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急性出血介入诊疗的应用

2014-01-21 17:05:13张静杨芳芳吴家红李彩霞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栓塞造影优质

张静 杨芳芳 吴家红 李彩霞

•护理•

优质护理在急性出血介入诊疗的应用

张静 杨芳芳 吴家红 李彩霞

急性出血; 介入诊疗; 护理

急性出血的介入诊疗是急诊医学及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介入诊疗不仅能迅速明确诊断,还可以进行血管内栓塞完成止血,从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优质护理配合介入诊疗,对患者生命安全及介入手术顺利实施意义重大[2-3]。近3年我院优质护理配合介入诊断及栓塞治疗67例急性出血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组共67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36例;年龄20~82岁,平均47岁。出血部位:上消化道出血28例,下消化道出血12例,子宫出血17例,肝肾出血5例,急性咯血1例,术后急性腹腔内出血4例。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无效,急诊转入介入治疗科,行血管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

二、介入治疗

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右或左股动脉穿刺,将4F或5F导管选择性插入胸、腹部相关血管造影,发现可疑出血血管后再超选择插管造影,必要时行3D旋转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范围及性质后,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责任血管内,缓慢注入GF颗粒或PVA颗粒,行靶血管栓塞并随时推注对比剂观察栓塞情况,直至对比剂外溢消失或靶血管对比剂滞留为止,15 min后行血管造影复查,了解栓塞效果。

三、术前准备

根据患者情况,依据不同出血部位选择不同的穿刺鞘、导管、导丝及术中可能用到的材料,并准备好抢救器材和药品。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抢救意识和熟练的抢救技能,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危急状况。准备好器械药物后,主动帮助医生给患者消毒,铺巾,节约医生术前准备时间。消毒铺巾时,避免患者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随时准备安慰患者,解释正在进行及将要进行的操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无助心理。

四、护理

1.术前护理:临床急性出血多为急诊科转来的危急症患者,转来时患者多处于休克状态。作为护理人员,首先需检查维持患者生命的管道系统是否因转运而脱落、松动,静脉液体点滴是否顺畅;立刻建立心电监护,给予氧气吸入,备好中心吸引装置。对于咯血患者尤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进入导管室应立即采取保暖措施,保持安静,避免各种噪音刺激患者紧张的情绪。

对于危重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休克状态的患者多处于极度恐惧之中,护士要用平静及温和的语言耐心安慰患者,简要地介绍介入手术的目的和必要性,安全性及方法,减轻患者恐惧心理以配合手术。即使病情非常危重,医护人员也需要镇定自若,给患者信心。

2.术中护理:术中穿好防护衣,守在患者旁边,随时观察心电监护,静脉通路,氧气吸入,备好中心吸引装置。每15 min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一次,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出血患者血压较低,血容量不足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对大出血患者加压快速扩容,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报告给主管医生。术毕穿刺点压迫止血15~20 min并加压包扎,送入病房。

3.术后护理:术后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神智,精神状态,出血症状、体征及全身情况的变化,特别注意失血性休克的改善状况。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悲观情绪,配合后续的治疗。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形成,防止搬动及其他治疗时不慎造成的股动脉局部压迫的松动和出血。定时对照观察患者双下肢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其自觉症状。如出现穿刺侧肢体皮温下降,颜色苍白,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或肢体麻木,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结 果

在优质护理配合下,67例患者顺利完成了介入手术,成功止血。经1次选择性动脉造影获得明确诊断的患者66例,诊断阳性率为98.50%(66/67)。仅1例术后出血,动脉造影未找到出血部位及出血征象,经临床保守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返回病房观察,第二天患者再次出血,再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并行3D旋转血管造影,发现责任血管及假性动脉瘤,给予栓塞治疗。67例患者中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4天后复发,经第二次选择性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侧支供血后成功止血。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率98.50%(66/67)。

本组选择性动脉造影显示对比剂外溢的出血直接征象37例(37/67,55.22%)。发现假性动脉瘤13例,肿瘤供血动脉及肿瘤染色21例,子宫瘢痕染色及孕囊染色12例,血管结构不良出血1例。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本组病例经有效介入诊疗及积极优质护理未出现相关并发症。作为介入手术护理,需加强防护以避免出现并发症[4-5]。

1.栓塞后综合征:严密观察有无发热、恶心、呕吐、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发热是由于被栓塞部位坏死组织的吸收引起,一般为低热,嘱患者多饮水来缓解症状;疼痛多因栓塞部位缺血坏死所致,肌内注射强痛定后症状可缓解;恶心、呕吐为造影剂的不良反应,肌内注射甲氧氯普安后症状可缓解。

2.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形成:多由于压迫时间不够或压迫方法不正确,或术后患者穿刺侧肢体活动频繁所致。术后应告知患者正确的体位及注意事项,并用正确的方法充分压迫止血。患者术后取仰卧位,穿刺侧下肢伸直,砂袋压迫穿刺部位上方,嘱患者穿刺侧下肢24 h内尽量少活动。

结 论

1.为确保介入治疗的成功,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优化护理,这是介入手术成功的基础和助力;术中良好地配合是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认真护理是介入手术效果显著的必备条件。

2.优质的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仔细的观察、正确的指导和规范的护理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急性出血往往存在原发疾病,其止血的远期疗效需经临床观察证实。因此护士应配合医师做好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状况,生活质量,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在患者和医师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总之,优质的护理对保证介入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1 陈平有, 周选民. DSA和介入栓塞术在急性动脉性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8,5(1):49-52.

2 王连荣.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2,15(7):210-211.

3 王瑞珍.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12,19(7):781-782.

4 薛留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11,15(9):210.

5 陈三妹.内科护理学[M].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2-133.

2014-01-03)

(本文编辑:黄强)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14.02.018

250012 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介入导管室

李彩霞,Email:lilyshanda88@hotmail.com

猜你喜欢
栓塞造影优质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4:16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0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