区土著居民治理方式的研究,缺少中国参与北极治理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的研究,对于北极航道开通对我国的国际地位的挑战的研究不深入。

(三)从研究结果看,重理论探讨缺实践分析。注重对问题的理论分析,缺乏对已发事件的深入分析和总结。多注重静态分析缺少前瞻性分析。如学者们的研究多集中于研究北极地区目前的态势,中国目前参与北极治理的对策建议,对这些建议缺少可行性分析,以及风险防范研究,缺少对已发事件的深层次探究,对于未来态势的预测意义不强。对于已制定的政策的实施监督性措施研究较少,比如对于违反国际法律的惩罚措施研究较少。

总之,关于我国参与北极治理还处于初期阶段,参与度很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还需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展深层次的研究仍具有较大拓展空间。为此,提出未来研究的几点建议。

首先,相关理论探讨有待深入,研究视角仍需扩大。尽管近年来关于我国对于北极地区治理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中国的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与美国、俄罗斯等环北极国家的合作问题来说研究力度严重不足,需要不断深入。另外,国内学者对于北极地区对中国的影响的研究主要还是从传统安全视角出发的,缺少从非传统安全视角出发对北极地区对中国影响的探究。另外,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其次,对于取得成果经验以及已发事件的总结、分析有待加深。对国外其他国家参与北极治理取得的成就的经验进行去粗取精,深入分析,尤其要借鉴相对成熟的治理模式,以此完善和推动改革。与此同时,还应结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提炼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北极治理参与机制,重视政策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再次,增强微观研究,重视对策评价和风险分析。未来应加强对我国局部地区在参与北极治理中的影响的研究,以及北极地区土著居民的研究。另外,目前我国学者研究得出的策略尚处于验证阶段,缺乏实践检验,因此为了减轻策略不当带来的风险损失,应加强研究的前瞻性,增强对各种策略的评估,注重风险预测以及防范研究。

最后,应倡导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与科学性。以往的研究定性分析的比较多,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使用偏少,还可以使用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开展研究工作,以使研究成果更加精确可靠。

参考文献:

[1] 吴雪明.北极治理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基本框架[J].国际关系研究,2013,(03):22-35.

[2] 史春阳.“北极五国”争北极[J].世界知识,2010,(22):44-45.

[3] 吴慧.“北极争夺战”的国际法分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05):36-42.

[4] 高育红.大国为什么要争夺北极[J].科学24小时,2008,(09):33-34.

[5] 李振福.地缘政治理论演变与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理论假设[J].世界地理研究,2010,(01):6-13.

[6] 刘中民.北冰洋争夺的三大国际关系焦点[J].海洋世界,2007,(09):38-43.

[7] 孙凯,郭培清.北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J].海洋世界,2008,(03):64-69.

[8] 刘惠荣,陈奕彤,董跃.北极环境治理的法律路径分析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4.

[9] 夏立平.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安全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01):122-133.

[10] 常晶,郭培清.更加复杂的北极生态困境[J].海洋世界,2009,(08):36-39.

[11] 王桂忠,何剑锋,蔡明红,李少菁,戴聪杰.北冰洋海冰和海水变异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J].极地研究,2005,(03):165-172.

[12] 蒋帅,郭培清.北极核污染治理:任重道远(上)[J].海洋世界,2009,(09):76-80.

[13] 位梦华.漫话北极污染[J].百科知识,2001,(06):30-31.

[14] 潘正祥,郑路.北极地区的战略价值与中国国家利益研究[J].江淮论坛,2013,(02):118-123.

[15] 王林.北极——中国在研究什么[J].共产党人,2000,(01):46.

[16] 李志军,魏莉,刘艺工.北极气候变化对加拿大和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影响[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28-133.

[17] 张耀.我国要积极参与北极事务[J].中国国情国力,2013,(06):52-54.

[18] 陆俊元.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分析——非传统安全视角[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04):1-5.

[19] 张喆.“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有利于北极环保”[N].东方早报,2013-06-01.

[20] 陈明义.关注北极,积极参与北极的科考、环保和资源开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7):5-9.

[21] 杨亮庆,王梦婕.北极冰融暗藏中国发展良机[J].共产党员,2008,(18):41.

[22] 刘匡.中国北极东北航道的SWOT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3] 李振福.中国的北极航线机会和威胁分析[J].水运工程,2009,(08):7-11+15.

[24] 张侠,屠景芳,郭培清等.北极航线的海运经济潜力评估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J].中国软科学.2009(S2): 86-93.

[25] 吴宇桢,陈慧稚.“身份升级”:中国需更深入了解北极[N].文汇报,2013-05-16.

[26] 郭丛溪.“北极之争”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7] 周良.北极权益争端中的中国姿态[J].党政干部参考,2011,(06):37-38.

[28] 孙凯,郭培清.北极治理机制变迁及中国的参与战略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02:118-128.

[29] 赵福平.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作用和意义[J].科技传播,2010,(12):72-73.

[30] 王军敏.关于北极法律地位的新动向[J].理论前沿,2009,(20):39-40.

[31] 贾宇,密晨曦.演好北极科学研究的新色角[N].光明日报,2013-07-15.

[32] 程保志.试析北极理事会的功能转型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国际论坛,2013,(03):43-49.

[33] 秦华江,王建华.“正式观察员国”地位保障中国在北极正常活动[N].新华每日电讯,2013-05-17.

[34] 孙豫宁.规模与治理——以北极为例,浅谈国际公共事务的自主治理[A].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学院.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学院,2011.

[35] 潘敏.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有利因素、存在障碍及应对策略[J].中国软科学,2013,(06):12-21.

[36] 柳思思.“近北极机制”的提出与中国参与北极[J].社会科学,2012,(10):26-34.

[37] 韩逸畴.论北极地区之国际法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8] 程保志.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思考[J].国际观察,2011,(04):1-8.

[39] 肖洋.北冰洋航运权益博弈:中国的定位与应对[J].当代世界,2012,(03):48-52.

[40] 吴雪明.北极治理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基本框架[J].国际关系研究,2013,(03):22-35.

[41] 程保志.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思路与路径[N].中国海洋报,2012-10-12.

[42] 任晓伟,李永强.北冰洋主权之争与中国国际责任浅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版),2008,(04):66-69.

[43] 董跃,许宁宁,黄昇.北极国家对北极考察管理制度之比较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1-15.

[44] 陆俊元.北极国家新北极政策的共同取向及对策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03):63-69.

[45] 程保志.刍议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中国权益[J].当代世界,2010,(10):68-70.

[46] 申耘宇,秦佳萌.试论北极的治理问题[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05):97-98.

[47] 叶江.试论北极区域原住民非政府组织在北极治理中的作用与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7):21-26.

[48] 潘敏.在北极事务中,中国更适合走“曲线路经”[N].东方早报,2013-05-21.

[49] 畅言.北极烽火——俄美加等国北极争夺战及我国的对策[J].舰载武器,2007,(10):12-17.

猜你喜欢
北极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南极和北极一样冷吗
北极监视系统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飞越北极的航程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北极飞来毛脚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